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就棚改居民就业问题,到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和铁岭六市进行了调查。总的看,这六个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棚改回迁居民就业工作,采取了积极的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回迁居民实现就业,截至2006年9月末,已实现就业再就业3.4万人,占2006年前三季度回迁居民的92.7%。棚改回迁居民就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其中有些问题,应进一步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棚改回迁居民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由于季节性原因,一些棚改回迁居民拿到钥匙办完回迁手续后并未真正入住,致使统计的回迁户数、人…  相似文献   

2.
了解城中村居民文化消费情况在当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绵阳市的城中村为样本,尝试了解类似城市城中村文化消费现状、从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陆与台湾本就属于同根同脉,加强两岸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交流对促进两岸友好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参与中国大陆的改革与建设,与大陆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合作双赢的成果,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本文参考了对台湾高校学生的相关调查数据,着重分析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从多个层面分析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包括各地区的区域意愿等。通过分析给出关于大陆促进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望两岸青年加强来往、加深合作。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历史进程中,许多杰出人物对台湾的开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为了纪念这些人物,出现许多以人物的名号、尊称、官职等命名的地名.这些地名对了解台湾的历史人物及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宣传效用,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失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后成为庞大的城市贫困群体,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认为,贫富两极的城市社区居民不仅表现在生活质量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贫困社区居民因为就业能力、政策保障条件等方面的弱势而不能更好地获得提高生活质量的资源.为此,课题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观念更新、征地安置政策、就业安排、社会保障、社会帮扶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蒋经国对台湾问题的思考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经国调整"大陆政策"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又是在十分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形成的.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一举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公开介入台湾问题,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使得海峡两岸陷入分离状态,并且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了解决台湾问题的良好形势.  相似文献   

7.
1949年初,毛泽东对台湾问题就作了深入思考.确立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是他追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决心与信念的必然.此间毛泽东对和平统一,就有所考虑有所安排.朝鲜停战后,台湾问题再次凸现.在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紧密配合下,中国对沿海蒋占岛屿的有限军事行动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是巨大的.50年代中期明确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是从容应对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的结果.1958年,金门炮战后,毛泽东进一步思考了台湾问题,对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重要原则."一纲四目"成为了"一国两制"理论逻辑发展的原始点.  相似文献   

8.
居民参与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有助于解决政府管理危机,有助于确保公共政策的有效运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居民参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参与广度与深度有限、参与发展不平衡、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完善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居民参与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大力培养和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二是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的组织体系;三是在法律中明确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与参与程序。  相似文献   

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掌握了全国政权。与此同时 ,败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台湾建立了地方政权 ,继续与大陆对抗。这样 ,就人为地造成了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局面 ,台湾问题由此产生。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一直把解决台湾问题 ,完成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来完成。20世纪50年代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中共的政策经历了从“武力解决”到“和平解放”的变化过程。“武力解决台湾”政策新中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主张武力解放台湾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49年12月31日 ,中共中央发表《告前…  相似文献   

10.
鉴于闽台文化产业具有互补特质和政策基础,当前亟需通过借鉴台湾经验来实现福建文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使文化产业成为福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和现代产业新高地。为此,在举措上,应吸收台湾文创发展理念,精细开发文化资源;借鉴台湾园区运营模式,无缝对接配套服务;参考台湾文创演化路径,逐步催生产业集群;推广嵩口团队常驻模式,在地借力台湾智慧;汲取厦门专业服务做法,落地台湾优秀项目;重点围绕在闽台湾学生,鼓励投身福建文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