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2日,台湾当局通过“积极管理”两岸经贸往来的新举措,增设对企业大陆投资的所谓“政策面审查”。这些政策违背了经济规律和岛内主流民意,不仅难以发挥实效,还将加剧民进党内部的权力之争和路线之争。配套机制涉及面广台湾当局通过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配套机制与措施重  相似文献   

2.
3.
李登辉终于撕去所有伪装,抛出了海峡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怪论,彻底暴露了他分裂国家,大搞“台独”的本来面目。他公然站在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站在历史发展潮流的对立面,站在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伤害中华民族的感情,理所当然地受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强烈反  相似文献   

4.
“树欲静而风不息”,李登辉继发表有强烈分裂中国意识之“七块论”后,最近又语不惊人誓不休地炮制谬论,将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赤裸裸地向世人宣示“台独”。李登辉之“两国论”选在台湾即将在明年初选举“总统”以及中国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即将访台前夕发表,实有其不可告人之险恶用心:一、李登辉选择在德国人面前演讲,分明是以东德和西德为鉴。东德、西德以前也是独立国家,分而治之,李登辉借此说明今天海峡两岸也可如东德、西德般共存,以独立实体相待。但是,今天的东、西德在战后不是也统一了吗?历史规律是不能以任何…  相似文献   

5.
正当中国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决定秋天访台之际,李登辉突然于七月九日发表谬论,公然声称海峡两岸是"国与国的关系",从而暴露了他分裂祖国的真实面目。李登辉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抛出"两国论"呢?去年十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访问大陆,同汪道涵会长举行二次会谈,达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对话等内容的四项共识,两岸关系有了新的突破,两岸人民衷心欢迎,台湾民众更是热切期望汪道涵早日访台。然而,一个长期支持、纵容"台独"势力的台湾当局领导人,一个刚上台时声言"一个中国"政策,尔后又鼓吹"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国际政治掮客,怎么能够容忍两岸关系健康地向前发展呢?李登辉执政十一年中,每当两岸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他都要从中作梗,兴风作浪。这次也不例外。今年四月以来,国际上发生的两个事件,为李登辉提供了机遇: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的军事侵略,野蛮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人员重大  相似文献   

6.
9月15日,第54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拒绝了“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这是台湾当局企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又一次失败,也是台湾当局自1993年发动“重返联合国”连续第7年遭到惨败。今年台湾当局企图藉“台湾问题提案”,向国际社会宣扬李登辉的“两国论”,增加联署国的支持。结果“末蒙其利,先受其害”,“两国论”在国际上不但没有市场,反遭到沉重打击。引人注目的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反对讨论“台湾加入联合国”的提案,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几个大国,7年来首次不寻常地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向台湾传递出…  相似文献   

7.
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两国论”在岛内激起轩然大波。造成人心惶惶,股市急跌。  相似文献   

8.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公然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的这一"两国论",是彻头彻尾的背叛祖国、背叛中华民族的"叛国论"。我们说李登辉的"两国论"就是"叛国论",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背叛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13世纪中叶,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1885年,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省。1895年4月清政府因甲午战争失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秉承李登辉的旨意,台湾当局有关方面某些负责人立即帮腔附和,声称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明确为”两个国家”,两岸会谈也就是“国与国会谈”等等。这一对两岸关系及台湾定位问题上的新的言论和立场,再一次暴露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一贯蓄意分裂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政治本质。李登辉赤裸裸的分裂言论,激起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极大愤慨和同声谴责。李登辉鼓…  相似文献   

10.
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广播公司专访时声称,“1991年修宪以来,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台湾有关负责人随之跟进附和,甚至表示“今后将不冉使用一个中国的说法”及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的会谈”。这种公然否定“一个中国”原则、分裂中国的言论,引起包括台湾民众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与反对。李登辉的“两国论”若不能得到修正,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两岸关系将陷入长期的动荡与危机之中。一次蓄谋已久的分裂行动对于李登辉的“两国论”既感意外,又不觉奇怪。。意外的是…  相似文献   

11.
“废省”是“台独”分子的一贯主张,但最近一个时期,台当局及国民党高层却别有用心地抛出“废省”论调,并明目张胆地与民进党相互勾结,精心合演“废省”丑剧,致使岛内“废省”浊浪甚嚣尘上。这是国、民两党图谋通过“废省”来谋取“中华民国在台湾”法制化,进而实现“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阴谋的重要表现与具体步骤。国民党煽风点火,民进党推波助澜去年10月8日,当台“内政部”高层官员表示要将台现行叠床架屋的4级行政层级精简为2级后,“废省”议题就在台当局的煽动下迅速发酵。李登辉对“内政部规划小组”的行…  相似文献   

12.
刘红 《台声》2008,(3):12-14
2月1日,陈水扁当局不顾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公然决定于3月22日举办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陈水扁当局折腾半年多的“入联公投”就要开场了。对此,中台办和国台办声明严正指出,陈水扁当局一意孤行,铤而走险,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3.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近50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领导集体在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14.
李登辉的“两国论”抛出后,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许多国家的政府发表声明,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7月1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申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强调“一个中国”的政策符合美国利益。7月18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克林顿总统通了电话,再次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  相似文献   

15.
李登辉抛出分裂祖国的“两国论”,不仅使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受到严重损害,而且对台湾经济和两岸经济合作造成程度不同的损害。虽然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紧急因应措施,但在“两国论”的阴霆笼罩下,台湾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不容乐观。股市惨跌汇市动荡李登辉“两国论”出笼后,台湾金融市场很快受到影响,股市大跌,汇市波动,投资者信心受损。今年以来,随着台湾经济逐渐走出谷底和外资的大量进入,台湾股市曾一路上扬,7月9日股价指数达至U8550.27点,比年初最低的5422.7点上升3O00多点。但受李登辉分裂言论的影响,股市应声惨跌,7月16…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最后一天,台湾领导人发表元旦祝词,在两岸关系上提出“政治统合新架构”之说,引起极大争议。“统合论”是什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陆委会”负责人,于1月19日出面解释说:“统合的观念,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方向,也可能是一个过程或一个目标。至于统合、独立、维持现状三个选项之间,也没有必然相互排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董拔萃 《统一论坛》2008,(6):15-16,63-66
3月18日,台湾岛内的一场选举,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政权被民众唾弃。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国共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展,海协、海基两会恢复商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已经形成。但是,“两国论”、“一边一国”论、“一中一台”等分裂言行在岛内外却未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8.
台湾“3·20公投”——陈水扁当局为分裂国家、挑衅两岸关系、攫取权力而精心设计的一场政治骗局,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权人数的一半,以失败收场。当岛内民众用拒绝参加的方式,对这一既缺乏合法性又毫无正当性的公投说“不”时,陈水扁的骗术就现出了拙劣的原形。 为了推动这次公投,陈水扁可谓不遗余力。甚至在遭到包括岛内外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19.
应认真对待“两国论”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辜振甫来祖国大陆访问,并达成"四项共识"后,汪道涵又准备今年秋季访台,两岸关系本已出现新的缓和气氛,岂料今年7月9日李登辉忽然抛出"两国论",于是海峡上空风云骤变,形势再呈险恶之势。"两国论"就是"台独论",是对祖国大陆和平统一方针的严重挑衅,性质是极其严重的。关于"两国论"的出笼背景、危害性、后果及影响等,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这里我仅想从祖国大陆的角度,就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怎么办,谈一点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一)继续坚决贯彻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绝不可因李登辉的挑衅行为而对此有任何动摇。李登辉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出于对"一国两制"的恐惧,出于对他的"戒急用忍"政策面临破产危险的恐惧,出于对汪道涵访台可能造成的冲击的恐惧,也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9日,台湾当局的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声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也随之附和: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等等。语出惊人,海内外舆论哗然,反对声、谴责声不绝于耳。平静的台湾海峡掀起层层巨浪,缓和的两岸关系笼罩着浓重阴霾,台湾岛内经济、人心动荡。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决非偶然。李登辉上台十多年,不断更改对两岸的定位,由开始的"一个中国"走向建立"两个国家"。1988年,他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白:"中国只有一个,应当统一,也必将统一";"中华民国的国策,就是一个中国的政策,而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从1990年5月起,他开始脱离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是现实"。1991年2月制订的"国统纲领",则开始以"一个中国、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为两岸关系定位。1993年以后,他逐渐撕去伪装,从一个中国立场上倒退,鼓吹"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互不隶属的主权国家,台北是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