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孟广刚是克顿侦探公司的老板,47岁,装束时髦,戴着“耐克”棒球幅,穿着蓝色牛仔裤。1976年,他到派出所上班,拉开始是在公共汽车上抓小偷,后来当了所长,月工资800元。而现在他的年收入超过501,有一辆‘十达拉克”,两套公寓。公司开办五年,侦办了400多件案子。他利用自己公司的名气,授权他人在广州和深圳以克顿公司的名称开办分公司.每家收取251元。厦门和上海的分公司也开业在即。他还计划在明年出版一部侦探理论专著和一本与朋友今著的篇侦探小说。在孟广刚侦办的案子中,有40%涉及个人隐私。南方某省一政府机关干部对自己的妻…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安》2007,(22):59-59
这种情况下他该怎么办 法博士: 我是邹城“村村通”的个体客运司机.有一辆自己的客车。在我跑的线路上.还有另一个个体司机韩某也跑这条线路.他有两辆客运车,其中一辆和我跑同一条线路。  相似文献   

3.
“长明哥哥,我们会想你!”“长明哥哥,我们都爱你!”…… 震区里七八个十来岁的孩子,满脸泪水地“挤”在几辆自行车上疯狂地追逐着一辆汽车。这辆汽车接走了他们的“长明哥哥”——李赛。 李赛是谁?他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国外幽默     
邹进 《云南人大》2006,(11):47-47
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品德高尚,日常生活自始自终简单朴素.被人誉为“内行醇谨”。郑板桥诗文所述的日常饮食讲究节俭“白菜青盐籼子饭”、“窑碗成菜地瓜汤”.的确是他生活真实的写照.他还能种菜粮并喜欢歌颂农活:“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一畦菜熟一畦种,时时汲水提春瓮”:“拈来旧稿花前改.种得新蔬雨后肥”。众所周知,郑板桥的文人生涯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曾经自谑“顿餐不离盏,书画伴终身。”据说他在酒酣时作画格外有神。  相似文献   

5.
城市面孔     
私车一族在中国,第一个购买法拉利跑车的是北京的那位卖“大宝”生发精发财的老板。这位青年还带着他的跑车上过一回《商界》杂志的封面。山东有一位40多岁的男子,用了半年时间,自行制造了一辆小轿车。他说,擦拭自己的轿车,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这位比第一个玩法拉...  相似文献   

6.
那是1969年的年初.我刚写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就被调到了炊事班。当起了“火头军”.整天围着灶台转.伺候别人,心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而且,那时我人很瘦小.一米六的个头。九十多斤重,夏天躺在硬板床上,胸前的肋骨一根根的很清楚.大家都叫我“搓衣板”。但要烧全连180人的饭菜.锅铲像铁锹,锅铲柄就有我高,一天下来.全身象散了架似的。这且不说,上灶台的第一天,就“砸了锅”。我从来没炒过菜。该放多少盐根本没概念。一天三顿炒菜都让我烧成了咸菜。连长把炊事班长叫去训了一顿:“怎么?卖盐的被你们打死啦!一天吃了三顿咸菜。叫大家怎么干活!”虽然批评的是班长.但我心里很难过,晚上躺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什么时候睡着了也不知道。是辛苦、是委屈、是自责?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乔·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在15年中卖出13001辆汽车,并创下一年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4辆)的记录,这个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那么你想知道他推销的秘密吗?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记得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我的展销室,说她想在这儿看看车打发一会儿时间。闲谈中,她告诉我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小时后再去,所以她就先来这儿看看。她还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55岁生日。”“生日快乐。夫人。”我一边说,一边请她进来随便看看,接着出去交待了一下…  相似文献   

8.
在我老家的杂物间里,存放着一辆老式永久牌自行车。这辆“古董”级自行车,表面油漆完好,龙头、货架的镀鋁依然银白,塑料把手、车铃尚在,轮壳链壳、支撑架依旧牢固。擦拭一番,立即露出真面目,风采依旧,就像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独有一种风骨。  相似文献   

9.
唐聪 《民主与法制》2007,(3S):52-52
2007年1月15日下午3时许,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报警,43岁的临漳县人王某说:他下午同女友郝某及女友的姐姐三人,携带刚刚从自家院里挖出来的55.8万元现金,来到市房产交易大厦,准备购买一套位于明珠花园的单元房。郝某和她姐姐进入大厅后,王某提着装巨款的编织袋在大厦门口等候。不料,两名30岁左右的青年男子突然窜到他面前,将他推倒在地,并将巨款抢走.乘一辆黑色小轿车沿中华大街向南逃去。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还是“漂亮的汽车”?伊安·吉格斯在17岁那年,已经进入主力阵营并已代表曼联踢了25场比赛。当时曼联足球俱乐部有很多球员都拿到了俱乐部配给的汽车,那种车很漂亮,也挺便宜。吉格斯觉得自己也应当有资格有这么一辆汽车。于是他就去找老板,鼓起勇气对老板说:“我现在已经进入主力阵营,而且踢得挺好,我想我也应该得到一部汽车。”老板说:“你想得到一部车?你的意思是一部自行车吗?”听了老板的话,吉格斯差点气晕了,但他没有因老板的轻视而萌生去意,更没有因此消极,而是憋着一口气,把劲儿用在了比赛上,他要用…  相似文献   

11.
职责     
昨天晚上,北京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坐在树荫下一动不动,也会周身上下蒙一层细汗。天渐渐暗了,太阳下山了,可是空气中浮动的热浪仍是一阵紧似一阵。这时,客人要走了,可是崭新的铃羊牌轿车却被一辆“小面”挤在了里面。“哪儿有这么停车的?堵在人家后面,人家怎么走?”男主人抱怨着。“不如踢它一脚,这车安着防盗器呢。”可是防盗警报尖鸣了很久,它的主人依旧没有出现。“要不只能叫保安了。”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了小区保安。“叫他有什么用?”男主人不以为然。“叫他们来把车抬开呀,上次我就看见他们几个保安把一辆车抬…  相似文献   

12.
悠悠东平湖上,晨海的帷幕尚未拉开,县城东郊党校门前一条普通的街道上,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已在扫街,飞扬灼尘土弥漫在他高大的身躯旁。飞逝的岁月却清晰地告诉每位过路人,他十几年如一日,甘当义务清洁工,把这里的春夏秋冬打扫得干干净净。扫完大街.他又扛起扫帚鲜嫩利率付所本清p附子.打扫厕所。他说:军休所穷,请人打扫每年要支付700多元钱,这钱省卜干啥不好!炎热的夏天,还是这位72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老金鹿”,去军休所生产经营基地。十多里路程,沟沟坎坎,老人对军体所所长说:“别派车,派车我就不去!”他就是山东东平…  相似文献   

13.
“普京”给我们开车我们此次欧洲之行,乘坐的是一辆德国产的NEOPLAN大巴,全程使用。给我们开车的是一位出生在意大利的比利时人,名字叫伯纳德,年龄40出头。我们从见到他的第一天起就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普京”,因为无论是相貌还是体形,都酷似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我们用简练的英语告知这一重大发现时,他爽朗地笑了,摸了摸脸颊说:“我比他稍瘦点儿,可他的头发比我多。”同“普京”混熟了,我们略微知晓了他的身世:在他六岁时,举家从意大利迁居比利时,加入比利时籍;精通法语和英语,在法国巴黎读完大学后在布鲁塞尔一所…  相似文献   

14.
谭振 《当代广西》2013,(21):45-45
他学农学,却成为一名物理教师,50多岁又改行到深圳,成为主题公园“锦绣中华”的常务副总经理;他在南京出生,在漂泊中长大,在75岁时才梦圆故乡。  相似文献   

15.
在《用美德写青春的人》的报道中,述说了一位普通战士许永捕的人生轨迹。22岁的许永浦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串奋斗的歌、闪光的诗,展示了这位普通战士纯洁而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看法,就是为什么而活着。这些年,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钱、讲物质利益了,于是有人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讲人生观!”其实,不同意再讲人生观的人,自己也有人生观。比如有的人主张人生就是为了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有的人认为:“入生在世,吃穿二:字”,一生只追求物质享受。于是人们看到,一个企业不管怎么穷.公款大吃大喝不能免,一…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00,(8):22-22
在美国有一位名叫约顿的男士,62岁,是一位有17年教龄的老师,然而他竟是一位文盲。这件事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却是事实。约顿自己向外界透露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17.
39岁的焦阳光发起的爱心早餐“总部”设在周口下辖的太康县。今年2月,他自费在太康县城设立爱心早餐,旨在让“天不明就起床”的环卫工人们能免费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饭。 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爱心早餐运行9个月来,他一个人带动了一座城:太康县城各机关单位、产业集聚区内的各家企业以及普通市民、乡下农民纷纷加入爱心队伍。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让环卫工人们感到“暖暖的,很贴心”。  相似文献   

18.
踢猫效应     
《时事报告》2014,(4):58-58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老板批评,回到家心里窝火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骂了一顿。孩子委屈,狠狠踹了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人撞伤。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坏情绪的传染。  相似文献   

19.
跟警察挡横儿事出有因安静巡逻警察在街上盘查事儿,时不时地会有人出来挡横儿。一日,我们组正在街上盘查一名可疑的外地人,就有一个北京小伙子出来挡横儿,声称:“有本事查大案子去,干嘛跟一辆破自行车过不去?”民警对他说:“我们正在执行公务,请你别妨碍。”他竟...  相似文献   

20.
官赘     
七月初的一天.一辆豪华大巴车从火葬场2号告别厅前徐徐起动.缓缓驶出了大门。车内省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刘业山闭着眼睛,像在睡觉。今天火化的是年仅58岁的招办老主任。在老主任住院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招办现任三位副主任刘业山排名第一,于是招办的工作就由刘业山主持。说心里话,从老主任住院后,刘业山就盼着早点把老主任烧了,这样他才有出头之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