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7,(11):63-64
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与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共同主办的"亚洲贸易新时代"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秘书处、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国内的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22日,纪念亚洲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与近代史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韩国、泰国、越南、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参加过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亚洲国家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3.
朴正雄 《当代韩国》2011,(2):95-103
道教不但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和主流,也是东亚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一。亚洲国家中除了中国以外,受道教影响最大的要数韩国和日本。在韩国,对于道教的研究并不十分火热。所幸这几年随着韩国研究道家的学者越来越多,更多的研究成果被公之于世。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韩国的道教,应该从韩国道教的起源开始,并且不局限于韩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更要走向国际,特别是与中国学者共同努力研究韩国的道教。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东南亚给东北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众多,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60%以上。在旅游业发展中,亚洲是世界国际旅游业的后起之秀。在世界旅游发展分析中,经常把这个大洲分成不同的亚区。世界旅游组织(WTO)的区域分法较为独特,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中东三部分划分。在研究亚洲旅游时,有两个区域最为重要,一个是东南亚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文莱、老挝等),一个是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地区、澳门、韩国、朝鲜、日本、蒙古以及台湾地区),这两个地区在整个亚洲乃…  相似文献   

5.
刘卫东  魏红霞 《美国研究》2005,19(4):149-151
2005年11月18到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与美国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中美关系及其在亚洲的影响”。来自美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的20多位学者与会。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杨扬主持了开幕式,李慎明副院长在开幕词中指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复杂也极其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关系一直在起伏动荡中向前发展。一方面,综合国力仍然鹤立鸡群的美国继续在世界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自身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提高。中美两国在许多地区问题上仍存在着相互的战略疑虑…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产业政策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的产业政策及其国际比较李京文一、推行恰当的产业政策是韩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产业政策”这个术语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被采用,这主要是由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力推行具有特色的产业政策,因而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  相似文献   

7.
卜凤坤 《当代韩国》2010,(4):120-122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韩关系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1月8~9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由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资助。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孔子研究院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的"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3日~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巴西、瑞典、俄罗斯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中期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就一直没有平静过,各类金融事件迭起。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风暴更是横扫全球,引起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日本及韩国等地的货币不同幅度贬值,东南亚国家辛苦创下的财富基础毁于一旦,韩国经济陷...  相似文献   

10.
对“韩国模式”的系统阐释──《韩国经济发展论》(上册)简评乔亚随着亚洲一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它们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模式被看做发展中国家可以效法的范型。从“后发现代化”论到“儒学伦理工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