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重典治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略论中国古代重典治吏褚宸舸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惩贪立法中,重典治吏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方法,总结其得失利弊,以古为鉴,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反腐倡廉工作不无裨益。一、重典治吏的原因官吏贪污腐败是封建官僚社会激化阶级矛盾、触发农民起义、造成政权更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虽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职业群体,但司法官吏广泛的存在却是历史事实。由于中国古代司法从属于行政的基调,司法官吏的选任并没有独自适用的制度,而是和行政官吏适用同一的选任制度,这种制度可称之为官吏选任的普通制度或程序。但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首先遵循官吏选任普通程序的前提下,对司法官吏的选任又做出了一些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3.
王亮 《工会论坛》2014,(6):127-129
唐代柳宗元论著中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思想被后人统称为"柳文化",而柳文化中的"吏为民役"思想更是其政治思想的精髓。柳宗元思想受到了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深刻影响,其"吏为民役"思想具体包括民众决定历史观、官吏为民服务观、官吏为民负责观、养民利民观等。其思想不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当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封建“吏治”漫议高晓凌战国时期的政治家韩非说过:“明主治吏不治民。”①意思是说,明智的国君只要把官吏管理好,老百姓自然也就好治理了。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领悟到了“吏治”对国家社稷的重要,因而认真规定了官吏的任用、奖惩等制度。其中有些很值得后人借...  相似文献   

5.
监察是中国古代职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古代监察机关,通过建立遍于全国的监察网络,统一行使监察权,不断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同时通过实施立法监察、行政监察、司法监察,不断扩大监察权力,实现了监察对象的全覆盖,形成了扼制官吏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中国古代监察法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中华法系的重要表征。监察法的发展和监察机关权力的演变是相向的,同时也为后者开展监察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古代监察法制可为当前的监察体制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吏治是个普遍现象 ,但吏治不仅是个法律问题 ,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甚至是文化问题。从吏治的具体运作看 ,各个王朝自然有其各具特色的吏治 ,但其又是古代普遍吏治制度文化中的一环 ,从而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贯通性。本文选取明初重典治吏为切入点及解构背景 ,对中国传统吏治力求进行一种既特殊又贯通性的法律文化解析。在传统体制语境下 ,一方面 ,专制体制文化使得道德在本质上只是君主和臣子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层面纱 ;另一方面 ,由于道德对法律领域的人为越占 ,使得法律在狭小的时空得以非良性的生长。道德的虚张声势和法律的萎缩生长 ,不仅明代如此 ,其他封建朝代也大凡如此。于是 ,在传统语境中 ,即使在明初重典治吏这种较为极端的方略下 ,由于法律和道德的双双衰微 ,吏治永远只是古代君王心中的“痛”。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古代司法官吏的职务犯罪马作武中国古代社会实行君主集权的专制政治。行政权与司法权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均无严格的区分。中央司法机关置于君权的控制之下,而地方长官集行政权与司法权于一身,司法权其实为行政权所包容,从而不具有独立的地位。因此,绝...  相似文献   

8.
赵贵臣 《理论前沿》2003,(12):33-33
一般而言,吏有两方面特性:一方面,吏的本质是人。吏永远脱离不了人的一切属性:人是以己为中心的利他主义者;人是以自然生命为条件的自为生命;人是以主观性为主导的自我创造的存在。所以,任何一吏的思想、行为都将是人的思想行为的特殊显化。吏性的一切都蕴涵于人性之中,在人性的基础上研究吏的特性,将为加强吏治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吏是拥有治人或管物的权力的特殊人,可以通过对物质资源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管理来实施对人的全面控制,全面支配。此时他就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特性了:一是他能更有条件实现他的以己为中心的利他主义价…  相似文献   

9.
较之前后其他封建诸朝而言,唐朝前期以"贞观之治"的"盛世"在中国封建历史上确立如此之高的地位,其官吏管理制度的法律化是一个重要原因,即通过公开、确定的行政法律来组织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与政治理想的官员队伍,同时再辅以一定的监督制度来保证官吏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能够依法行事、遵纪守法并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史书所谓"以法治吏"、"吏治清明"即谓如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四千年的国家发展史,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古代行政管理思想。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重视君权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自夏代建立国家以来,就产生了君主政体,至秦统一六国,又确立了封建专制君主政体,并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延续了两千年。在君主或专制君主政体下,国家政权组织以君主为中心,君主是国家的象征与行政首脑。因此,历代思想家都非常重视君主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先秦时期的韩非认为,国家产生于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整治贪官的呼声也日渐高涨。新一代领导集体加大了整治贪污腐败的力度,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契机。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吏治,其中不乏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明朝初年,朱元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重典治吏的政策,制定一系列严刑峻法来整饬朝纲,对肃清明初的官吏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分析明朝重典治吏的原因、内容和影响来反思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吸取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回避制度早期主要是针对职务回避而设 ,目的为防止官吏任人为亲、徇私舞弊 ,以维护和巩固封建集权统治。因此 ,它最初是以行政意义上的人事制度出现的 ,内容主要包括任职回避和地区回避两种。随着统治手段不断完善 ,统治阶级逐渐重视“小大之狱”1,诉讼回避制度便具有了产生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从本质上讲 ,诉讼回避制度不同于前述行政回避 ,是一种特定的公务回避 ,有特定的规范对象、条件和内容。一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 ,虽然也建立了国家 ,但这种国家实质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统治 ,作为贵族家庭继承法的宗法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古今廉政法律制度的比较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虽未建立健全现代意义上的一套完善的廉政法律制度 ,但其建立的十分完善的官僚制度中将治吏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并积累了丰富的吏治经验 ,主要表现在官吏的选举任用、考核管理、监察监督、惩贪肃贿等法律规范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之中。当代中国廉政法制建设的任务十分急迫且繁重 ,其中“依法治官”应当说是重中之重。文中围绕官员选任、考核、监察、惩贪四个方面的廉政法制建设进行了古今的比较研究 ,对借鉴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精华为今日所用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必须先要有一支高效廉洁的干部队伍.古人"治国先治吏"这一深邃的道理和进步因素同样适用于今天,同样可以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一、从严治"吏"势在必行."治国先治吏",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抓住了"吏治",就抓住了理政治国的纲.二、"治吏"必须从要害问题入手o"治吏"的核心问题是治权;"治吏"的首要问题是治思想.三、"治吏"必须要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从严"治吏",思想是前提;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明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统一中央集权王朝,对我们研究中国封建法制进程,具有重大意义。"重典治吏"起于明太祖朱元璋,至英宗朝以后,逐渐蜕化,转化为政治斗争工具。对于明朝"重典治吏"政策的实施原因,得失成败,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张焕然 《工会论坛》2015,(2):115-117
我国古代刑讯逼供长期存在。在司法制度尚不健全、法律规定尚不完善、个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司法官吏审判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本着快速结案的原则,通过刑讯逼取犯人口供,往往成为官吏审判方式。犯人往往是受尽折磨,屈打成招。从刑讯制度的特点以及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刑讯制度的长期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刑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司法的公正性和对于当事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中,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核心。而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经过秦汉两朝的发展,至唐宋明清时,已经走向了完备化,形成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考核标准和对各类不同职务官吏提出不同需求、分类考核以及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方法,对奖勤罚懒、扬善排恶、激励官吏勤政廉洁,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对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和今天的选人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务员制度新发展在《公务员法》中的几点体现,即依法治吏,从严治吏;严格条件,把入口关;加强保障,倡勤倡廉;创新制度,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这是在改革国家官吏制度问题上,孙中山所持的基本思想观点。围绕着这种思想观点,孙中山对改革国家官吏制度的问题,进行了种种论述,提出了许多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阶段社会以来,任何一个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段,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是希望使用最能反映本阶段意志和利益的人才,充当自己的代表,去管理国家机器和行使国家职能。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也最能体现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特色。这一制度随着朝代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探讨这一制度的特征有助于我们综合分析现今官吏选拔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科学、合理、高效的政府官员选拔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