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弘正这一系列作品主要是基于当今消费文化和网络文化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讨。作品总体取名为《扫描枪系列——资本的红盖头》,资本是推动消费文化衍生的原动力。作品意象的架构是围绕当下购物消费中无处不见的"扫描枪"展开的,扫描枪和条形码无疑是这个消费时代物质基础的终端。而弘正提取这样一个形象(扫描枪),它好比一个"社会词语",他在画面上正置或倒置它,意义都尽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干校六记》是新时期一部有相当典范意义的作品。它展现了"文革"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作品的文字是委婉而平和的,可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景,这样在文字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的作品,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也引起了人们的瞩目。从篇幅上看,《干校六记》单行本初版仅60余页,可由于内在分量沉厚,在国家迎来"初春"的1981年问世时,还经历了颇多波折。由于其中珍贵的文学价值,更得益于背后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31)
正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秦腔》《、带灯》曾多次获得世界级别的文学奖,然而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成就斐然,他所写的故事中充满心理意象,直探人性幽微《。故事生灵》中收录了贾平凹短篇小说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天狗》《、瘪家沟》《、油月亮》,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1985至1989年,那时的文坛开始出现文化小说和"寻根文学",贾平凹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王卫 《传承》2011,(8):76-77
《清宫秘史》是一部历史性题材的电影,最早于1948年在香港上映,1950年传入到中国内地。毛泽东看了之后说这部影片是宣传"卖国主义"。"文化大革命"中,对《清宫秘史》的批判成了批判刘少奇的一颗重磅炸弹。通过论述批评《清宫秘史》的由来及过程,分析所谓的《清宫秘史》的"卖国"之处,探讨电影中历史背景的真实,试以澄清对《清宫秘史》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高文 《求索》2012,(11):98-100
《淮海词》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其月意象是心灵化的,是秦观主体审美世界的感性呈现。《淮海词》月意象,第一重以爱情词为主,化月亮为情思,月夜愁心,对月怀人,感物兴思;第二重以贬谪词为主,词中的月意象渐次凝重,所寄托的愁情也日益增强;第三重则以后期潇湘贬谪词为主,此阶段所作词中的月意象无不笼罩着一个深深的"恨"字。秦观词中的月亮,是一个浸润词人情感的载体,一个颇具人格意义的象征物,一个有意境的意象世界。月亮作为被"人化了的自然"成为构成秦观词"有我之境"的主体意象,并由此而产生了极具视觉震撼力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洁 《山西政报》2013,(Z1):68-69
时下,各类媒体的竞争尤其是纸媒的竞争,已将新闻策划作为自己最有力的武器。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副刊,同样也需要通过新闻性的策划来获得读者的认可。本文通过《山西晚报》"看周刊"策划版面突出新闻性的具体实践,阐明了"做新闻性、创意性和文化性的副刊策划,是纸媒副刊做策划的方向"这一观点。将副刊策划与新闻事件相结合,让焦点和热点新闻在副刊策划中延伸,是副刊策划的新视角,也是副刊策划深度与创新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2014年10月,我漫步在台北南京东路上。我抬头一看,电线杆上并排挂着一黑一红两张海报,那黑色海报上的照片好熟悉。一看,那不就是傅聪吗?在傅聪头像的下方,写着"拥有萧邦灵魂的当代东方传奇"。在红色海报上,则写着"傅聪80大寿演奏会"。哦,岁月飞逝,这位当年的"青年钢琴家"都已经"望八"了!傅聪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长子。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傅雷夫妇在"文革"中含冤离世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美国《华侨日报》在转载时把标题改为《傅聪之父傅雷之死》,这表明在海外华人中,傅聪的名气比他的父亲傅雷更大。  相似文献   

8.
从现象学哲学——美学的角度审视,舞蹈传情达意成功的本质,在于其所建构的身体意象融合了舞台外在的身体形象与观众内心的主观情思,使观众在其自身生活世界与舞蹈身体形象内含的艺术世界相互映射的基础上,澄明其与世界的本源归属关系,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共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舞剧《乳娘》通过对乳娘身体意象在家庭、家乡、家国三个层面上的建构,层层深入地将观众引入其生存与精神的家园,唤起观众对个人生活经验与精神追求的回忆与眷恋,从而生成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不仅是舞剧《乳娘》艺术创作成功的关键,也为同类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过客》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出独幕诗剧,描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荒诞世界,即"绝望而反抗"。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这一作品解读,可以发现作者在营造荒诞的文本质地时运用了偏离手段:语篇偏离颠覆了读者原有的认知图式;语义偏离加强了这出诗剧的形而上意味;体裁偏离突出了"走"这一哲学性质的戏剧动作。  相似文献   

10.
科马克﹒麦卡锡的作品《血色子午线》自出版以来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争议。关于《血色子午线》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五类:作品隐射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及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批评、对美国西部神话的解构、从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哲学角度分析无处不在的暴力及其美学、从神学角度分析隐含的神学因素及其他文本分析。本文将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血色子午线》。通过对"精神真空化"这一概念进行阐释和解析,本文得出结论:精神真空化是《血色子午线》中暴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9)
<正>最近,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成为近几年来罕见的老少咸宜的"国民剧"和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完成了一次反腐知识的大普及和反腐共识的再凝聚。什么是好作品?紧扣时代大势、关注社会热点、引领社会风尚,集艺术性、思想性、现实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无疑是好作品。《人民的名义》就是这样的作品。该剧选择了反腐败这一社会热点作主题,空前"大尺度"地"还原"了社会现实,使得作品因真实而动人,被赞  相似文献   

12.
马瑞海 《前沿》2007,(10):234-236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有诸多不同,尤其在语言风格、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线索的设置上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两部作品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13.
试析《红楼梦》中“花”的意象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 ,“花”作为最初的审美需求出现在诗歌中 ,到最终成为正式的“意象”这一过程中 ,其情感内涵得到不断的拓展 ,并被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吸收。《红楼梦》中 ,“花”的意象内涵主要有三点 :它是女子身世飘零的意象 ;它是尘世人生无常的意象 ;它是封建大家族败亡的意象。“花”作为意象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赵楠楠 《理论月刊》2013,(1):64-67,95
南宋真德秀的《心经》和明代程敏政的《心经附注》是宋明学术由朱子理学向阳明心学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作品,两者都站在朱子学的立场而集中发挥朱子之"心"论。但两部作品并没有被中国后世学者所重视,而是流传到朝鲜后对李退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心经》及《心经附注》的结构、内容和作者的学术倾向做细致的考察,进而得出朱子后学中对"心"问题的重视与退溪间的传承关系,同时也批判的分析《心经》和《心经附注》对退溪学问倾向影响的程度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舞剧《风筝》在继承传统意义的同时,还确定了一种新的意象语料,强化了它的隐喻性和象征性。剧中描述了抗战时期以顺德堂杨氏一门为代表的普通民众的情殇。并且这种情殇又与民族和历史紧密相联,在深层上揭示了爱情的审美理想被毁灭的悲剧性。也正因为如此,在"大国"与"小家"的两条平行线结构中,儿女情长必然的成为家国兴亡、儿女情长的一部分。这在本质上提升了《风筝》一剧的多重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的神异小说和狐鬼题材文学作品中,"怪诞"是常见的一种文学创作方式。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聊斋志异》的创作方式符合文学作品形成"怪诞"的三个必要条件:"同体共时性"、"反常化"手法以及极度夸张的表现方法。以夸张手法形成的怪诞创作方式,必然同时伴随有奇异想象的成分;二者是构建怪诞方式的一体孪生之两面。溯源追始,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怪诞创作方式,一方面源于人类寻求"反常化"的固有心理,另一方面源于原始人类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正是从远古走来并在古代文艺创作领域长存的万物有灵观和相应的意象化造型方法,导致了"怪诞"创作方式在运用和表现上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第二十三届人大新闻奖评选中,本刊记者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采写的稿件《记者视角看会风》(刊发于2013年第2期《时代主人》)荣获人大报刊作品一等奖。现将专家对该作品的点评和作者的创作谈刊发如下,供交流、借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对人大会风曾有亲身感受。平时浏览人大会议的报道多是一目十行,波澜不惊。然而今年不同,中央八项规定之后的首次省人大会议,阅读《时代主人》第2期的一篇会议报道———《记者视角看会风》,如清风徐来,眼睛一亮。《记者视角看会风》,对会风作了多角度全境式的描绘,客观、全面、真实。这篇报道不长,但容量很大。从会议后勤安排、会场布置、代表出行方式与时间、代表及主席团成员的大  相似文献   

18.
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千百年来,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爱情说、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等等。无论哪一种说法,都离不开对李杨爱情的分析。从作品的表层结构看,根据作者对李杨的爱情态度判定作品的主题思想,上述诸多说法均可找到自己的证据,这便是争论永无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在该部作品中,她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而对她来说,食物承栽着浓厚的历史与文化,是文化的化身.小说中通过"糖、牛奶和冰淇淋"等食物意象的描写,莫里森想告诉黑人民族,他们真正的内在营养是黑人文化本身,而不是白人文化.  相似文献   

20.
曹林 《乡音》2013,(12):46-46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别"忘了时间的残酷",别"忘了人生的短暂",别"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别"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否则,你将永远无以尽孝,孝心不能等待!何庆良,1977年参加"文革"后首次高考,考入山东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之后取得新闻学硕士学位及法学博士学位。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瞭望》周刊等。这是一本用真情和泪水写出的日记。本书是一个儿子为怀念母亲写下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