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刑法学研究的新开拓———评赵秉志主编的《刑法争议问题研究》马克昌1996年10月,赵秉志教授任主编、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博士点和武汉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博士点部分知名的年轻刑法学者共同合作的大型刑法学研究专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  相似文献   

2.
刑法学研究的宏观透视与深层反思——简评《刑法争议问题研究》新良光权刑法学是我国法学中理论较为发达的一个部门法学。晚近十余年间,已问世的刑法学著作当以百数计;学术论文当已逾万篇。在这繁荣的背后,刑法学研究也存在着低水平重复之虞。由赵秉志教授主编、十余位...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的刑法学研究成果不菲。据不完全统计 ,该年度刑法学界发表论文上千篇 ,出版著作百余部 ,其中许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要实践意义。我们在此所要述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刑法学总论研究 ;二、刑法学分论研究 ;三、外国刑法、国际刑法及区际刑法研究。一、关于刑法学总论研究1 刑法学绪论问题刑法学主要以“犯罪与刑罚”为研究对象 ,这是刑法学界的共识。但长期以来学者们主要是以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阐述 ,而对该研究对象本身的差别则较少论及。基于此 ,有论者对刑法学研究对象“犯罪与刑罚”所蕴涵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我国刑法立法改革不断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深入的一年,也是我国刑法理论发展的重要一年.刑法学界立足于刑法立法和司法改革发展,针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主要集中在死刑罪名的削减、自由刑的改革、老年人犯罪从宽与免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民生问题的刑法保护.在2010年刑法学学术年会上,刑...  相似文献   

5.
《刑法改革问题研究》一书,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赵秉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刑法改革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主要由赵秉志教授撰著,鲍选献博士、赫兴旺博士、颜茂昆博士和博士生肖中华等参加了部分内容的撰著。全书共60余万字,由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本书包括上下两编、计四十六个专题。上编为“总论问题”,共二十七个专题,从宏观问题和刑法总则问题的角度,论述与研究了我国刑法理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发展完善与改革问题。在刑法理论方面,主要论述了我国刑法学应如何发展和刑法观念的更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何秉松教授主编的《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一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出版),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上对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阐明了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归责方式与原则,并对我国刑法上规定的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解释,从基本观点到具体论述均有所突破和创新,是刑法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一部理论著作。本书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人格化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7.
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在刑罚体系中由来已久,自从1764年意大利古典刑法学派集大成者贝卡里亚在其著述《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死刑应当被废止以来,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一直处于学者和普通民众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和讨论,按照日本学者西原春夫的观点,死刑的存废已经成为一个枯竭的问题,所剩的只是关于存续或者废除的法律概念而已。一、中国死刑存废问题的历史沿革(一)古代的死刑与肉刑在我国古代,历来就有"杀人者死"的法律文化传统,因而对最严重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刑法学以犯罪和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而犯罪是刑事责任的前提,是刑法学研究的重点。没有完整的犯罪理论,也就没有科学的刑法学。然而,多年来,我国虽然出版了许多刑法学教材和多部有关犯罪论具体问题的专著,但从总体上对犯罪进行系统、专门研究的著作,尚属少见。由马克昌教授主编的《犯罪通论》,弥补了我国刑法研究中的这一缺陷。本书是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科研项目,也是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于1991年8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66万字,除绪论外,共分三编。绪论部分对犯罪的概念和本质、犯罪的分类及犯罪论的体系等问题作了阐述,勾勒了犯罪论的概貌;第一编“犯罪构成”,系统论述了犯罪构成的基本原理和犯罪构成的诸要件;第二编“犯罪形态”,对故意犯罪阶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犯罪的原理在刑法基本理论中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开拓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刑法学科盼整体研究水平,也是正确、深入地开拓研究刑事责任、刑罚总论以及罪刑各论等领域的必备基础与重要条件。现行刑法典颁行十多年来,随着一批刑法学专题著作先后问世,使我国关于犯罪理论问题的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但是,这些论著都还局限于犯罪领域的某一个专题或某一方面的问题,对犯罪论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尚付阙如,刑法学界引为缺憾。现在,由马克昌教授主编的《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  相似文献   

10.
“机关”不宜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下旬,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在长春召开。年会围绕单位犯罪基本理论、死刑的司法限制和《刑法修正案(六)》的理论与实务等三大问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学者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结合域外的刑法理论与经验,就我国刑法的修改与完善发表了许多有益的看法。年会共收到论文230余篇,本刊选择年会论文中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集中摘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组织编写,赵秉志(博士、副教授)、张智辉,(硕士、编辑)、王勇(博士)和赵国强(博士生、讲师)具体执编,高铭暄教授、马克昌教授、杨敦先副教授审稿,国内十余名著名刑法学专家担任顾问的《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1981届—1988届)》(以下简称《荟  相似文献   

12.
近日,看到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赵秉志教授主编的《中国刑法实用》一书,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认为,这是近年来我国为数众多的法学研究成果中难得的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精品之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览全书,感觉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结构体系新颖。与通常的刑法学论著不同,本书没有专门论及刑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或者根据研究需要设计篇章结构,而是以现行刑法条文顺序为基本线索,在具体法条之下分  相似文献   

13.
黄京平  左袖阳 《法学家》2006,1(1):57-63
一、2005年刑法学研究概况 (一)2005年以来,刑法学理论创新势头不减,著述丰富.主要个人学术专著有:<受贿罪研究新动向>、<管制刑研究>、<规范刑法原理>、<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身份犯研究>、<行政刑法学>等等.主要编著有:<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理论与立法>、<中国区际刑法问题专论>、<中国刑法罪刑适用>、<刑事法问题研究>、<刑法总论研究>、<有组织犯罪研究>、<刑事法问题思索与研究>、<刑事一体化与刑事政策>、<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理论与立法>、<犯罪形态研究精要>等等;新译外国刑法著作:<死刑的全球考察>、<德国刑法学总论第1卷犯罪原理的基础构造>等;新译外国法典:<丹麦刑法典与丹麦刑事执行法>、<挪威一般公民刑法典>、<瑞典刑法典>等等.此外,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啻千篇.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中青年学者赵秉志教授主编的大型刑法基本理论研究著作《当代刑法理论探索》于2 0 0 3年初由法律出版社刊行面世。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法理论的新发展”的研究成果 ,系集众多青年学者之力 ,积经年辛勤探索之功而成。全书分为四卷 ,共计五十九章 ,凡30 0万言。依次为 :第一卷 ,《刑法基础理论探索》 ,共十三章 ,计 82万余字。第二卷 ,《犯罪总论问题探索》 ,共十八章 (第十四至第三十一章 ) ,计 91万余字。第三卷 ,《刑罚总论问题探索》 ,共十三章 (第三十二至第四十四章 ) ,计 83万余字。第四卷 ,《国际区际刑法问题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死刑,也称生命刑,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是最为严厉的一种刑罚,因而也称为极刑。从我国刑事立法来看,我国是存置死刑的国家,不但在刑事立法上有死刑的规定,而且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也适用死刑。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刑法典,到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刑法的全面修订,我国刑法中有关死刑方面的立法变化是比较大的。同时从刑法理论研究到刑事司法实践,有关死刑的功能与缺陷、死刑的存置与废止、死刑的增加与减少等方面的不同观点之争论仍然处于继续状态之中。因而对我国刑法中死刑立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设置我国刑法中的死刑,使死刑这种刑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在同某些极为严重的犯罪作斗争中既能充分发挥其威摄、预防犯罪的功能,又能最大限度避免死刑的缺陷,这便是本文的出发点和所期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青年法学家赵秉志博士主编的《妨害司法活动罪研究》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60余万言著述的出版,将对我国刑法的修改和完善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对树立司法权威、改善执法环境、保障执法者的安全和权益,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认真地研读本书内容,我认为其特点有“三新”: 一是选题新。在刑事立法中,各种犯罪错综复杂;在司法实践中,各类犯罪形形色色;在刑法理论上,有关研究犯罪的著述如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但是,对于妨害司法活动这类  相似文献   

17.
《犯罪主体论》一书,系赵秉志同志由其同名的博士论文修订而成。刑法是国家的基本部门法之一,地位颇为显要。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等构成刑法的基本内容。而犯罪由犯罪主体实施,刑事责任由犯罪主体承担,刑罚对犯罪主体适用,因此,刑法这几项基本内容都离不开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求关于犯罪主体的研究理应成为刑法学中一个既系统又深入的专题领域。但是由于犯罪主体的专题研究不仅需要运  相似文献   

18.
赵秉志等在《法学研究》1996年第5期撰写长文,对我国刑法修改若干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特摘录如下:一、刑法对我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适用范围现行刑法典对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刑法适用,采取了有选择地适用中国刑法的立场,是符合立法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刑法典颁行17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人员往来日益增多.在国外犯罪的中国公民也越来越多,因此,原有的刑法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作者提出:第一,应当扩大中国刑法对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适用范围。第二,现行刑法典关于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刑法…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法学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京平 《法学家》2007,(1):45-50
2006年度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务问题方面取得了进展,尤其就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罚改革、刑事和解等问题形成了研究热点.据粗略统计,2006年度出版刑法学著作包括个人学术专著、编著与译著不啻百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刑法学术论文2000余篇.①本年度刑法学学术交流频繁,举办了十余次富有成果的学术研讨会.②整体上看,2006年刑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0.
税收犯罪死刑废止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废止税收犯罪死刑,既符合国外刑法对税收犯罪不适用死刑的通行做法,又会使我国刑法中失衡的税收犯罪罪刑关系走向均衡;它既不会破坏整个刑法分则罪刑关系的总体协调,也不会在民众中引起不良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