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顾文 《当代广西》2006,(16):58-59
“东西”是广西的名牌产品。以后,还可能是中国的名牌产品,畅销世界。“东西”是一位作家,真名田代琳。从笔名看,东西就让人困惑以及浮想联翩。什么叫东西?东西怎么样?说不清、道不楚,让你说此失彼,而且永远说不清楚。“东西”还是高雅与世俗的混合,让你搞不清楚是高雅还是世俗。比方说,这个“东西”,东西有好有坏,但东西对于人来说,人人都见过。——有趣吧,田代琳居然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笔名。他自己说,之所以取名“东西”,有两层意思,一是因为像“东邪西毒”、“东成西就”般好记,二是强调现代社会人的异化,别把自己当人。东西笔名,果然如…  相似文献   

2.
杨力 《今日广西》2014,(10):54-54
不是所有东西都是越新越好。有些东西,买二手的会大大降低受有毒物质侵袭的几率,还能节省开支,一举两得。以下这五种生活用品不妨尝试选择二手货。  相似文献   

3.
名字的疯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人云:“黄帝正名百物”。世间凡是东西就都有自己的名儿,没有名儿的就不是东西。人是“万物之灵”,名字自然就尤为重要。这就是“符号”的意义。一个人的“拊号”就是这个人的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存在自然就有什么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应当正确理解“民主是个好东西”这句话。这句话的含义主要是:(1)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  相似文献   

5.
小公司处于众多公司的最底层,其实力地位是远不能与握有巨资的大公司相比拟的,因此,小公司的经营更应该谨慎小心,稍有闪失便致倒闭。在小公司经营活动中,有以下几“忌” 一忌器不利 小本经营,照理应该节省资本,买二手机器才对。而且到处走走,中小企业,大多采用二手机器,以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价钱,买“同样”的生产设备,何乐而不为?可是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次买二手机器是称心满意的。通常一装好便要大  相似文献   

6.
校园“课桌文化”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课桌文化”点评■周宽山朱志军“文化”一词拉丁文为Cultas,意即“耕种出来的东西”,它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立。当代文化人类学家泰勒在给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道德、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  相似文献   

7.
时间在沉淀许多东西,历史的浪涛自然地把“五四”这块赤金从狂沙中滤漉而出。时间也在遗忘许多东西,“五四人”(五四时期那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离我们渐趋陌生。我们这一代人(主要指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向往的物质东西很多,精神追求却只被作为一个“单元”置于选择的行列,并且倍受冷落。因而,对“五四人”的理想主义、个性追求和求真意识的言说俨然成为一种奢谈。理想是个崇高的字眼,至少对于“五四人”来说。刚从传统束缚的罗网中冲决出来的那一代人以全新的面貌投身于理想的美丽新世界的践履。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8.
要勇于创新     
江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强调了要坚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其中之一为“勇于创新的作风”。 勇于创新,是提高报刊质量的必由之路。只有勇于创新,才能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人民,用最好的东西去“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联系《人民论坛》杂志的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创新: 内容创新。要坚持紧跟党中央新的步伐,及时传达、贯彻新的精神、新的信息;要捕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发表导向正确、理论深刻、思  相似文献   

9.
时下,"二手"一词甚是流行,比如二手车、二手房、二手电脑、二手手机等,以至于离了婚的男人女人也被加上"二手"。不过,现实生活中二手男人似乎比二手女人抢手,不是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吗?  相似文献   

10.
王雯 《今日广西》2008,(1):15-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形成一种习惯——他们买东西总是;中着某个“牌子”去,在众多相同的商品中,喜欢购买某个“牌子”的东西。认同一个“牌子”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冲动,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人们使用这个“牌子”的东西后,觉得商品质量或商家服务态度不错,对这个“牌子”才会产生认同感。对一个“牌子”认同的人多了,这个“牌子”就具有了品牌效应。为了便于顾客识别自己的品牌。商家还设计出别出心裁的标志和名称.这就是商标。  相似文献   

11.
杨帆 《前沿》2004,(1):178-181
网络文化带来的变化 ,对于社会学来说 ,首先是如何阐释和思考———那些已经促使人的社会化的“方式”、“内容”发生变化的新东西 ;正是这些“新东西” ,使人的社会化不再等同于工业时代。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文明的代表 ,体现出“现代性”经由工业时代进入网络时代后的新的提升。这其中的过程也当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参与 ,同时更需要多门学科共同努力 ,使网络文化能够摆脱“闲人小资生活 ,恶人犯罪温床”的诟病而真正成为一个知识平台而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有利。  相似文献   

12.
林玲 《今日广西》2010,(7):52-53
咖啡是越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咖啡馆在越南随处可见,而且从早到晚顾客不断。不少人把咖啡当成像吃饭一样,“一日三餐”缺一不可,这些人被称作“咖啡信徒”。  相似文献   

13.
中国要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实行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主要讲效率,而社会主义则主要讲公平。两者要兼得,这可能吗? 一、“鱼”和“熊掌”要兼得 1.眼睛大和洞孔浅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方法,是“天人合一”(包括人与天合而为一和人与人统而为一),它决定“鱼”和“熊掌”要兼得,特别是维持统一的“东西”更要获得和保持。这主要是“三纲五常”、“重义轻利”和“以和为贵”等思想观念。但这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所以必须彻底加以  相似文献   

14.
“汉奸”为何物 ?据字典解释指投靠侵略者 ,出卖国家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这种败类在抗日战争时期很“出名” ,是人人见而骂之 ,捉而诛之的一种“东西”。他不属于正常中国人的范围 ,是一种失去人性、德行 ,忘记祖国、祖宗 ,专为洋人效力的哈巴狗。凡是过去打过日本鬼子或被日本鬼子打过的中国人 ,无不对他们恨之入骨。因为这些民族败类的所作所为留给中国人的印象太坏了。时至今日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六十四个年头了 ,汉奸这东西也似乎被人遗忘了。不过字典里还可以查到他们的“尊称” !抹掉是万万不可能的 !说来怪也不怪 ,客观的东西总…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批判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红 《理论月刊》2002,1(4):16-18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神秘的外壳”指的是以独立的思维或观念为载体的辩证法,“合理的内核”则指的是以现实的事物或物质的东西为载体的辩证法,后一种辩证法正是对前一种辩证法的颠倒。但是,人们一直从旧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解“现实的事物”或“物质的东西”,把“物质的东西”仅仅理解为费尔巴哈式的物质客体。其实,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新唯物主义,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无论是“现实事物”,还是“物质的东西”,都是作为对象性的东西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的,尤其是生产劳动中的。因此,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就不是用物质客体去代替思想客体,而是用人的实践活动代替黑格尔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16.
人只有凭借现实、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近些年的文学创作中,有相当多的作者热烈地呼唤着一种叫做“生命体验”的东西,奉行着“体验生命”这“一种新的创作论观点”,追求着、甚至可以说是狂热地追求着表现人的“生命意识”。他们相信,文学作品“仅仅是不可重复的个体生命的”“那些无法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生命的一切骚动”的“转化”和“审  相似文献   

17.
<正> 矫揉造作的举动使我讨厌,实实在在的说法让我心动。下面这个事例让我感怀: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联欢,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老人没有答以哈佛或普林斯顿、剑桥或牛津,却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诚实!”老人回答。显然,这位老人并不是要低估从大学所学到的宝贵知识。他想要告诉人们的是,让他受用一生的东西,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简单的道理和基本的准则,并不高深玄奥,却是最重要的。他的话里似乎还隐喻着另一层含意有些人后来把最重要的东西视为“幼稚”而丢弃了,那就是丢掉了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才可惜呢! 常识差不多就是真理,大实话往往就是大哲学。当一些花花绿绿的高论妙语说得天花乱坠,弄得人眼目迷离五色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会采取行动:扇子,要把它折起来;散乱的东西,要填入套匣里;女孩人偶,要去掉手脚使它简单化。对日本人来说,不能装填的东西就是没意思的东西,即“无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谈到社会的进步,总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有人认为进步是对过去的“扬弃”。有人认为进步是过去的东西一去不返。其实,依“见物又见人”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潜能、积极性、爱美之心得到充分释放,才是社会的真正进步,正所谓“屋漏在下,止之在上”。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财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真正的财富就是生活上的必需品”,即“对家庭和城邦有用的东西”。在一般的经济学意义上,我们说财富就是对人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它以满足人的身体需求为目的。人生而向往致富,致富是人的合理诉求,无可厚非。然而,诗人歌德曾说过:“只有那些理解财富的人才会致富。”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如何不为财富所累,超越财富,从而把财富变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