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三三制"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对抗战胜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理论学刊》2006,3(11):25-26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也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抗日民主政权.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政权即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竞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三三制”政权即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刘锦理 《世纪桥》2009,(1):21-22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形式,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通过了解“三三制”政权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可总结“三三制”政权为多党合作提供的成功经验,如何借鉴这些经验来继续完善今天的多党合作制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将陕甘宁苏维埃政权改为抗日民主政权,并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走在了国民党的前面,赢得了不同阶层的赞同与支持。为了把中共政权真正改革为"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在政权的人员组成上,毛泽东提出了"三三制"的原则。为解决非党人士"有职无权"的问题,一方面,中共在进行"党政分开"的改革后,在政府机关中设立党组加强党对政府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作为"三三制"政权的一种补充。一些地方精英通过选举、聘请的方法,进入边区各级政府和参议会中,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能够为中共政权服务,也为中共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地制度创新,是中共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创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集聚起来,进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先后领导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三三制政权,构想了民主的联合政府,延安窑洞对表达建立民主政治的宣言;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继续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在全面恢复中不断发展,在实现人民民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明 《唯实》2009,(6):10-13
党内票决民主,是实现党内权力结构正当化的制度安排;党内协商民主,是共同利益基础上党员主体间的政治沟通。只有实现党内票决民主和党内协商民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才能拓展党员主体利益表达的渠道,推进政治参与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9.
论协商民主的协商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作为复兴于20世纪后期的民主范式,自有其巨大潜能和独特价值.然而,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转尚存有协商主体的理性和能力之有限性、协商未必带来更好的结果、协商条件的不平等性以及协商民主推行范围的局限性等多维协商困境.对困境的排解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协商民主究为现实还是乌托邦.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并成功领导了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抗日民主政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三三制政权的成功实践为党执政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中关于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对今天党领导政权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作为强调过程性民主的重要民主形式,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西方学者从20世纪末开始对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不断扩展,从不同的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阐述.在中国,由于协商民主在中国目前政治架构下不涉及根本的政治体制,对提高中国国内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反而起到促进作用,因而成为中国学者讨论的重要理论话题:建构公共协商机制,协调多方的价值偏好,使社会的多元利益群体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辩论和协商的过程,达致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民主恳谈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但民主恳谈与协商民主相比,在理论目标上尚有较大的差距.但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民主协商形式,民主恳谈的设计和完善无疑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1,(4):36-36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3.
负责任的协商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基于对主体责任的多重阐释,构建“责任形塑—惯习积累—尽责行动”的分析框架,能更好解释负责任协商主体的责任逻辑。首先,要明确多元主体间的关系结构和利益边界,清晰的自我认知有利于激活协商意识,聚合责任认同。其次,能力的提升、政府的回应以及持续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育主体的责任惯习,增强协商主体的协商意愿,强化内在的理性制约。最后,协商过程中主体的前瞻性和自反性有助于协商共识的达成,促进协商主体的尽责行动,提升协商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4.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益元素,批判与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协商民主的主渠道和最高形式。当前,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人民民主,要求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更好地发挥汇智聚力、协调团结、政治整合、民意通道等功能。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协商民主发展方向,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拓展协商民主领域,提高协商民主水平,优化协商民主氛围。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民主形式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的发展方向,强调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协商民主有着天然的联系,拥有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应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增强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包容性,提高协商主体的协商能力,吸收借鉴人类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更好协调关系、凝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源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连胜  李建 《理论学刊》2013,(3):4-8,1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着自己的理论源头,与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存在本质区别。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源头,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驳斥贬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各种言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们一直在践行的民主形式。安徽省宣城市在推进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协商民主有被泛化误解的危险,对协商民主重视不够,基层协商、直接协商较薄弱等问题。实践中,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协商民主进行制度创新与设计,规范协商民主的协商精神与操作流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协商民主氛围;大力开展基层协商、直接协商,培养人民协商民主的政治文明习惯,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协商民主研究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深化":从学理性研究深化为实践形态研究,从概念性研究深化为运行过程研究和从理想性研究深化为现实困境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王琨 《世纪桥》2020,(6):41-43+96
"三三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以往苏维埃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创设的一种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团结了根据地内各阶级、阶层的人民,调节了各抗日阶级之间的利益,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中国协商式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态。"三三制"作为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成功实践,其提出和践行过程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仍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协商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协商民主实践中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对我国协商民主实践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在协商主体方面,中国特色协商文化通过明确人民的协商主体地位、培育协商主体的协商精神、规范协商主体的协商行为,有助于提升协商主体的价值共识;在协商治理方面,中国特色协商文化通过为协商治理注入更多价值理性、推动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有助于增强协商治理的效能;在顶层设计方面,中国特色协商文化通过创新协商民主认知理念、坚定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方向、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有助于优化协商民主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