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向晖  黄皓 《学习月刊》2010,(16):124-124
孔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和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两类相辅相成的文化系统。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以儒家文化为主,道家文化为辅,形成了繁盛、博大、悠久的文化景观,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并成为人类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儒道文化博大精深,大力弘扬儒道文化,地税机关必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高娟 《学习月刊》2013,(8):28-29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是被大家都公认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的运用同样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歇后语是中华民族民俗语言的一部分.是语言的精华所在.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同时由于歇后语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又具有隐喻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发喜 《学习月刊》2012,(13):49-4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同的重要支撑。”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传承和开发民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5.
这里是华夏之根。 繁衍生息于河湟的古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支,而延续了干百年的昆仑文化.支撑了华夏五千年的精神脊梁。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一种民族伟力的图腾.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华大地上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张云飞 《学习月刊》2013,(23):46-4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史化创造活力。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近年来,沙市区充分依托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基础广泛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张澍月  耿昕 《求贤》2011,(9):13-13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宣传文化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因此.宣传文化战线工作者要坚决做到始终坚持舆论先行、文化引领不放松,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当先锋、作表率.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8.
阮直 《学习月刊》2012,(11):5-5
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确实够古老了,虽说老.但还没有腐朽。作为代表中国国学文化最重要核心部分的儒家学说.即便不能作为国家管理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价值理念.但作为民族文化、文学、艺术的关学总源,作为个体伦理、道德修养的经典.仍然是一座富矿。  相似文献   

9.
陈颂英 《当代贵州》2007,(23):54-54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草案民意调查.获得了八成以上网民的支持,随机调查的群众也绝大多数表示赞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继春节外,清明、端午、中秋节即将列入法定节假日。这个尊重民意、凝聚民心、汇集民智、张扬民德的好方案.彰显了十七大以后,我国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梁彦春 《学习月刊》2013,(21):51-51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武汉市江岸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美丽魅力江岸.打造支点武汉核心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党的十八报告又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虹 《党史纵横》2009,(9):63-6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族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国魂,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概括,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学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笔者任职于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从日常人们对国学的探讨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沈壮海 《学习月刊》2011,(23):11-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加嘹亮地吹响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文化强国挺进的号角.这次以文化发展为主题的中央全会的召开以及一系列重要论断的提出、重大战略的部署.是当代中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更是中华民族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创文化辉煌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与陕西文化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历史上客家有6次大的迁徙;陕西既是客家文化之源,又是客家文化之流,源与流相汇合,在文化的形态上也有异同之处,比如寻根归宗、敬礼重德、宽容融合、安土重迁等;研究客、陕文化的意义在于弘扬敬礼尚德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弘扬“爱家爱乡爱国”的精神,弘扬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从而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陈洪思 《学习月刊》2012,(23):48-49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潜江市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本土文化品牌.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实施“文化名市”建设的“八大工程”.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力争“十二五”末期将潜江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戏剧之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再次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迎来了新的春天。如今,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建设若干关系,推动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充分挖掘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张亚伟 《学习月刊》2012,(11):10+20-10,20
作为思想意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在其认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其价值指向是民生幸福、社会和谐。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生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10):17-17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护持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命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人说,今天的中华文化已然是中西方文化浑然一体的产物,已难分彼此了。在一定意义上诚然可以这样说,但从根本上讲,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未间断的发展中,创造、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民族精神、价值系统以及天地人相接相处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时代背景下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军 《世纪桥》2013,(11):91-9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巩固和扩大红色文化旅游阵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寻回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以激励我们在新的时代开拓创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生态盲目性、掠夺式的开发,走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误区。对于传承红色文化、保护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