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民主德国实行免费教育。从1959年开始对所有儿童进行十年普及义务中等教育。民主德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5/50~1962/63学年——建立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学校(1958年进行综合技术训练,1959年把中学改造为十年制普通综合技术学  相似文献   

2.
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八大制定,并通过了民主德国住房建设规划,十几年来民主德国通过新建,改建和扩建旧房来解决和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截止1985年底民主德国共有住房21万2222套,计720万7000平方,其中新建12万0728套,共耗资91亿9800万马克。1983年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在八大七中全会上宣布民主德国在1990年基本解决全国居民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被四国占领的复杂形势下逐渐形成的两个国家。它们在苏、美的影响下分别走上不同的道路。由于它们在战前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战后社会政治制度迥异,所以,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进行对比(简称东西德比较)便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比较是多方面的,从经济、政治、军事到文化、艺术、科学和教育,而其中尤以经济比较最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民主德国与其它经互会国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方面签订了500多项协议和合作合同。应《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杂志编辑部之请,民主德国部长会议副主席、科学和技术部部长格尔别尔特·巴茨就科技合作答该刊记者问。现摘译如下:问:在发展与其它经互会成员国的科技合作方面,民主德国取得了哪些成就?最近几年,在民主德国与苏联以及民主德国同经互会其它国家间的科技相互关系方面,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更加紧密的科学研究潜在力量的相互作用,体现在一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初,民主德国对外贸体制的改革主要是通过组建一大批联合企业而实现的。目前,民主德国共有157个直属中央的联合企业和66个属于地区管辖的联合企业。它们是国民经济管理方面的基本结构单位。工业联合企业多半是直属中央的(共计133个),占工业从业人数的99%,占工业产值的99%。(一)外贸组织结构的变革1980年7月,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作出决定,改革了外贸管理的组织结构,使联合企业在出口方面获得了广泛的权利。自1981年1月起,民主德国改组了原来的外贸  相似文献   

6.
近17年来东欧各国的犯罪状况和它的发展情况都发生了巨大的量变和质变。变化的性质在各个不同国家,各个不同的年代里是不同的。例如,在70年代,民主德国和匈牙利,犯罪率有所增长,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则有所下降。到了80年代,除民主德国外,其它各国都有所增加。在民主德国,从1980至1986年,无论按10万人计算的犯  相似文献   

7.
民主德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住宅建设,把它看作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党的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民主德国就有130万套住宅化为灰尽,另有80多万套住宅受到重创,数百万人因之无家可归。然而,在二次大战后,新建立的民主德国百业待举,首先只能先解决吃饭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重视发展农业,后来又发展工业。民主德国建国后,住宅建设才得到飞速发展。1951~1970年期间,民主德国先后共建造了110万套住宅。直到七十年代初,党和国家开始特别重视住宅建设问题。1973年,党和政府提出要在1990年前基本解决住宅问题,即让每家得到单独一套住宅,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8平方米。还在1971年,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就确定了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统一的政策,而住宅建设是个核心问题。在以后党的第九次和第十次代表大  相似文献   

8.
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应邀于1987年9月对联邦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引起世界舆论的广泛注意,二千四百余名各国记者前去采访。尽管东西方舆论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各自的评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联邦德国,是两德关系史上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分为二的,两国不仅社会制度不同,而且分属于欧洲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华沙条约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两国长达1,738公里的边界线是东西欧的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按照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存在了41年之久的民主德国被联邦德国吞并。民德的剧变是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的,其中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长期侵蚀和广泛渗透,是民德被西德“吞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持续、稳定地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有条不紊地向全面集约化过渡,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说是近十多年来民主德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进入七十年代,东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下降,然而民主德国经济却始终保持旺盛的势头,1976~1980年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4.1%,八十年代上半期为4.5%,这一增长速度不仅明显高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而且高  相似文献   

11.
(一)成就在70年代,曾被称为创造“红色奇迹”的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如今的情况如何?根据最新得到的统计资料:1987年,民主德国国民收入增长4%,工业生产总产量增长3.75%,农业每公顷生产46公担谷物,取得了丰收。80年代以来,民主德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采取集约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从1980年到87年,劳动生产率提高60%,每年递增4.4%,原材料节约率也以每年4.1%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每个联合企业对科技发展的拨款均有所增加,生产自动化的程度提高较快,现在全国已有一万多个工业生产项目使用电子计算机操作。集约化方针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数字上,而且体现在政府经济部门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1963年年初的民主德国统社党六大是中德两党关系公开破裂的标志。统社党的对华政策并非是完全听命于苏共,而是与其在一系列国内和国际问题上同中共存在严重分歧有关。由于完全忽视了苏德之间的区别和民主德国的虚弱性,中共采取了强硬斗争的态度。中德两党关系的破裂不仅对两国间的合作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还有利于原本对中德来往有所疑虑的苏联,加强了苏共与统社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一、两种制度竞赛结果的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之间的铁幕落下,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西方占领区于1949年5月23日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苏占区则于1949年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两个德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民主德国坚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并取得了在这种体制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就。民主德国98%以上的经济活动纳入国家计划之内,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最高。 民德把国民经济计划作为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不断完善以联合企业为中心环节的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一般认为,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只适用于经济粗放发展的阶段,而民主德国却  相似文献   

14.
民主德国联合企业的最主要的进展在于:它“成功地把生产同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这两者的联结建筑在经济基础上。这样,联合企业就日益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不断加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果在经济上的应用”。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通过严格的商品货币关系切实地形成科技和生产结合的经济基础。这个问题的解决决不是行政命令的结果,而是十多年细致而认真的工作成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早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民主德国已经开始进行扎实的经济体制改革了。如果有人以为,民主德国目前并不提出要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说法,因而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改革,那么这是极其肤浅的看法。有没有必要强调根本性改革的迫切性,这取决于这个或那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2月在柏林举行了苏联与民主德国政府间经济合作与科技合作委员会第33次会议,会议上就以下这些内容达成了协议:合作的新的方面、合作组织的方法与形式、具体目标和能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以两国工业产品的新品种充实贸易的基本条件。在政府间委员会第33次会议上还确定了苏联与民主德国之间对执行苏联食品纲要有直接关系的合作的各个方面,审查了有关食品生产、运输与保存方面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柏林是欧洲的心脏,是中欧的交通枢纽。柏林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吸引着千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雄伟的勃兰登堡大门,宽阔的菩提树下大街,秀丽的施普累河,高矗入云的电视塔,著名的亚历山大广场博得各国游客的赞美,柏林人为此感到骄傲。但是,柏林人更引以为荣的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新建立的新柏林已成为民主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柏林象一个窗口向人们展示了民主德国三十七年走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正日益凸现出来。为了进一步倡导终生学习 ,由韩国国会、教育部、学术界共同举办的“终生教育论坛”于 2 0 0 4年 11月 2日在韩国国会图书馆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终生教育是实现向学习型国家飞跃的惟一途径”。与会者强调指出 ,建设学习型国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业。韩国政府应该积极构筑保障终生学习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网络。国会、青瓦台、教育人力资源部、韩国教育开发院、终生教育总联合会等应成为官学民研伙伴 ,共同为建设学习型国家而努力。也有专家指出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 ,新的…  相似文献   

18.
从国家法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没有由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消亡。作为平等的国际法律主体,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于1973年同时被联合国接纳,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在1990年两德统一之前,联邦德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国际法上的主体身份是一致的。1990年10月民主德国根据《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之后,联邦德国成为整个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惟一代表。对于德国的法律地位和柏林曾一度拥有的相对特殊的地位,关、英、法、苏四国的行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主德国于1990年3月18日进行了建国40年以来的第一次自由和秘密的人民议院选举。这次选举关系到民主德国的前途命运和德国统一进程,对欧洲的未来走向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东西德内部的各种政治力量,苏、美、英、法四大国以及两个德国的邻国都对这次选举十分关注。世界各国的50多家电台、电视台、报纸和通讯社的2000多名记者云集民德参加这次选举的报道。来自英国、法国、西德、丹麦、冰岛、卢森堡、荷兰和奥地利的10名欧洲  相似文献   

20.
韩国通过制定"韩国教育海外输出2006~2008三年计划"以及在2006年正式启动"学校教育海外输出的模式构建"事业来大力推进教育输出事业的发展。韩国推进教育输出事业的发展,除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共享其成功的教育经验与方法以外,也是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等多方面现实背景因素出发做出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