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9年春末夏初,罗炳辉率新四军五支队从皖南突破敌人的长江封锁线,挺进到淮南皖东地区。经过三打来安城和1940年著名的半塔保卫战,终于建立起了从淮河南岸的苏皖边界地区直到淮河北岸的淮宝地区、纵横各100多公里的淮南皖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五支队被改编为新四军二师,由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师长,罗炳辉任主持实际工作的副师长,1942年任师长。在此期间,罗炳辉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军人要智勇双全"  相似文献   

2.
1943年1月上旬,新建的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由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迁至淮南抗日根据地盱眙县黄花塘后,新四军第二师师部即由黄花塘迁至我的家乡来安县大柳郢(今来安县半塔区邵集乡境内)。我当时在来安县施官小学读书,小学奉来六县委(即来安县六合县合并的县委)指派施官小学抗日孩子剧团代表县委到大柳郢慰问二师抗日官兵。我们孩子剧团一行50余人,由老师刘长年带领,行军走了两天,到达二师驻地给新四军干部战士演出,我们演出的节目都是抗日歌曲和新编的舞蹈及活报剧等,演出后,受到了新四军陈毅军长、张云逸副军长、二师罗炳辉…  相似文献   

3.
淮南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组成部分.在淮南抗战和根据地建设中,新四军第2师歼敌2万余人、主力发展到3万多人、组织了1万多人的地方武装,建立县级民主政权18个,拥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和300多万人口,师长罗炳辉功勋尤著.  相似文献   

4.
“皖南事变”前夕,我随新四军教导总队先遣支队第二批部分北撤人员,于1941年3月由苏南突围到达淮南路东地区后,一直留在二师直属机关工作,接触师首长机会较多,尤其是对师长罗炳辉的日常教诲,受益良深.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是永为世人所敬仰的人民功臣.  相似文献   

5.
风起青萍之末 1942年5月,整风运动开始由高级干部学习转入全党整风阶段.此时的华中、华东根据地正面临数万日本侵略军和几万伪军的"大扫荡".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被迫由苏北盐城转移到津浦路东黄花塘村.虽然战事非常激烈,但是有中央军委和华中局的正确领导,新四军边战斗边整风,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9月19日,饶漱石从淮南检查完工作后回到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内部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陈涛 《党史纵览》2005,(10):55-55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历经近4年时间,共同编纂的<新四军二师画册>,近日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画册客观地反映了新四军第二师全体指战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二师在各个时期的光辉战斗历程,是二师和淮南人民当时生活、生产、战斗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从1941年夏至1946年冬,邓子恢曾在洪泽湖畔度过了6个战斗的春秋。 整训部队 1941年5月,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奉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撤离豫皖苏边区,转移到洪泽湖地区驻防。由于四师在豫皖苏3个月反摩擦斗争中连续战斗,损失较  相似文献   

8.
辛卯十月,江淮大地,稻熟穗黄,丹桂飘香。我随同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师分会兄弟姐妹组成的"纪念新四军军部重建暨一师成立70周年——鲁南苏北行"寻访团,走进苏北这片热土,追寻  相似文献   

9.
张肇俊 《世纪桥》2009,(16):44-48
新四军第5师,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部队。在时任师长兼政委李先念等领导下,高举抗日大旗,在武汉外围敌后纵横驰骋,从日寇的铁蹄下收复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解放了1300多万人民,建立了包括8个专区,11个中心县,66个党政军组织齐全的县级政权,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曾被新四军军部誉为“发展第一”、“独立工作第一”。  相似文献   

10.
(续上期)向陈毅自请撤职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国共双方签订的停战协定,悍然发动了内战。江渭清和他所属的苏浙军区部队渡江北撤,来到苏中地区,投入了解放战争。这时,华中局改组成华东局,与新四军军部一道,在陈毅率领下北移山东。华中苏皖地区成立了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并将留在华中的新四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粟裕、谭震林分任司令、政委,江渭清所在的六纵队恢复了新四军六师番号,谭震林兼任师长、政委,王必成、江渭清分别任副师长、副政委。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刚刚恢复的六师投入了其中的五次战斗。五战皆捷。歼…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 《湘潮》2011,(3):6-9
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着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主动权,不但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而且迅速重建新四军军部,使部队由原来的6个支队扩编为7个正规师。蒋介石妄图通过围歼皖南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部队来达到消灭新四军的阴谋也彻底破产。在这一过程中,刘少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钟伟是解放军中一位极富个性的将领。被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1945年11月.时任新四军三师第十旅旅长的钟伟挥师。随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挺进东北。1947年2月.新四军三师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刘震任司令员.第十旅被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五师.钟伟任师长。  相似文献   

13.
革命者总是以革命事业为重的。在彭雪枫与林领的密月中,盘踞在苏北的苏鲁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奉蒋介石之令,与津浦路西汤恩伯、李仙洲部以及桂军李晶仙、李本一等部密切配合,企图从东西两路对我新四军二师、四师实行夹击。韩德勤先派他的保安六旅旅长兼三纵队司令王光夏,率部控制运河两岸,在穿城、王集、陈道口一线构筑碉堡,切断新四军二师、三师与四师的联系,准备大举进攻。这时,新四军军长陈毅电令彭雪枫师长率领两个团挺进陈道口,协助他指挥四师、三师、二师各一部攻打王光夏。彭雪枫接到电令,立即跨上他的“…  相似文献   

14.
1941年秋,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陆续进入宿松湖区,巩固和发展了湖区抗日游击根据地,沉重打击了敌、伪、顽势力,打通了新四军五师与军部及七师的战略联系,在宿松人民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一 1941年8月下旬,七师挺进团政治委员李丰平率团部机关和一营来到湖区  相似文献   

15.
正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勋劳卓著的黄克诚将军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在新四军三师被评为"节约标兵"的美谈,从一个侧面彰显和见证了他克勤克俭的操守和风范。1940年1月25日,新四军在苏北盐城举行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大会。根据党中央和华中局指示,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担任三师师长兼政委。从此,黄克诚率部加入到巩固和建设苏北抗日根据地的艰苦  相似文献   

16.
吴运铎,原新四军二师军工部干部。抗日战争时期,为研制武器,他多次负伤,英勇不屈,被人们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这里叙述的是他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兵工厂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17.
1941年2月至5月,在豫皖苏边区抵抗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新四军第4师,终因顽我力量过于悬殊,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减员近半,其中第10旅损失尤为惨重,只剩3100多人。6月,第4师奉命撤至皖东北休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新四军军部决定,第4师第10旅同第3师第9旅对调,第10旅归第3师建制,进驻第3师防区淮海地区。9月下旬,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和当前斗争环境的需要,决定主力部队地方化。有的浓缩编为两个团,另一个团同地方武装合编。有的旅全部同地方武装合编。其中指定第10旅兼淮海军区,全部化整为零,同8个县的地方武装合编。…  相似文献   

18.
徐南 《党史纵览》2001,(5):33-34
在皖南事变血与火的洗礼中光荣诞生 1941年1月上中旬,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大部牺牲、被俘或失散,仅2000余人突出重围。 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在而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随后将华中各地新四军部队9万余人改编成七个师,继续在华中敌后广大战场坚持抗日斗争。3月17  相似文献   

19.
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迅速在江苏盐城重建军部,下辖7个师。粟裕被任命为第~师师长,后又兼任第一师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和政委、苏中区党委书记。苏中位于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以东,北起高邮至盐城东部斗龙港,东临黄海。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人口SOO多万。新四军军部自重建之日起,就继续高举抗日大旗,成了日、伪、硕的心腹之患,眼中之钉。因此,[J伪加紧了对新四军的“扫荡”,妄图乘新军部刚组建、正在整编部队之际,围歼新四军军部及主力,占领苏中、苏北。汪精卫群丑公开宣扬要“完成院变未竟之功”,日军…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共和谈后,新四军军部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在南昌成立,开始整编南方八省先前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国民党当局为了限制新四军的发展,不仅在编制序列上卡掉师,旅两级,还在我们团队的人数上作文章。当我一、二、三支队汇集安微歙县岩寺不久,三战区便急急忙忙派出点验官,由上官云相带领窜来点验部队,企图一下子把新四军的编制卡死。还扬言,此次点验,新四军以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