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分离自1日龄仔猪体内的胰腺干细胞为检测细胞,诱导其向胰腺β细胞和三胚层功能性细胞分化,以证实分离的胰腺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采用RPMI 1640培养液添加烟碱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胰腺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添加5-氮胞苷向心肌细胞诱导;用地塞米松、β-磷酸甘油和抗坏血酸盐联合向成骨细胞诱导;用不同浓度的β-巯基乙醇作用不同时间向神经细胞诱导。结果表明,分离的仔猪胰腺干细胞在向胰腺β细胞诱导后,表现出胰岛素特征性双硫腙染色阳性,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诱导胰腺干细胞可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向心肌细胞诱导后,表现心肌细胞的α-actin和肌糖原阳性;向成骨细胞诱导后,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阳性和基质细胞钙离子茜素红染色阳性;向神经细胞诱导后,表达神经细胞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神经丝蛋白-200等多种表面标志。证实分离的仔猪胰腺干细胞具有向三胚层功能性细胞分化的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自20日龄雄性SD大鼠附睾和肾周白色脂肪组织的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MTT比色法、油红O染色提取法分析了100~400 nmol/L胰岛素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同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该浓度胰岛素对分化标志基因———脂肪酸合酶(FAS)、乙酰CoA羧化酶α(ACC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胰岛素能有效地促进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P<0.05),在400 nmol/L以下具有剂量依赖性;胰岛素处理72 h能显著提高脂肪细胞FAS和ACC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P<0.05)。证实胰岛素对原代培养大鼠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羊口疮病毒ORFV129蛋白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s)生物免疫学功能的影响,从小鼠骨髓腔中分离获得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s并用不同浓度的ORFV129蛋白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s的表面标记物MHC-Ⅱ、CD40等表达及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以及检测ORFV129蛋白作用DCs后分泌IFN-γ、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ORFV129蛋白对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5的水平。结果显示,经10μg与5μg浓度的ORFV129蛋白作用24 h后,DCs表面分子CD80、CD40的表达显著上调,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ORFV129蛋白刺激后DCs吞噬FITC-dextran的能力下降;10μg的ORFV129蛋白极显著地促进了IFN-γ、IL-6、IL-12p40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另外,经ORFV129蛋白处理的DCs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以及使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量显著增加。ORFV129蛋白可上调DCs表面MHC-Ⅱ、CD40、CD80和CD86分子表达,降低其吞噬能力,促进DCs分泌IFN-γ、IL-6、IL-10、IL-12p40等细胞因子,还可刺激T细胞增殖,表明ORFV129蛋白对DCs的成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有丝分裂分子标志———组蛋白H3(Ser10)标记多房棘球蚴成体未分化细胞(neoblast)。同时,利用成体未分化细胞可能的分子标志———miR-71和AGO-2,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分析其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多房棘球蚴组蛋白H3阳性细胞没有明显的组织分布特征,而且数量少;AGO-2阳性细胞在组织分布和数量上与组蛋白H3阳性细胞相似,而miR-71阳性细胞在原头蚴中分布广泛,并且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原头蚴中miR-71的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iR-71分子在多房棘球蚴成体未分化细胞中呈非特异表达,不能作为鉴定它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5.
探究口疮病毒GIF蛋白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成熟及Na?ve CD4~+T细胞极化作用的影响。原核表达口疮病毒GIF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刺激小鼠树突状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2P40、TNF-α、IL-10、IL-1β的分泌情况。将Na?ve CD4~+T细胞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GIF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用ELISA检测该树突状细胞对Na?ve CD4~+T细胞的免疫刺激能力,并进一步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5的分泌水平。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ORFV117基因,表达了羊口疮病毒GIF蛋白。经不同质量浓度蛋白刺激后,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CD4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5μg/mL蛋白刺激后,MHC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2P40、TNF-α、IL-1β、IL-10释放水平显著升高。经不同质量浓度的GIF重组蛋白刺激后的树突状细胞对Na?ve CD4~+T细胞的刺激能力增强,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量显著增加。这表明一定质量浓度的口疮病毒GIF蛋白能促进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成熟,能够激活抗原递呈作用,并且具有刺激T细胞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ICM )或原始生殖(PGC)细胞经体外分离、抑制分化培养获得的多潜能细胞。ES细胞具有发育分化的多潜能性和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能在体外长期培养并具有向机体各种组织细胞分化的潜能[1] 。由于ES细胞的全能性,在体外可以分化出包括3个胚层在内的所有细胞,如神经细胞、造血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脂肪细胞和原始内胚层细胞等,其某些分化机理与胚胎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是一致的。因此,ES细胞可用于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调控的研究,作为修复器官和器官移植的种子细胞,还可用于…  相似文献   

7.
对大鼠附睾和肾周脂肪组织分离的前体脂肪细胞原代培养,采用RT-PCR法分析脂代谢重要酶和转录因子基因在不同分化阶段转录表达的时序变化。结果显示,在前体脂肪细胞阶段,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以及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1)、硬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和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均不转录表达;HSL mRNA在分化初期表达,中期表达水平最高,分化末期降低;SCD mRNA在分化中期表达,末期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分化初期FAS mRNA水平明显高于中期和末期;ACC1mRNA仅在末期表达;分化初期SREBP-1c mRNA水平较高,中期和末期显著下降;ChREBP mR-NA表达水平在分化末期稍高于中期,但差异不显著。表明,SREBP-1c mRNA的表达与脂肪细胞早期分化调控有关,分化成熟脂肪细胞的ChREBP mRNA表达可能与生脂基因的转录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猪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抵抗素基因(RETN)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从1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前脂肪细胞,于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3、5、7、10d后收获细胞。通过油红O染色法观察前脂肪细胞分化,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RET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RET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细胞形态亦发生相应变化,即细胞变圆,细胞内脂肪滴体积增大。结果表明,RETN基因与前脂肪细胞脂肪代谢调节有关,其表达水平下调能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犊牛前脂肪细胞的培养及其增殖与分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犊牛小肠网膜、附睾脂肪垫、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材料 ,应用原代消化细胞培养法培养细胞。结果 ,由小肠网膜培养出了成分均一、增殖旺盛、分化率高的梭形细胞。经形态学动态变化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脂肪染色及对胰岛素反应的测定 ,证明为功能活跃的前脂肪细胞 ,并在体外重现了其增殖、肥大的全过程。结果显示 ,小肠网膜脂肪组织存在着功能活跃的可调控的前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mi R-92a-3p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运用脂质体转染化学修饰模拟物mi R-92a-3p mimic使mi R-92a-3p过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油红染色、甘油三酯检测、CCK-8检测和细胞周期检测等方法,研究mi R-92a-3p对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mi R-92a-3p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显著上调,过表达mi R-92a-3p能促进脂肪细胞分化指标基因(PPARγ、C/E B Pα、F ABP4)的m 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甘油三酯的聚积,且能下调细胞周期G 1期标志基因(Cyclin D 1、D3和CDK4)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mi R-92a-3p抑制3T3-L1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并且促进其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羊膜干细胞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介绍了羊膜的组织特点,综述了羊膜上皮干细胞及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诱导的潜能和鉴定方法,并对其在临床医学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羊膜组织来源的干细胞为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新来源、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用鸡新城疫弱毒疫苗通过饮水、滴鼻和肌肉注射免疫蛋用鸡,以葡萄球菌A蛋白辣根过氧化酶和兔抗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间接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和呼吸道相关淋巴组织(RALT)中SIgA细胞的生成及分布。结果表明,滴鼻和饮水免疫组蛋用鸡GALT和RALT中产生SIgA细胞较早且多,并于首免后28d达最高峰,一直持续到首免后56d。肌肉注射组蛋用鸡SIgA细胞在各相应部位数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适于鸭瘟病毒(DPV)弱毒增殖的细胞系,利用4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鸭品系,体外分离鸭胚肝细胞,在干细胞因子、白细胞抑制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获得鸭胚肝间充质干细胞(DuLMSC)。接种DPV疫苗株C-KCE后,结果显示:F1~F10代均能稳定出现CPE;将F10病毒接种细胞24 h后,通过扫描电镜在胞质、胞核及细胞间隙均能够观察到典型的疱疹病毒粒子;F1至F10代均能扩增出DPV UL2基因片段,序列测定结果表明F1、F5、F10代的扩增产物与NCBI中公布的DPV株(EU082088)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和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源自B4系单倍型鸭的DuLMSC细胞系增殖DPV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B1、B2和B3系。本研究为稳定培养鸭瘟病毒提供了优良稳定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褪黑激素(Mel)对犬脂肪干细胞(ADSCs)向雪旺细胞(SCs)诱导分化过程中凋亡发生的影响。本实验将犬ADSCs诱导分化为SCs,并使用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采用CCK8法选取Mel的最佳浓度。应用q 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无Mel组和Mel处理组中ADSCs向SCs诱导过程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Bcl-2和Bax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50 nmol/L Mel处理过的细胞活力最高;ADSCs向SCs诱导后S-100和GFAP呈阳性表达,并且观察到Mel的添加并不会影响到SCs的表型特征。ADSCs向SCs诱导后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较多;在加入Mel后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Caspase-3、Caspase-8和Bax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果说明Mel可以显著抑制犬ADSCs向SCs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饲养层和培养基以及细胞因子进行筛选,比较了各种培养基和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传代时间和增殖细胞比例的影响,选择最佳分离条件,建立了新生猪胰腺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体系。结果显示,以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在含100 mL/L胎牛血清的L-DMEM中添加表皮生长因子、干细胞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能快速增殖,多突起、多角形、小圆形、长梭形4种类型干细胞的增殖比例适中,而且各种类型的细胞都能长期传代培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构建犬Mnx1基因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并探究Mnx1基因过表达对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β细胞方向分化的影响。本试验构建了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pAD-Mnx1,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后产生具有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将其按感染复数(MOI)100感染犬ADSCs后,分别在第3、6、9、12和15天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形态变化和胰岛β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ADSCs在感染后24 h出现绿色荧光,形态无显著变化;Mnx1基因表达可激发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基因、神经元素3(Ngn3)基因、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Mafa)基因、NK2同源盒2(Nkx2.2)基因、NK6同源盒1(Nkx6.1)基因、神经分化因子1(Neurod1)基因、成对合基因4(Pax4)和GATA结合蛋白4(Gata4)基因等内源性基因的表达。结果证实,腺病毒介导的过表达载体pAD-Mnx1可在犬ADSCs超表达Mnx1基因,从而诱导犬ADSCs向胰岛前体细胞分化,具有进一步诱导犬ADSCs形成胰岛β细胞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分离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组织 ,经消化及机械吹打后 ,用悬浮培养法、有限稀释法获得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亚细胞系克隆 ;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 (NSCs)。结果 ,从大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分离的组织 ,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 ,并具有增殖能力 ;原代和传代细胞抗原与抗巢蛋白 (nestin)单克隆抗体反应呈阳性 ;单细胞克隆能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果表明 ,用此方法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 ,有很强的增殖能力 ,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水平对禽类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通过控制不同光照条件,分3组(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对照组)饲养鸡45只、鸭45只、鹌鹑45只,采用荧光双色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鸡、鸭、鹌鹑外周血中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Bu-1a B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结果,短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水平较高,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长光照组由于体内褪黑素分泌较少,外周血中CD3 CD4 T细胞、CD3 CD8 T细胞、Bu-1a B细胞及白细胞总数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内源性褪黑素对鸡、鸭、鹌鹑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脑炎原虫病兔血液中几种免疫指标的变化,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ELISA试验和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对12只病兔和12只对照兔血液中的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IgG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脑炎原虫病兔与对照兔相比,E-玫瑰花环形成率增高,CD4+T细胞没有明显变化,但CD8+T细胞明显增多,CD4+/CD8+T细胞的比值变小,血液中IgG含量增高,双向免疫琼脂扩散时形成沉淀线的抗体稀释倍数增大。据此认为,脑炎原虫病兔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增强,但以细胞免疫为主,CD4+/CD8+T细胞的比值变小可能与兔脑炎原虫所引起的隐性或慢性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