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与《著作权法》中的“发行”含义是不相同的,《著作权法》“发行”中的销售行为不限于首次销售,而侵犯著作权罪的销售式“发行”仅指侵权品的首次销售。以此为出发点,《刑法》第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销售”是侵权复制品的二次销售或多次销售行为。侵犯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有各自互不交叉且前后衔接的调整范围,由此可知《刑法》第218条是第217条的下游犯罪。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法与刑法有关"发行"的规定归属于两个问题(发行权与发行)、演绎为两种视角(权利解释与行为解释),这决定了刑法对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进行独立评价具有正当性基础。侵犯著作权罪发行行为的实质内涵是将制作完成的侵权复制品发出。侵犯著作权的产品被非法复制后的首次销售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首次销售后,针对该批侵权复制品的批发、零售行为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中的"销售"。  相似文献   

3.
销售行为不包括出租行为和以复制品作为抵押的行为,但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促销搭赠行为、以复制品易物和抵偿债务行为。侵权复制品不包括以临摹方式制作并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复制、发行行为仅指既复制又发行的行为。侵权复制品不同于非法经营罪中的非法出版物,因此两罪不存在竞合关系,销售盗版录音录像制品和盗版图书的,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论处。  相似文献   

4.
实务界和学术界对无经营许可销售侵权音像复制品行为的刑法适用都有不同的认识,主要争议在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之间是否存在竞合关系。以及属于何种竞合形态。从司法解释来看,侵权音像复制品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犯罪对象,并为非法经营罪所排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的保护客体为排斥关系。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法经营罪不具有竞合关系。该行为只能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著作权犯罪司法解释条文适用中存在若干疑难问题,应当结合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政策具体分析:"发行"专业化阐释在罪刑法定原则限度内解决了销售侵权复制品事实虚置的刑法漏洞,应予坚持;非法经营罪规制无证盗版行为有其刑法理据,被弃用是出于刑事政策考虑,特定情况下可继续适用;侵犯著作权罪不应适用犯罪未遂。  相似文献   

6.
司法实务中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大多被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致使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客观上处于被"虚置"的状态.应当通过将侵犯著作权罪罪状表述中的"复制发行"修改为"复制且发行",或者将侵犯著作权罪中的"批发、零售"界定为侵犯著作权人"发行权"的"批发、零售"行为,以解决"复制发行"概念不清及司法解释规定"越位"的问题.通过明确"违法所得数额"的计算标准,或者在界定"其他严重情节"时参照引入"复制品数量"等数量标准,以解决入罪标准的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中的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行为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缠混难分,问题的源头在于司法解释出于扩大犯罪圈的考量,将"复制发行"理解为"复制并发行"。对两罪不加区隔,仅通过想象竞合或法条竞合理论解释的进路要么违反罪刑法定,要么违反罪刑均衡,不具有妥当性。将"发行"脱离知识产权法律文本另做解释的方案违反了法秩序统一原则,引发诸多问题。应当根据加功行为的不同故意等级区分"通谋型"加功与"明知型"加功,二者均成立帮助犯,但"通谋型"的加功处罚更重,以此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相似文献   

8.
著作权侵权与犯罪,是著作权保护中常见的术语。著作权侵权是民法评价的结果,著作权犯罪是刑法评价的结果。在实践中,侵犯著作权有许多新的方式,诸如以第一版的内容冒充第二版出版,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权,出版社未经作者许可,许可他人印制,故意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作者的人格权,侵权图书数量问题难以统计,使用旧书号,等等。侵犯著作权罪是在侵权的基础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著作权犯罪就是在著作权侵权基础上进行的刑法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著作权侵权向著作权犯罪的转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种转化的顺利与否对于著作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著作权侵权和著作权犯罪的界限,对于是否发生著作权侵权向著作权犯罪转化具有直接的提示性作用。著作权犯罪在实践中容易和非法经营犯罪相混淆。民事程序、行政程序中应明确发现著作权犯罪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犯罪,是高科技犯罪中一类新的独特的犯罪形态。立法者鉴于计算机犯罪在我国已经日趋严重、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下称刑法)中明确规定了五种不同形式的计算机犯罪。即:第217条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罪;第218条规定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  相似文献   

11.
传销违法犯罪组织形为营销企业,实为诈财机构,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干扰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素有"经济邪教"之称。近年来,各地相继在打击传规犯罪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传销活动屡禁不止,有些地区甚至十分严重。必须深入剖析传销的边界、法律规制,侦查、协作困境等问题,探讨推进执法协作机制、加强直销监管、健全法律法规等完善之道,进一步提升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成效。  相似文献   

12.
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 ,反映出国际反恐怖斗争存在着诸多问题 ,既有对恐怖主义范围界定不明确 ,在打击恐怖活动中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也有某些国家运用恐怖手段打击恐怖主义 ,以及以反恐怖为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国际反恐怖斗争步入误区。若要走出国际反恐怖主义的误区 ,必须回顾历史 ,吸取教训 ,改变国际反恐怖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假冒伪劣产品犯罪中,检察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衔接非常重要。检察权介入行政执法权的法律定位模糊,两者衔接的机制不完备,检察权内部配置不协调等问题导致在共同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检察权中的侦查监督权能够延伸达到与行政执法权相衔接,在明确侦查监督权的法律定位后,完善外部衔接机制,协调内部权力配置,从而使共同打击犯罪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浅析货币的防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制贩假币犯罪呈现增长态势,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由于造假者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得货币检验的难度增大.货币的防伪技术主要反映在制版、雕刻、印刷等技术和印刷材料如纸张、油墨上.掌握相关货币的防伪技术,能使文检工作者更有效、更全面地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  相似文献   

1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一般和特定的伪劣产品,但不包括铜矿和建筑工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和特定伪劣商品结果犯中的单纯生产行为不能独立成罪,多环节的销售行为均构成犯罪,但购买行为应当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伪劣医用器材明知而购买并有偿地使用于他人,造成严重危害的,以销售不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处罚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是指专门从事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行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有经济属性。上世纪未江苏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建设文化大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拥有发达的文化产业。江苏文化产业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贩卖毒品罪是一种常见的犯罪,但是对于"贩卖"二字的理解则各有各的不同。综合归纳,人们的观点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个角度是从是否要有牟利为目的进行分析,一个角度指是否既要买进又要卖出的才叫贩卖。贩卖毒品一词的"贩卖"在目的性方面必须是有牟利目的,在行为方式方面可以是"买"、"卖"或者"买进后卖出"。  相似文献   

18.
监听作为技术侦查手段之一为弥补传统侦查手段不足,有效打击犯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监听本身固有的隐密性、强制性,加之我国有关监听的专门法律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使得这一有力武器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又极易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侵犯。因此,应当借鉴国外立法及经验,对监听进行立法,使之有效运转,以此达到保障公民权利和打击犯罪两种价值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八大和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执政党建设是党的八大的一个重要议题。党的八大在探索和发展党内民主方面作出了八项重大决策:明确宣示发展执政党的党内民主;科学界定民主集中制的合理内涵;实行一切党内事务公开的做法;旗帜鲜明地反对个人崇拜;建立党代会的常任制;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督;探索党的领导职务任期制;保护和扩大党员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20.
销售金额作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构成要件,对于其内涵应该做扩大解释,而且应该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既遂、未遂在销售金额上的标准一致化,在立法上应进行一定的修改,这样才能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做出更科学、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