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犯罪活动既有传统赌博犯罪的专业性、隐蔽性、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又利用了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而呈现出虚拟性、瞬间性、高科技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致使公安机关侦查网络赌博违法犯罪的行动面临诸多困境,比如犯罪行为难以发现、取证比较困难等。为有力打击网络赌博犯罪,应构建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协作格局、建立反网络赌博犯罪的情报网络、健全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监控体系、加强网络赌博犯罪电子证据的取证等。  相似文献   

2.
网络赌博作为新兴的赌博方式,其犯罪与传统赌博犯罪相比,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对网络赌博犯罪的侦查具有发现难、取证难、追赃难等特点.在侦查工作中应采取广辟情报来源、变更侦查方式和提高侦查工作中的科技含量等手段来有效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3.
网络赌博作为集网络犯罪和赌博犯罪于一体的新型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时空跨度大、监控困难、危害极其严重等特点。作为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从法律防控、网络警务、社会治理三方面综合防范网络赌博,为打击、防控网络赌博犯罪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为网络赌博提供了温床,网络赌博的出现,意味着赌博已走出了传统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网络赌博既有传统赌博犯罪专业化、组织化程度高,作案手法隐蔽、手段多样等特点,又有互联网跨地区、跨国界、便捷快速的技术条件。由于刑事法相对稳定的特性,导致刑事法的发展落后于高科技的发展,在规范网络赌博犯罪方面存有不足,给现实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只有尽快完善网络赌博犯罪的立法,提出规制我国网络赌博犯罪的刑事对策,才能使刑法真正成为震慑犯罪的利器。  相似文献   

5.
网络赌博犯罪电子证据具有的脆弱性、隐蔽性、高科技性、复合性、开放性、连续性等特点。要加强网络赌博犯罪电子证据的技术研究,充分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安部门收集、提取、固定、识别、运用电子证据的能力。同时,要加快电子证据立法的步伐,构建切实可行的电子证据规则,为惩治网络赌博犯罪提供有效的法律手段。只有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法律手段,才能有效地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6.
赌博犯罪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高发性刑事犯罪,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格格不入,应子严厉打击。但现行法律对赌博犯罪客观行为界定不清、刑罚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偏面及滞后,给司法实务部门正确认定及适用带来困惑。应当结合司法实践通过立法修正对赌博犯罪的罪名进行重构、对其客观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对刑罚体系进行完善,以更好发挥刑法打击赌博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赌博现象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并且出现了网络赌博等新型犯罪形式。尽管我国在2006年的《刑法修正案(六)》刚刚修订了赌博罪,但是仍不能解决现实中繁杂的赌博犯罪问题。本文以赌博罪的罪名、网络赌博、赌博罪的共犯为视角对我国现在的赌博犯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传统犯罪在网络空间的兴起和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一种犯罪常态。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当前我国网络赌博犯罪呈现出严峻态势,其中又以网络开设赌场犯罪较为常见。建立"赌博网站"或"赌博微信群"是典型的网络开设赌场行为,赌博游戏软件在运营中因违规操作而为他人赌博提供平台的,属于非典型的网络开设赌场行为。非典型网络开设赌场行为的刑法适用,要贯彻企业家保护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以及赌博违法犯罪治理政策。在非典型网络开设赌场行为的刑法定性中,开设、赌博、赌场、抽头渔利是核心要素。关于非典型网络开设赌场犯罪的量刑,要侧重从社会管理秩序、赌博游戏软件的属性以及行为人开发该软件的目的等方面对案件的不法程度和责任程度进行实质评价,不宜采用传统开设赌场罪的量刑思维和"赌博网站型"开设赌场罪的量刑标准。  相似文献   

9.
网络赌博犯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赌博与传统赌博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完全一样。网络赌博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赌博组织者及赌徒、网络赌博平台和赌资。因此,对网络赌博犯罪的查处和预防也应从这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网络赌博作为当前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之一,存在成本低、辐射广、隐蔽性强、取证困难、参与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等鲜明特征。迅速蔓延的网络赌博犯罪对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乃至家庭和谐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受制于当前相关立法的缺失以及司法实践的阻滞,对网络赌博犯罪的打击工作还相对滞后。有效治理网络赌博犯罪可以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网络监管、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官方公益博彩事业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刍议网络赌博犯罪的特点、构成要件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赌博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形式,凭借其犯罪成本低、风险小、利润丰厚等优势,而在全球迅速蔓延。相对于传统赌博罪来说,网络赌博罪隐蔽性更强、监控难度更大、犯罪来势更猛、危害更加严重。相较于前者,网络赌博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当前,现行刑法、司法解释以及行政法规在规范网络赌博犯罪方面还存有不足。应该积极寻求刑事法律冲突的国际协调和合作,并尽快完善赌博罪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2.
网络赌博犯罪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赌博与传统赌博形式虽然不同,但本质完全一样。网络赌博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赌博组织者及赌徒、网络赌博平台和赌资。因此,对网络赌博犯罪的查处和预防也应从这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借助网络通讯技术和支付结算方式的发展,跨境网络赌博犯罪呈现出全新的犯罪态势。根据H省的统计分析和办案经验,跨境网络赌博犯罪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翻新的状况,网络赌博经营获利者出现地域性转移和技术提供者境外操纵的特点,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在法律维度、社会维度、司法维度、执法维度四个方面面临着困境。为克服这些困境,我国一方面应借鉴美国和日本规制赌博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基础工作、综合治理和协作配合。  相似文献   

14.
在实体犯罪方面对"圈套型赌博"与"赌博型诈骗"的区分认定已趋于一致,网络因素介入后,对网络赌博诈骗行为的认定也应参照实体犯罪认定标准,予以明确、统一。网络赌博诈骗行为相比实体犯罪更为背离赌博行为的射幸本质,其具有"规则作弊型""技术作弊型""直接占有型"三种外在表现,社会危害性更大。对网络赌博诈骗行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恰当性,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网络赌博犯罪是指利用或部分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的下注或购彩行为.其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客体是社会风尚和治安秩序,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营利为目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网络赌博犯罪具有时间的瞬间性和重复性、犯罪空间的虚拟性和无限性、犯罪主体的隐蔽性和智能化、犯罪对象的单一性和广泛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与数字化、犯罪结果的严重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犯罪新形式呈增长趋势。网络赌博是近年来严打的网络犯罪行为之一,由于网络、地域等原因,对于如何有效提取网络赌博的web文档证据成为公安、司法机关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web文档非结构化等特点,结合文本挖掘的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算法,设计的一种网络赌博取证系统,可对网络赌博的web文档进行取证。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关联web文档作出推荐,为案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犯罪新形式呈增长趋势。网络赌博是近年来严打的网络犯罪行为之一,由于网络、地域等原因,对于如何有效提取网络赌博的web文档证据成为公安、司法机关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web文档非结构化等特点,结合文本挖掘的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算法,设计的一种网络赌博取证系统,可对网络赌博的web文档进行取证。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关联web文档作出推荐,为案情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网络赌博犯罪活动在代理人、庄家和赌徒的发展方式,赌资的流转过程以及投注对象等方面呈现出较高智能化、高科技化。本文由网络赌博犯罪的概念、特点,进而揭示了网络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动态,后而详细阐述了目前防范网络赌博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赌博犯罪侦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赌博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和工具的新型犯罪形式,存在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的特点。侦查实践中,应针对网络赌博犯罪发现难、调查取证难、侦查协作难、赃款追缴难和打击根除难的特点,采取"情报导侦"、"跨区域办案协作"、"多警联动"、"警银合作"、"警检协作"等侦查机制,以提升侦查效能,有力打击网络赌博犯罪。  相似文献   

20.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1],跨境网络赌博是在目前境内外、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等多点因素作用下产生的赌博犯罪新趋势,其相关犯罪链条也直接侵害到我国国家安全中的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在国家安全视域下,针对跨境网络赌博链条现状及危害、反制现状及困境进行系统性研究,对外探析利用政治、外交手段,尝试构建有力的区域性警务合作机制,对内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科技赋能、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形成对跨境网络赌博反制的公私合力,与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下的“威胁—应对”相关逻辑形成了高度耦合关系,能够为警务工作实践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