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关系人作案的命案在犯罪现场的特殊性、调查走访信息的矛盾性、案后表现与侦查询问中的反常性以及现场证据的印证性等,都有别于一般的杀人案件。虽然这些特点并非使得关系人作案与其他一般杀人案件泾渭分明,或具有永久性法则般的稳固性,却也为侦查人员在命案侦查中把关系人作案作为一种优先考虑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的失误及破案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列杀人案件是我国命案侦查中的难点。我国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存在串并案意识不强、对系列杀人案件的研究不到位、应用侦查措施不当、现场勘查不够细致、现场物证保管不善、物证比对不及时和侦查基础工作薄弱等不足。系列杀人案件破案因子显示,系列杀人案件侦查中确实存在运气的因素.但警方主动积极的侦查仍然是破获系列杀人案的重要推进因素。  相似文献   

3.
案件的构成要素决定侦查方法,对雇佣杀人案件与一般杀人案件构成要素异同点进行分析,是为以下两个问题的解决作理论铺垫:侦查前期如何立足于二者共同的构成要素特点,通过运用一般杀人案件的侦查方法准确确定案件的"雇佣"性质;如何在定性之后,用雇佣杀人案件特有的侦查方法来推动侦查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4.
系列谋财杀人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很具有代表性。作案人通过掩盖身份、精心踩点、制造假象、处理现场、清除内患、巧处赃物等手段进行反侦查,从而使反侦查行为具有很强的预谋性、隐蔽性、职业性等特点。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反侦查行为理论的研究,注重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的结合,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应对反侦查行为,各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增强串并案意识,同时提高审讯水平,善于挖掘隐案,以突破全案。  相似文献   

5.
确定侦查方向的事由包括基础事由和具体事由。通过犯罪活动的基本规律能够确定犯罪的种类,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犯罪心理活动能够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作案目的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特征,推断案件性质,总结案件特征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了解调查访问对象,评断调查访问获得的材料确定侦查方向。通过作案手段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点、身体状况、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特征从而确定侦查方向。通过确定犯罪动机以及对犯罪动机进行甄别可以确定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6.
抢劫银行储户案件危害性极大,此类犯罪嫌疑人往往经过精心预谋,且作案手段异常残忍、不计后果。对此类案件侦破应充分分析其作案特点及手段,紧紧围绕现场及周围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围绕现场作案信息、实施串并案侦查:通过犯罪嫌疑人及作案手段锁定相关因素;围绕公安基础信息采集,进一步锁定犯罪嫌疑人;依托积极警务,建立和完善辐射社会面的联动预警机制,实施精密抓捕,从而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嚣张气焰。  相似文献   

7.
雇佣杀人案件是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共同杀人犯罪案件。雇佣杀人案件的特点突出,犯罪主体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犯罪预谋具有完整性与针对性,犯罪手段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犯罪现场具有原始性与变动性。在侦破雇佣杀人案件过程中,必须立足犯罪现场,正确理顺因果关系,遴选侦破模式,采取综合措施。对雇佣杀人案件进行预审,应当重视侦查讯问,针对犯罪构成特点和犯罪证据特点,认真审查证据,正确认定犯罪,分清罪责。  相似文献   

8.
绑架勒索犯罪具有犯罪主体相似性、犯罪行为群体性、被绑架对象确定性、发案地点和部位稳定性、犯罪目的单一性、犯罪过程预谋性及作案手段隐蔽性等特点。在前期处置中应坚持人质安全第一、指挥决策高效的原则。要求人质家属积极配合侦查工作;及时开展全面调查,尽快搜集犯罪疑点;坚持秘密侦查与快速反应的有机结合;实行诸警种协同作战,加强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9.
侦查人员在勘查作案现场时认真分析现场矛盾 ,有助于确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 ,甚至确定案犯作案的动机 ,作案时间、工具等 ,从而有助于案件的侦破  相似文献   

10.
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决定侦查方法。雇佣杀人案件与一般杀人案件构成要素在动态和静态方面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因而二者的侦查方法也有共通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一般杀人案件的侦查方法准确确定案件的雇佣性质;在案件定性之后,用雇佣杀人案件特有的侦查方法来推动侦查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侦破系列杀人案件是侦破命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推进系列杀人案件的侦查,必须从侦查思路、侦查管理、侦查分析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系列杀人案件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问题突出,危害后果严重,把握这类案件的犯罪规律,研究侦查对策,将对有效预防、遏止和打击系列杀人案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杀人碎尸案件,是指在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之后,又行分尸灭迹的特大案件。杀人碎尸案件犯罪嫌疑人在主观方面认为有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必要性;在客观上存在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有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不得已性。杀人碎尸案件侦查,大体有两种模式:从尸块——尸体——被害人身份认定——因果关系调查及临死前行踪调查——犯罪嫌疑人的模式;从抛尸现场——杀人碎尸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主流以及官方正式表态中,始终坚持案件不分大小,都应一体对待并开展侦查,但受制于侦查资源以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制约,案件侦查必然会出现选择性。案件是否侦查以及侦查介入程度的取舍,关系到个案被害人和社会公众以及作案人等利益关联方的切身利益,侦查机关应以公正为基本要求,确立案件选择的基本标准,以案件自身的特征以及侦查价值为主要决定要素。在可能的情形下,侦查机关应对所有已立案的案件开展初步调查,并以对调查结果的评估结论作为是否实施后续侦查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防范杀人案件的发生是预防犯罪和打击犯罪的重要环节。运用超前、有效的方式分别对非突发性杀人案件和突发性杀人案件进行分析和防范,对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安定,具有主动、积极、效能的现实意义。总的对策应从分析杀人案件的直接原因、诱发原因及犯罪作案条件上下功夫。对于非突发性杀人案件的防范要留心观察诱发的迹象,及时化解矛盾,加强法制教育;对突发性杀人案件的防范应强化防范意识,对侵财型案件和有人格障碍者严控突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犯罪形势要求侦查部门加强创新意识,以应对刑事案件的高发态势,现场行为分析是根据犯罪过程中,现场、行为、心理之间的互动信息转移原理,综合犯罪现场物证痕迹、心理痕迹、分析案件发生的行为过程,刻画犯罪嫌疑人,为最终认定作案人及其所犯罪行提供依据的新的侦查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现场行为分析的概念、依据及其在侦查中的作用,并以辽宁锦州5.31系列杀人案为例,探讨现场分析在侦查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杀人碎尸案件不断增多,影响了社会的安全稳定。传统侦查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类案件的侦破效率。开展杀人碎尸案件的网上侦查,能够突破案件地区管辖的限制,实现情报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在有效降低侦破成本的同时,提高案件侦破效率。杀人碎尸案件的网上侦查途径通常包括网上查找尸源、网上串并案件、网上摸底排队、网上追逃、网上案情分析及犯罪地理画像等。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导致的命案在我国目前命案的类案统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年人的差异性,在侦查讯问中,要针对其心理特点展开审讯。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对未成年人的诉讼程序设置了特别程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护。侦查机关的主要职责就是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打击犯罪,但在法治的环境下保证犯罪打击与人权保障的最大化平衡,这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