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检察制度的改革发展,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日益引人瞩目。目前关于检察权性质的"权力学说"和"社会伦理论"都不足以为执法公信力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如何提高执法公信力面临着理论上的困境。根据检察制度的发生学原理以及目前检察权的各项实际权能,应该将检察权界定为一种程序性国家权力。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要求在一个公平的商谈程序中为社会利益主体参与司法过程提供利益表达和整合价值诉求的权利。提高执法公信力必须围绕我国诉讼程序的完善为核心进行,以促进司法裁决的公平公正为目标,一方面需要在制度层面推进检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在理论层面引导检察权回归程序性权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被害人参与方式选择异化表明的基本态度和评价折射了检察机关司法信任危机的存在,被害人参与异化冲击了检察公信力的基础并愈演愈烈形成了"多米诺骨牌式"恶性循环!困局反思已为当务之急,通过系统分析刑事诉讼被害人对检察机关信任形成过程心理外化模式演绎和信任转向的具体方式,被害人参与异化影响检察公信力的动态过程,被害人参与异化对检察公信力的冲击等,解构了被害人参与异化和检察公信力缺失的内在实质联系。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公信力是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检察权地方化趋势明显,检察管理方式不规范,检务公开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弱化检察权地方化,强化检察公信力;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力度和实效;规范罚没款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提升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有助于降低执法难度、提升执法效果,也有助于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由执法水平、工作作风、执法主体和民众评价等因素决定。基层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面临着新媒体时代、检察执法专业性、社会信任危机以及个人腐败问题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对此.我们应从提升执法水平、保障执法效果、加强媒体应用、增强法律宣传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升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这给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带来挑战。一方面,检察权运行不完善之处在个案的报道中会被放大,检察机关回应全媒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全媒体对公众的司法期待也有推高作用。因此,加强检察执法公信力建设,首先应健全检察权运行机制,保障检察机关依法规范行使检察权,让全媒体"无懈可击"。利用好全媒体,开展多层次的检务公开,将检察改革的蓝图和思路、检察执法的依据和过程展示给公众。一旦发生了涉检网络舆情,积极推进检察执法的公关活动,及时向全媒体和公众传递重要的信息,争夺舆论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6.
民行检察监督权的范围一直争议较大,法院误解检察监督,极力排斥检察监督,导致裁判公信力下降.民行检察监督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民行检察监督权和审判权负有共同的使命,检察监督对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的提出有其社会现实性,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而言,我国检察机关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监督者、清正廉明的法律执行者和以人为本的法律服务者.鉴于这一角色界定,我国检察机关应在案件质量评查、刑检部门及其他部门检察职能规范化建设等几方面着手进行机制体制创新研究,以切实回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信力建设与司法体制、司法机关人员素质、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直接原因有:一是司法权力配置不当和司法信仰缺失;二是司法制度的缺陷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在司法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司法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9.
社会矛盾化解理念下酌定不起诉工作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酌定不起诉对于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效果。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嫌疑人作酌定不起诉处理后,被不起诉人普遍能够遵纪守法,重新融入当地社会,其与被害人的关系也能得到修复。但是酌定不起诉也容易给群众造成"花钱买刑"的印象,引发同案犯对处理结果的异议,使司法公信力受到质疑。完善酌定不起诉制度,应当严格执行内部审核制度,强化外部激励机制;明确现有规定,并合理借鉴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检察机关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将检察机关定位为负责法律监督的司法机关符合检察机关职能的演进规律,有利于保障检察独立和审判独立,我国检察机关与法院的角色冲突可以通过程序权力(利)的重新配置来解决,而没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  相似文献   

11.
公安微博作为公共媒介的特殊形式,对其公信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吉林公安微博报道“长春弑婴案件”为例,以媒介公信力量表为参考,结合公安微博的特点,对公安微博公信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为如何重构公安微博公信力的提升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信力反映着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打造诚信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对于提高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保证公共政策的贯彻执行,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切实推进诚信政府建设,不断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努力提高政府的回应能力,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品格证据在质疑证人可信性的刑事审判中具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人类长期的观察和经验表明,人类行为具有重复性和模式化的特征,因此判断证人行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证人的品格.品格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某些诉讼参与人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关涉到某人的道德品质和是非评价,应用到司法实践中,就是通过运用品格证据证明证人是否具有可信性来佐证案件的其他证据,帮助法官查明案情,准确断案,保障诉讼活动公平、公正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执法公信力测量的既是执法主体的公信力又是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内容包括执法机关的执法质量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两个层面,因此面临两个维度的契合性问题:主体维度的执法主体与评价主体之间是否契合、效能维度的客观绩效与公众感知之间是否契合。本研究从公共服务评价的契合性和执法公信力的概念出发,基于南京公安“民意110”警务效能监察平台大数据,结合电话访问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主体合法性、执法有效性、执法正当性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21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提供了一个双重契合视角的执法公信力测量框架。  相似文献   

15.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舆论监督方式,并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给政府带来了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干预司法公正、危害公共安全等挑战。针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及其给政府带来的挑战,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措施来保障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民的网络公共舆论监督,使其朝着合法、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不同的立法说明了担保物权独立性与物权行为无因性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并且两者各自所抽象的原因不同。在形式审查主义下,物权行为无因性为物权登记公信力提供了支撑,并与担保物权独立性协力为担保物权登记公信力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法治方式的公信力视角,首先是作为治道方式的法治所具有的公信力,其次是具体法治方式的优化能有效提升法治公信力。法治公信力内涵着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其要义是通过各种层次的体系化信号传递,法律权威得到公众的信任,从而实现博弈的均衡。具体法治方式的整体优化,一是通过立法博弈来实现法律权威的系统化塑造,二是以信息公开为切入点来疏通信号传递,三是间接性地促进社会信任机制的系统建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合同法》明确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从合同的订立到合同履行完毕,诚实信用原则规制合同交易的全过程。但要在实践中正确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还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之材,其诚信教育不可忽视。各高校虽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不断进行,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仍屡禁不止,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大学生诚信素质形成规律,构建诚信教育实施体系,创建大学生诚信监督机制,以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经济运行中因信用缺失而引发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加强信用建设的对策研究已刻不容缓。加强信用建设,着力点要放在六个方面:一是强化信用观念;二是重建信用制度;三是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四是打造信用主体;五是加强对信用行业的管理;六是建立健全律师诚信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