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996年底,我在北京遇到一位特教方面的专家,在与之交谈中,我第一次接触到“正常人、健全人”这个提法,当时我已明白这是聋人的相反词,内心禁不住反问:“难道聋人不正常、不健全?”但那天是礼节性的拜会,针锋相对的问题显得不合时宜。过了几天,两位聋友来看我,谈话中他们问我:“××富豪是健全人还是聋人?”我答道:“他是非常健全的聋人,若不健全,怎样致富?”我  相似文献   

2.
当我提笔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悠悠往事不禁涌上心头。高中毕业那年,天公对我似乎不太友善,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学院招生考试即将来到之际,偏偏让我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我永远徘徊在大学的门外,日子因此充满悲伤。 南京聋哑学校是一座美丽的学校,是聋人大学生的摇篮。我曾在那里生活了12年。当我即将与她告别的时候,察觉到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已毫无声息的从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美国加劳德特大学教育系一位留学生朋友送给我一本美国路·凡特(Lou Fant)先生著《美国手语短句集》。后来适逢加劳德特大学教育系发起的“中美聋人教育结伴”活动在中国展开,我作为参与成员感到中美聋人交流需要一本汉译美国手语书,于是我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把这本书翻译了  相似文献   

4.
聋人炒股     
说来,我真不敢相信聋人能涉足股市。 我的一位同事小菁告诉我:她的邻居A是一位女聋人,在瞬息多变的股海中,已折腾了有两年余。如今,赚头可谓不小。这位女聋人炒股出手不凡,不亚于大户。小菁说着说着还伸了伸大拇指。当时,我颇感好奇,事后也淡忘了。 时值初春,我偕小菁在万国证券交易所门口,与A不期而遇。出于礼貌,小菁向双方做了介绍。A很大方地与我握了握手。随后,从小巧玲珑的挎包里,掏  相似文献   

5.
去年6月我到了美国,开始为期一年学习和考察美国聋教育的工作,其间,我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了俄亥俄州立聋校庆祝国际聋人节的活动。 俄亥俄州立聋校成立于1829年,在美国也算是建校较早的一所公立聋校。除校长是健听者外,该校学监(其职权高于校长)和校长助理都是加劳德特大学的聋人毕业生。学监获博士学位,校长助理获硕士学位。全校还有十几位聋人教职工。去年8月底学校刚一开  相似文献   

6.
我在《中国残疾人》1999年第9期及2001年第4期中,曾两次谈到各地聋人报出版情况。当时,各地出版的聋人报数量还不多,有的出了一两期就没办下去。如今进入2002年,再回顾一下2001年聋人报出版情况,应该说和2000年已  相似文献   

7.
美国聋人高等教育的支持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聋人高等教育国际网络项目”(简称PEN项目)首席执行官吉姆·迪卡罗(J.DeCaro)博士的邀请,中国残联考察团一行4人,于今年5月中旬访问了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RIT)及其所属的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NTID)、PEN项目,近距离地了解了美国聋人高等教育的情况。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坐落在美国东北的边境小城罗切斯特的郊区,环境非常优美、安静。学院始建于1829年,是一所私立大学。现有8个二级学院(包括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在校生达1.5万人。美国国家聋人工学院(以下简称聋人工学院)成立于1965年,是国会PL89-36法案的产物。为了纪念该法案通…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一个二级聋人,整天没什么人和我谈话,想和外边亲朋好友联系一下更不容易,许多小事也必须亲自跑一趟才行。现在家家都有电话,只有聋人不能用,因此,我设想了一个“电话接收机”装置,您是否能将我的信载在杂志上,以引起电子专家的注意。如果真能制造这种机器,不仅能安在电话上供聋人使用,恐怕听力减弱的普通人也愿用。 世上有许多聋人,他们中不少人不适合配戴助听器。在现今的时  相似文献   

9.
"当时包括我们自己,只知道要让聋人上大学,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一头雾水."回忆起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初创时期的境况,作为主要创办人之一的孟繁玲院长唏嘘不已. 也难怪他们"一头雾水" 孟繁玲最早有为聋人办大学的想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社会上对聋人认识非常不足,就连聋人家长都想不通, "都聋了,还上什么大学!"当时关于聋人高等教育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相关政策. "大家都觉得无从下手,校址、场地、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教材等方面,怎么弄?根本找不到切入口."  相似文献   

10.
青年聋人在河南省内上大学的机会多了。2002年6月14日,中州大学扩招聋生的消息给全省聋人青年学子带来了福音,该校今年计划面向全省招收140名聋人大学生。 2001年春,经省教育厅批准,中州大学在河南省率先开办聋人大专班,当年计划招生40名,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日两国聋人之间的交流也慢慢地多起来了,为了促进相互理解,我简单地介绍一些日本聋人的生活情况。 【聋人组织】 日本有几个聋人组织,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是全日本聋哑联盟,另一个是由长大以后失听的人  相似文献   

12.
28年过去了,我至今珍藏着这两张照片.几次搬家,我始终没有丢弃它们,因为这两张照片实在太宝贵了,它们印证了中国聋人竞技体育首次走向世界的一幕,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 1989年1月5日,中国聋人体育代表团一行14人,乘机飞到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以下简称“克市”),参加第16届世界聋人运动会.这是我国聋人运动员首次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3.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我美国聋人考进美国大学容易吗?是的,除了排名前列竞争强的美国名牌大学,凡是美国聋人从高中毕业,一般能考进普通大学。大多数美国聋人愿意去加劳德特大学或者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理工大学。美国社会福利署鼓励年轻聋人进入大学再深造,并给予部分学费和生活费的补助,让聋生们能够集中精力好好学习,争取戴上学士方帽,以  相似文献   

15.
走向社会     
我自聘为中国残疾人编辑部通讯员后,就努力采访写稿。初时我采写的对象主要的聋人,去年曾采写了几篇聋人的报导,如聋人手语竞赛,聋人手语节目,穗港聋人联欢等已刊于中残杂志无声世界版,还有写聋人考上电工证,聋人学电脑等刊于地方报刊。去年我采写了几次聋人报道后,就感到在聋人圈子里所采写的题材不多了,这时我就想到一个通讯员不应在狭窄的圈子内采写,想到走向社会去采访。 我参加摄影活动,了解到有位左手断五指的残疾人摄影家郑树强,十  相似文献   

16.
聋人报浅析     
也许因为自己是聋人且又是干新闻出版工作的吧,我对各类残疾人出版物尤其是聋人报刊都很注意。过去,各地聋人办报不多,能坚持出下去的更少。目前,据我所知,有《上海聋人》(这是当前全国唯一的省级聋人报)、《虹口聋人报》(区级报)、《杭州聋人》、《青岛聋人》、《鹭岛(厦门)聋人》几种。都是16开大小,形式有的是单版,有的已装订成本子。 据我自己体会,办聋人报很难。经费,人力,  相似文献   

17.
聪明美丽的加拿大姑娘莱斯莉和戴比是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的聋人研究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要在大连盲哑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毕业前实习。她们的老师大卫·马丁教授亲自陪她俩来到中国。马丁教授和辽宁师范大学张宁生教授是老朋友,为使她俩的实习进行得顺利,张教授充当了一个协调人的角色。 得知我是张教授当年在大连盲哑学校任教时的学生,两位聋人研究生很想了解一下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在张教授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18.
多少年来,预防聋人犯罪问题一直是我国聋人工作的一个重点,一些聋人在社会的压力下,在坏人的威逼利诱下,在物欲的驱使下,走上了犯罪道路,让人痛心疾首。正巧,我看到了来自山东的这两篇稿件,从理论和现实方面详细论述了聋人犯罪的根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于是,我决定把他们拿出来与广大聋人朋友及聋人工作者共享。希望能对解决聋人犯罪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12月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0个国际残疾人日。这天下午,由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和《足球周报》联合在大连天和玉大酒店举行了国脚李明向聋人球迷赠送个人写真集《李明2002》画册仪式。 在捐书仪式上,李明不但向大连市聋人球迷协会捐赠画册,而且在现场为聋人球迷朋友签名,表达对这些特殊球迷的感激之情。他说:“残疾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能给他们做点事情是我最大的快乐。”市聋人球迷协会会长朦玉涛代表聋人球迷发言说,我们聋人球迷非常喜爱国脚。李明等国脚是我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中国聋人朋友:你们好!我叫孟乐岚(英文名是Laurel Anstead),是来自美国的聋人教师。我和你们许多聋人一样,一出生就听不见,从小我在父母、兄弟及老师的教导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一系列的听觉训练,使我在学前打下了较好的语言基础。我从上小学时就与健全孩子一起学习,一直到上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始终如此,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今,我不仅精通英语,而且还掌握了汉语的书面语及口语,可借你们听不到我讲的中国话,我的中国朋友常常夸我快成"中国通"了。今年我有幸再来中国留学,我想借此机会,向你们透露一下我成功的秘诀,让你们同我一起分享我取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