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军地下党在不同时期,在党中央、满州省委、北方局、中原局、长江局、山东分局及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成立初期至东工委、各军、师工委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定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刘澜波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年曾被党派到东北军任工委书记。“西安事变”前后,以出色的工作为周恩来同志所称道。建国后,历任电力工业部党组书记、部长、水利电力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文化大革命”后,出任电力工业部党组书记、部长及中纪委常委、国务院顾问。在“文革”期间、刘谰波同志惨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严重迫害,身陷囹圄,后被疏散到山西。1975年由太原转到榆次经纬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实行“异地监护”。“总有一天会弄清楚”刘澜波来榆次时,孤身一人,戴着“大叛徒”帽子和种种莫须有罪名,携着…  相似文献   

3.
五、成立抗日救亡组织,开展群众运动,推动东北、西北两军抗日为了用群众抗日运动推动东北军、十七路军走上武装抗日的道路,并争取两军对抗日群众的支持,东工委和西北特支共同努力,积极开展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4.
刘澜波同志是东北救亡运动的卓越领导者。他于1904年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到东北救亡这项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中。尤其在他领导东北救亡总会时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的亲自指示与关怀下,刘澜波同志团结各界东北同胞,将东北抗日救亡团体结合起来,为抗日复土,以至全国抗战的胜利都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受命组建东北救亡总会九一八事变后,刘澜波便和东北救亡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执行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各大城市相继沦陷,以东北军为主体,包括…  相似文献   

5.
正抗战时期,郭峰同志长期在冀西坚持游击战争,为冀西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努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北方局决定撤销53军工委,当时在53军工委负责下层工作的郭峰按照党组织安排转入53军内工作。因日军正沿平汉铁路南下进攻,郭峰准备绕道太原转53军驻地石家庄。10月1日,郭峰抵太原,经介绍到八路军办事处接洽工作。10月7日,郭峰从太原出发前往石家庄,但未及到达,石家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一一六师六四七团团长吕正操从西安回到河北徐水团部(此时他已经中共北方局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5月,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按照蒋介石缩编东北军的命令,吕正操带领一个营到石家庄与一一九师六五四团的两个营合编为一三○师六九一团。抗日战  相似文献   

7.
1936年9月,在红军、东北军、西北军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区形成"三位一体"军事大联合之局面。东北救亡群体为西北大联合的最初策划者、主动联络者和积极践行者。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及共产党人的启发下,杜重远首先策划"三位一体",高崇民、孙达生、刘澜波等人为东北军、西北军的联合而奔走,栗又文等人还赴新疆进行联合盛世才、联合苏联的活动。此外,东北救亡群体还做了大量张学良和东北军将士思想转变的工作,坚定了他们进行联合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东北救亡群体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25日是朱理治同志诞生84周年的日子。朱理治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少年时代受到“五四”运动的熏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革命为职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以后至西安事变的一年多时间里,朱理治曾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陕甘工委书记,中央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央驻东北军特派员等职,为我党争取东北军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巩固陕甘苏区迎接长征红军 1935年7月蒋介石将大部分东北军调往陕甘一带,在西安设置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总司令,对陕北苏区进行第三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述:东北军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支非嫡系部队,东北军地下党是我党在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力量之一。1936年,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统治阶级内部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日盖不满,要求抗日的人越来越多。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逼蒋抗日,率东北军、十七路军(通称西北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作为中共首席代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进行工作,在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难才大略,使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英明决策付诸实现。毛泽东同志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东北军、十七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以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中国从长期内战转向全民抗战,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关于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这两位千古劝臣以及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功绩,已经有口皆碑。但对东北军地下党和广大党员在这一伟大历史事变前后,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所进行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尚未有详尽的记述。1982年中共中央党史资资征集委员会成立了东北军党史组,积极开展征集东北军党史资料工作。中国共产党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刘澜波同志辞世后,我们健在的东北军地下党有关同志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的情况如实地撰写出来,以启迪后人,就教于更多的知情者。  相似文献   

10.
(三)争取武装抗日,全力抓军事工作1936年4月,延安会谈以后,张学良将军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确定共同抗日的方针,并采纳了周恩来同志关于干部自己培训的建议,积极准备抗日力量,培训中下层军官,提高抗日思想,先后办了军官训练团和学兵队。东工委积极为东北军培训  相似文献   

11.
金宕莳 《求贤》2011,(7):16-16
为了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天津市委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积极做好华北驻军宋哲元及其所部第29军官兵的争取工作。根据形势的变化.引导青年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及时改变策略.喊出“拥护宋委员长抗日”、“拥护29军抗日”等口号。  相似文献   

12.
1938年2月,东北军第57军第112师驻防连云港。3月,隶属中共中央长江局,以伍志钢为书记、谷牧为委员的中共第112师地下工委在新浦成立。工委发展第112师第667团团长万毅为中共特别党员,并依托该团组建新兵队,大量吸收中共党员、"民先"队员和知识青年接受军事、政治训练,以新兵队为载体开展统战工作,积极改造旧军队,极大地提高了东北军的政治素质和战斗意志,为连云港保卫战的胜利和东北军坚持长期敌后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赵尚志和方正抗日根据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江 《世纪桥》2009,(20):43-46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喇嘛沟村(今尚志乡尚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洪流中。历任珠河(现尚志市)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务。  相似文献   

14.
正林枫,无产阶级教育家,曾任北平市委组织部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共驻北方代表、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的秘书,中共山西省工委副书记、八路军115师晋西支队政委、晋绥分局副书记、晋绥军区政委、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东北地区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中共七大代表,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  相似文献   

15.
正九一八事变后,郭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西省委书记、东北局组织部部长、辽宁省委第一书记)流亡到北平,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后来,他被党组织安排到东北军中做地下工作,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进入东北军学兵队1935年底,声势浩大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当时正在北平(今北京)东北中山中学读书的郭峰,是中山中学学生运动的骨干。"一二·一六"游行示威后,中共北方局和河北省委、北平市委于12月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月19日,东北救亡总会(东总)在武汉召开常委和执委联席会议,制定了“东北救亡总会目前任务和中心工作”,决定成立“抗日宣传工作队”.会后,东总党组书记刘澜波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指示:成立抗日宣传工作队是宣传动员群众救亡参战的好办法,宣传队的工作不要局限在后方和战区,要到敌人后方去,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去,到新四军、八路军那里去.之后,  相似文献   

17.
李重勤 《世纪桥》2003,(1):31-32
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直接威胁和动摇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因此,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炮制了“治安肃正三年计划”,从1935年秋冬开始对东北抗联进行“讨伐”,并把重点直接指向了活跃在东南满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相似文献   

18.
1896年12月,黄显声诞生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蓝家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1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3期炮科,结业后在东北军中任职.“九一八”事变时,黄显声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省会公安局长,他组织警察大队及公安分队首先起来抗日.在前有日军强大攻势而后继无援的情况下,黄星声一直坚持战斗到9月21日以后,才将部队撤至锦州,然后化装去北平面请张学良.在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的同时,黄显声恰在北平停留.期间,经辽宁省政府秘书长黄恒浩(黄剑秋、显声之叔父)的介绍,黄显声结识了共产党员刘澜波.9月25日,他奉张学良之命组织从东北撤退到北平的部分军政人员迅速返锦.主持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工作.刘澜波被任命为辽宁省政府  相似文献   

19.
陈玫 《奋斗》2010,(3):62-63
李兆麟,原名李超兰,中共北满省委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不甘当亡国奴的大批东北流亡民众先后涌人关内,仅东北流亡学生即达三、四万之众。从此,形成了以东北军为骨干的,流亡关内各阶层、各团体及广大军人眷属在内的一个庞杂的东北流亡集团。其中,许多知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及著名的爱国人士,利用他们与张学良及东北军的密切关系,促使张学良和东北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