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法化是识解词项语法意义的过程,坚持意义就是坚持概念化.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下探讨认知语法化,应将语言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结合起来,进而概括出当今语法化研究的特点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语法隐喻是语法域之间的跨范畴化映射,通过这种映射扩大了语言系统的语义潜势。语法隐喻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语义现象,因为语言形式上的选择是有意义的选择。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语义系统来识解经验是一种主观的过程。在言语实践中,发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必然通过语篇中的各种词汇语法手段体现出来。语言中存在着许多评价性手段,并在各个层面上表现出来。Martin等人提出了以词汇为中心的“评价系统”。作为识解经验和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资源的语法隐喻,也是体现评价的一种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的语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法”是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大多数场合下,他是从“语法”一词的广义上,即从“哲学语法”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就是说,在他那里,这个概念具有形而上学的含义。不过,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不同,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和语言是不能分离的,他的形而上学是描述的形而上学。维特根斯坦还首先提出了表层语法与深层语法的区分,指出表层语法是显现于语言表面的语法,深层语法是对出现于语言实际运用中的语言形式所作的内在分析。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日常语言游戏的多样性,依据语言的表面现象错误地以为不同的词似乎具有相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辉 《工会论坛》2008,14(4):113-114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二十世纪后半期的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童语言发育、语言与社会、语域、语言教学、文体学翻译与机译等领域的研究。在目前的中学外语教学中,系统功能语法虽然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语法,但英语教师可以借鉴系统功能语法对传统语法教学进行补充,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英语语法。  相似文献   

5.
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虚词一般都由实词虚化而来,现代汉语虚词“及”的动词、介词、连词用法在上古前期就已形成,文中着重探讨“及”从现有文献记载的上古时期语义引申、语法功能转变、使用频率及语境影响等方面发生语法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语法化一词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但其实语法化的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文章选取汉字"生",分析该字语法化过程,旨在加深人们对语法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吸收了有限状态的语法、短语结构的语法的精华,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观点,是考察不同语言为什么能够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视角。转换生成语法、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理论的创立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新增加了唯谓形容词,唯谓形容词作为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正式进入高校教材。文章对前人现代汉语唯谓形容词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各家观点进行阐述和比较,从语法功能视角来看认为对于唯谓形容词的划分及其是否应该存在是值得怀疑的。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派认为语言范畴和句法结构产生于一定的认知机理。作为一种常见句式,兼语句的原型范畴和认知模式与其句法表层特征相吻合,证实了人类认知能力对语言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词块教学法的运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词汇和语法二分法遭受挫折的背景下,语言结块的属性和概念正在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大量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证实了语言是以词块为单位习得和掌握的.词块教学法对增强语感、语境意识、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有重要意义,它和语法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系统功能语法的含义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具体体现在语法到语义,词汇、语句层面到文章层面,语句中的静态研究向不同语言外部环境中一切互动的动态研究,这些转移成为语言学研究的核心知识。以上背景之下,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自身特有的社会意义和功能主义角度,以及其对研究意义理论的关注,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语言学,并且在很多社会活动、语言教学领域中获得的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不同语言学家在不同时期提出建立"普遍语法"这一现象,采用文献比较的方式进行研究,指出了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观在思维与语言、语言的创造性及不可拆分性、语言的起源、人类意识和人类语言的关系、语言的共性等方面与各时期对于普遍语法研究的联系。研究表明,洪堡特对"普遍语法"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继承与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同位语,认为同位语作为一种语法关系,也是概念化的结果。同位语的主要认知心理基础来源于人类的范畴化能力,也就是人类对事物的类别的认识能力。同时,由于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所采取的认知视角的不同,对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达,同位语即是对人们认知心理范畴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现象一直是第二语言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而成年人的二语习得特点和儿童相异,与儿童相比,语言迁移对成年人的二语学习影响更大,这一事实决定了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必须依靠对语法系统的掌握,可以说,成年人的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越强,他们对语法系统的依赖性就越大,因此,语法学习是成年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公证书语篇分析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语篇作为研究语言的基本单位,这也是该理论区别于其他语言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对汉语公证书进行语篇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公证书英译的语篇功能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使用语言传递信息进行交际时会经常转引他人的话语。传统语法将转述定义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关注其词汇句法层的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则从并列与从属、投射与被投射的角度对转述进行描写,讨论了小句间的功能语义关系。而在广义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下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则从互文性和对话性定位出发对英语中的转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小议《论语》中“得”字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的“得”出现了很多次,通过分析其用法可以看出,“得”字语法化现象在《论语》中已有所征兆,并初具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校日语语法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日语的教学目标定位在具有语言交际能力的学生培养上,而轻视或忽视了语法教学。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日语语法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对日语语法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经济学界非主流经济学派与主流经济学派的争论表达了四点看法。一是赞成对某些经济理论问题采取公开论辩的形式 ;二是认为划分非主流与主流经济学派的作法很有意义 ;三是认为应当重视非主流经济学派的某些基本观点 ;四是认为主流经济学派不应对挑战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0.
杜旸 《外交评论》2010,27(3):133-142
随着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效率与民族经济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凸显,一些经济议题开始进入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视野。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理论聚焦于安全问题的社会建构,强调安全行为主体之间的共享认知。虽然在体系和地区层次上,经济领域的安全化动力表现强劲,但国内层次的安全化动力亦不容忽视。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国内的社会精英能够运用社会力量,公开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以及安全认知,进而在与其他安全行为体的互动中,影响甚至改变国家的安全利益认知,说服国家接受安全化动议,使特定议题安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