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国情咨文》。在外交政策部分,布什围绕三个关键词细述了2006年美国的对外政策。它们分别是民主、核问题和能源。民主:说爱不容易布什再次高调扛起支持所谓民主运动宣言的大旗,更加直白地称有意“烹制”  相似文献   

2.
当地时间1月28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其任期内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正如事前白宫已向外界透露的,布什在咨文中并没有对自己执政七年的经历进行总结回顾,而是把重点放在阐述其最后一年的执政思路上。但在整篇咨文中,布什并没有提出多少重大的政策举措,不少方面都是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3.
布什的国情咨文告诉我们:尽管美国在国际上不断遭到挫败,布什政府迫于形势也会在策略做法上作某些调整,但它的全球战略和基本政策的本质不会改变,美国将在布什既定的轨道上继续走下去。  相似文献   

4.
凯风 《瞭望》2003,(29)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最近霉运缠身。这个世界最大秘密机构的掌门人,因为没有从布什的国情咨文中删除“伊拉克试图从非洲购买铀”的不实指控,而成为舆论口诛笔伐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华盛顿专电 1月28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参众两院议员宣读了他的1992年国情咨文。 照说,国情咨文本应用较多的篇幅来谈论美国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及美国今后的对外政策,但这次却一反常规,用了将近3/4的篇幅论述了美国的国内问题。布什总统在这份文件中承认美国遇到了“许多麻烦”,现正处在“困难时期”,因此今后应“更多地注意国内的事”。 那么,美国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从国情咨文看,“首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此外还有各种结构性问题和社会问题。 美国自1990年7月出现经济衰退,迄今已历时18  相似文献   

6.
8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1991年度《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是继1月29日布什《国情咨文》、3月1日国防部长切尼《国防报告》之后美国的又一重要战略性指导文件。如果说《国情咨文》是对美国最高层次的国家战略的阐述(包括对美面临的内外基本形势判断和全面内外政策要点),《国防报告》是对美国军事战略的概括(包括对美面临的军事威胁的判断和军事上的主要对策)的话,《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则是对美国面临的安全形势的判断和维护美国安全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元月29日,布什在国会发表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演讲,列举了今后政府工作的3个重点——打击恐怖主义、加强国内安全与摆脱经济衰退,而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内容是其演讲的主线。  相似文献   

8.
李岩 《瞭望》2007,(Z1)
探讨美国保障能源安全的做法,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建设会有所借鉴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刚刚发表的2007年度国情咨文中,将美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作为一个主要议题,提出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以降低对海外石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布什的国情咨文及其在北约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但分析近几年中东局势的发展可以看出,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些易放难收,将继续损害美国的软硬实力,甚至可能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 长期以来,中东形势发展备受美国对外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影响,在布什新任期内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危机、阿富汗增兵、北约转型等问题上,欧洲与美国的立场渐行渐远美国总统布什1月23日国情咨文,涉及了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和实施的一系列对外新政策。从伊拉克局势到伊朗核危机、从阿富汗增兵到北约转型等等,布什政府都有新的思考和动作。作为传统的西方盟友,欧洲对布什的战略调整予以高度关注并作出不同反应。不断削弱的跨大西洋关系正在经历一轮新考验。  相似文献   

11.
凯风 《瞭望》2003,(Z1)
正当人们纷纷猜测美国究竟会在何时对伊拉克动武之际,布什总统在1月28目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个时间概念,立即引起观察家们的关注。布什说,国务卿鲍威尔将于2月5日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美国掌握的有关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美国早就称手中握有此类情报,但一直未公诸于世。它选择此时和盘端出,自有其考虑。联系到联合国核查小组1月27日提交的报告,和这份报告提出将于2月14日再次向安理会作最新情况通报,以及美国在海湾集结兵力的进展、布什最近民调支持率下降等情况,可以看出美国选择这一时机公布这些情报的玄机。  相似文献   

12.
当布什在1月下旬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伊拉克为“邪轴”国家时,美国国内舆论调查显示,超过70%的美国公民支持白宫发动伊拉克战争。今年6月,当攻伊声浪开始高涨时,这几乎也成为一种两党共识。美国众、参两院两党议员中的多位重量级议员挺身而出,支持白宫用武力推翻萨达姆政府。但随着欧盟国家、海湾国家等美国盟友或朋友纷纷表示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国内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俄美关系的好 坏,对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 组合以及整个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普京执政一年多来,特别是布什上台几个月来,俄美关系的冷暖,尤为引人注目。普京为国强国梦,纵横捭阖,广结“善缘”;布什欲扬霸主威,横枪纵马,频频出手。美主动,俄被动;美咄咄逼人,俄步步为营──这构成了世纪之初俄美关系的新特点。 从普京4月3日发表的国情咨文可以看出,俄内外政策与他一年前发表的施政纲领基本没有出入。政治上,继续强化中央集权,团结各路诸侯,谋求政局稳定。经济上,继续整治金融寡头,减少行政…  相似文献   

14.
刘顺 《瞭望》2002,(Z1)
随着阿富汗战争基本结 束,种种迹象表明,美 国已把下一步打击恐怖主义的矛头对准了伊拉克,布什总统在1月底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更是把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据悉,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并制订了对伊动武计划。目前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只是个时间问题,用美国中东特使的话说,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动武。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  相似文献   

15.
华盛顿专电.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年的国情咨文阐述了内政和外交政策。这是克林顿连任后的第一个国情咨文,因此,对于观测美国政府今后4年的政策动向具有重要意义。与以往一样,国情咨文的重点放在国内问题上。尽管近几年来美国的经济情况不错,但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存在的困难也着实不少,在众多国内问题上,国情咨文着重阐述了对平衡预算、福利改革和教育这三大问题的政策。平衡预算问题是政府和国会之间争斗的焦点之一。近30多年来美  相似文献   

16.
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击败民主党候选人杜卡基斯当选为美国第41届总统之后,许多政治分析专家都认为布什得益于里根在两届总统期间使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使社会各阶层居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为布什是里根的副总统,人们自然认为他会保持和发展这个局面。但作为新总统,布什能否保持和发展里根在8年里所创造的经济“奇迹”确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5)
美国东部时间1月19日晚9时,克林顿总统在美国国会发表了1999年国情咨文。克林顿称这是本世纪美国的最后一篇国情咨文,是下个世纪的美国人不会遗忘的咨文。不过,在世人看来,这篇咨文之所以令人瞩目主要是它发表的背景特别:在克林顿演讲之际,他正遭到国会的弹...  相似文献   

18.
1月23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104届国会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第四次国情咨文讲话,阐述了美国的内外政策。由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克林顿的国情咨文被认为是竞选连任的宣  相似文献   

19.
瓦莱塔专电 在历史即将跨过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的门槛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马萨什洛克港的船上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晤。  相似文献   

20.
执政八年,内外交困,顾此失彼。如今布什政府在国内外的认可度低得可怜美国即将选出新总统,布什时代即将宣告结束。过去的8年,美国的内政外交跌宕起伏,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如何评价布什执政这八年的功过是非?《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来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采访了该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学成、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部研究员甄炳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