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状告官府     
笛矛 《瞭望》1992,(18)
《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使一扇久闭的大门骤然洞开。千百万老百姓被告知:当他们对行政机关给予他们的处分不满时,法律将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要求改正的机会。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民可以告官。 自然,打官司总是有赢有输。  相似文献   

2.
孙大光 《侨园》2012,(3):44-45
(接上期)依法为弱者鼓与呼由于社会的复杂和种种原因,姜焕文多年的举报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普通老百姓告状的艰难,因此,他这些年都在尽力帮助那些有冤情和有困难的弱者.“我这些年受理的举报都是普通老百姓,为弱者仗义执言是我所追求的.中央最近不是号召深入基层吗,我的体会是,走这条路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真正深入到者百姓中间,才能听到和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姜焕文又给笔者举了一个令他很难忘的“维权”实例:  相似文献   

3.
小李 《侨园》2013,(6):34-34
<正>我为生意上的事情,在印度待了几年。闲暇时间我曾经去过印度不少城市,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走马观花欣赏了一些,但印度给我最难忘的却是豪华列车。中国观众都知道印度的火车总出事故,那为什么印度的豪华列车如此令人向往呢?因为这列豪华列车曾被评为世界十大最豪华火车之一。当然,这趟列车不是给印度普通老百姓乘坐的,一般老百姓也乘坐不起,它是当年印度郡王和殖民地时期印度总督的移动行宫。如果你有幸能搭乘这趟列车,可以舒适的放松及亲身目睹印度过去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国王之旅。  相似文献   

4.
“官”之辨     
沈发 《侨园》2013,(8):44-44
<正>据说古时候苏州人娶媳妇,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用掌扇、黄盖、银瓜等装饰品,以显示尊贵的气派,而掌扇上又无一例外地粘贴上"翰林官"三个字。后来有个名叫周卜世的苏州人来到扬州,一个扬州人在闲谈中问:"你们苏州的老百姓为什么都不娶媳妇?"周卜世惊讶地反问:"哪有这回事?"那扬州人道:"我曾经在苏州住过几年,看了无数次彩轿迎亲,却都是翰林院的官员,何曾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虽说是戏谑之言,却也尖锐地嘲讽了苏州人这种当官的情结(见清人王应奎  相似文献   

5.
“以亲身备尝的酸甜苦辣算出来的对比帐,使我得出了一个不可动摇的结论——中国的一切事业必须靠共产党领导。”这是年届九十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的肺腑之言。 胡厥文作为党外人士,他几十年来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堪称共产党的挚友。透过这篇述怀,我们可以看到,胡厥文关心国家兴旺发达之心,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老百姓最盼什么?一是经济发展,二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了,生活才能富裕;社会安定,才能安居乐业。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北京的普通市民,请他们谈谈对社会治安的看法。他们的说法容或有不够全面之处,但都吐露出一个心声: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明斯 《团结》2012,(1):19-21
我是政协四川省内江市第六届委员会的一名新委员,也是民革一名普通成员。自2004年以来,除参加民革和政协组织的十余次调研活动外,我个人作了近十次专题调研,主笔或协助撰写了十余篇调研文章。其中8篇调研文  相似文献   

8.
西方媒体最近两周对中国政府进行了近年来最猛烈的攻击,但他们没有想到这引起了普通中国百姓的强烈反弹。《华盛顿邮报》在前不久刊登了一篇报道,称所有的中国受访者都强烈支持  相似文献   

9.
官德层次论     
官德的第一个层次是遵守公民道德国家公务员是国家普通公民中的一员,必须遵守和履行公民道德,这是官德的最基本层次。同时,他们又是为老百姓掌权、用权、办事情的公仆,是受  相似文献   

10.
三十二个人,几乎可以组成一个“排”。而我们面前站着的这一群:步履蹒跚的长者,鬓发染霜的中年汉,满壮实的小伙子戴上了厚厚的镜片,还有,几位纤弱的妇女——显然不是一支战斗的队伍。他们会作工、会种田吗?除了其中的几个,大多不能。倒回去五年、十年,他们真是要自惭形秽了。但今天,这三十二个人从天南地北走到一起,并无愧色地接受人们的赞誉。他们是一九八○年全国三十篇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 ,网络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几十年前 ,人们习惯通过听广播、看报纸来获知新闻 ;如今 ,许多人都喜欢通过电脑来处理业务 ,进入网络世界获知大量的信息。虽然中国的电脑网络还不是很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 ,或迟或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都要面对一个完全的网络世界。在这种趋势下 ,网络媒体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 ,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快捷。只要拨个号码上网 ,打开新闻网站 ,即可看到满满一个屏幕的滚动新闻报道。曾有一项网民调查显…  相似文献   

12.
看到一篇关于聂绀弩先生的文章,文章作者感慨聂绀弩当年是由于朋友的告密才被送进监狱.被点名的是一些文化名人,他们本身也长期受到政治迫害.后来,我又看到这些说法的来源——一位名叫寓真的作者写了一篇关于聂绀弩档案的长文.爆炸性的揭秘都是来自文中公布的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显示,聂先生的罪名部分来自朋友的揭发.  相似文献   

13.
我作为卫生部长,我的努力目标,一句话:希望老百姓看好病、少生病,尽可能少花钱。我在上任卫生部部长时,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军令状──不当太平官、不当糊涂官,更不当赃官、贪官,也不做:“面团官”。我说不当“面团官”就是我要通过调查研究,有自己的主见,包括我的讲话稿、写的文章,我都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不会是秘书写什么,我就念什么的官。我常常自己抽空去下面的医院看看,我进行这样的私访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够回到老百姓中去;二是希望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可以看到许多正面的东西,但同时,我也可…  相似文献   

14.
施平 《瞭望》2000,(30)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是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代表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经过几十年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老百姓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因此,有了困难,有了问题,有了疑问,有了冤苦,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找党的组织、找政府部门。这就是上访。如果有关部门对他的困难、问题、疑问、冤苦不闻不问,或者给予的解答不能令他满意,他就向更上一级的党组织或政府部门申诉。这就叫越级上访。就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上访,是基于对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信任。他们想:共产党的天下还能没处讲理?人民政府还能不管人民的事儿?对于老百姓的这种信…  相似文献   

15.
永久预防     
医疗卫生应当以预防为主。这话说了几十年,但平常谁也听不大进——“好好的,没病没灾,‘预’什么‘防’啊,没事招点病来。”这是有些老百姓的想法。真到起不来床,也只想到进医院,打针、吃药,再不肯回过头来想想,要是早预防,不就没这一出了吗?有些当官的想法又不太一样,他们重政绩:治病,治好一个就  相似文献   

16.
景凯旋 《各界》2014,(6):30-30
历史是大人物创造的,但在大人物背后却站着千千万万小人物,他们是纳粹统治的民众基础,没有他们历史就没有体积。正是由于这一点,二战刚结束,美国记者迈耶就重返德国,在十年居住期间,他跟踪采访了10位普通德国人,了解到为什么大多数普通德国人会拥护纳粹,其答案正如他为自己的书所取的书名: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一篇回录,感受颇深。1977年,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去凤阳视察,一个县里干部向他介绍:凤阳人多年来就有个习惯,一到农闲都出去讨饭。万里听了忙打断他的话,并发火道:“这是诨话,老百姓有饭吃,有余粮,谁还出去讨饭……”在万里身边工作多年的同志回忆,从未见过书记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他心里难过,我们革命这么多年,老百姓还这么穷……  相似文献   

18.
最近,秦皇岛出了件新鲜事,市政府办公室把那些不涉及国家安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机密的文件,以“秦皇岛政务”名义正式公开发行,老百姓可以在全市各县区设立的公开发行点订阅。 这件事委实令人赞叹。 “红头文件”多是“官方文书”,过去只在相关单位的小圈子里传来阅去?虽然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一般说,老百姓也是很不容易看到的。这次,秦市政府公开印行“秦皇岛政务”,使老百姓可以公开订阅不属机密的“红头文件”,其意义已超出了这件事的本身,确实值得为之击节。 老百姓看上“红头文”,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领导层政…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8,(45)
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与《瞭望》周刊社联合举办的“我与这十年”(1979—1988)征文活动,承蒙各界读者鼎力支持,应征稿件源源而来,执笔者数以千计。虽不能说应征文稿篇篇都好,但其中确有不少使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这些文章从自己亲身经历说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多我们国家民族命运的桑沦巨变,可以听到十亿中国人向着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伟大目标前进的脚步声。《瞭望》周刊选登了来稿中的很小一部分,已  相似文献   

20.
这里刊登的文章记述了两个故事:一是齐齐哈尔市委书记王树斌与农民交朋友,一是海南省澄迈县委书记兼县长吴亚荣的业余生活。这两位领导干部,一个生活在祖国边陲的黑龙江,一个生活在天涯海角的海南岛,一南一北,相隔万里,可他们有一个共性:思想解放,工作勤奋,善于学习,善于用典型指导工作。透过他们的故事,人们可以看到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文章,看到更多领导干部政绩之外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