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广西》2007,(13):14-1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没有文化上的和谐,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和谐的文化,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地建设和谐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网络媒体当何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着眼于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而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行动指南,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再视,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运用特殊的方式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化,调节、丰富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影响。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呼唤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浙江》2005,(14):1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6.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他还明确提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搞好思想建设,指引正确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  相似文献   

7.
刘春玲 《前沿》2014,(5):12-14
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向往、追求的美好社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的构建需诸多条件,其中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与精神底蕴。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还赋予了和谐理念特殊的价值内涵,是包头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资源,对构建包头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苗伟 《前沿》2014,(17):17-20
和谐文化生态是和谐文化乃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步骤,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文化生态的构建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和谐文化生态确立的前提和标志,是和谐文化生态维系的核心和保障,是和谐文化生态形成的动力和机制,也是构成和谐文化生态的思想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生态得以形成的重要元素和健康发展的航标,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生态建设,进而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谐、繁荣做好文化的铺垫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蔡旅律 《今日海南》2007,(10):42-42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物质财富(包括税收等)的主要创造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企业相辅相成,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和谐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同属于一个系统。和谐社会包含了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包含关系,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八亿青年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决定青年学生是青年的主体,是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青年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社会和谐,而且直接关系未来社会和谐。一、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休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扣谐文化的一部分,必须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要从休闲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闲文化的特征以及和谐社会的休闲文化的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科学论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一个理论创新,是新的文化发展观,这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整个社会结构总体分析,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与文化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和谐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18.
万学才 《新东方》2006,(7):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党全国都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的重要位置中,并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努力奋斗。和谐,指的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党提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人际关系间的和谐,而且涉及到各个方面:生活家庭中的和谐、政治经济中的和谐、物质文化中的和谐等。社会是有多种元素构成的,而和谐社会也是由诸多元素构成,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组成部分的人民银行是国家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构建和谐人行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民银行五指山支行这个基层…  相似文献   

19.
李忠 《学习与实践》2007,(1):141-145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