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物权法》的实施不仅具有保护权利人物权的私法意义,而且还对行政法治的观念及制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行政法治的观念上,应明确依法行政所依之法不仅指公法也应包括私法,在物权的保护方面不应是公益优先而应是公私益平等,政府在保护公民财产的义务方面应区别不同情形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行政法治的制度上,应明确新的行政主体并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确权体制、完善征收征用及补偿制度、建立公务管理及使用制度、健全程序公正及参与机制以及运用综合救济机制保障权利不受侵害。此外,为保证公私法制的协调,还需建立合宪性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2.
周伟 《行政法学研究》2008,(2):67-70,102
《物权法》确立了平等保护、物权法定、公示公信的物权三原则,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并对行政权产生了相应的制约。平等保护原则要求国家、集体和个人在土地承包中地位平等,征收土地足额补偿,行政机关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应承担与私人侵权等同的法律责任;物权法定原则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修改相应的法规、遵守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公示公信原则要求行政登记主体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切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工作和流转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深入贯彻尊重物权的意识 物权法之所以用长达247条的篇幅对物的归属和利用作出系统的规范,目的就在于为物权提供更好的保护,其彰显的是一种强烈的尊重物权的观念。这种观念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策或者具体行政行为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物权的存在并给予充分的尊重。用尊重物权的观念来衡量行政,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另—方面,对于行政所依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这个法必须是良法、善法。反观多年来的行政实践,尽管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近通过的《物权法》确立了对公私物权予以平等保护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及其贯彻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行政救济制度必须从实体、程序等方面更新一些现有规定,并重视行政救济制度对物权相关权益的平等保护,来实现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物权较彻底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5.
以稳定财产关系和家庭关系为己任的继承公证是公证机构的重要业务之一。其办证依据主要来自《婚姻法》、《继承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物权法》实施后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无疑也应成为办理继承公证所依据的重要法律。因此,正确认识《物权法》与《婚姻法》、《继承法》等在调整财产关系的分工和角色作用,正确认识《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登记、物权变动、物权优先效力等对判断被继承人遗产的影响和作用,必然也就成为继承公证实务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诸如政府在拆迁征地、城市开发与城市规划、用地审批、公共设施设置、财产方面的税收征收等方面,必须树立物权观念,必须注意尊重和保护私人财产的所有权等。本文是从分析城市房屋拆迁这一行政执法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寻《物权法》的出台对完善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影响,并以此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方志 《中国司法》2009,(11):34-39
行政复议制度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是行政机关行政层级监督和自我纠错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1999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同年10月1日,《行政复议法》开始施行。《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在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给过去十多年来艰辛的立法过程画上了完美句号。这部《物权法》是对目前中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涉及物权的活动在立法层面上的总结,是对于现存与物权有关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等的整体梳理,笔者在学习《物权法》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利益与物权人基于物权所享有的经济利益之间存在冲突,这成为对物权进行生态化的重要原因。体现在物权法中,物权的生态化不仅能够弥补生态环境法的权利缺失等不足,而且是用益物权等物权制度的价值所在。为了避免物权法在鼓励人们追求财富的同时带来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物权法中对物权进行生态化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物权法的创新。正是这些原因,我国《物权法》的许多条款体现了物权生态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己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5年的政府法制工作要求是:“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根据《纲要》、《许可法》、《报告》精神,武汉市房地产管理局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武汉市房产管理局确定2005年法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力创亲民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1.
物权法中的若干行政法问题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江必新  梁凤云 《中国法学》2007,6(3):138-146
物权法中涉及到许多行政法问题:对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涉及到公权力的干预基础的讨论;行政私法的内容与“公法遁入私法”现象相关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于财产的支配与间接国家行政相连;公民在物上的权利实际上为典型的主观公权利;特别牺牲和唇齿条款是征收征用补偿的前提条件;不动产登记行为显示的是公权力的介入;物权法对于行政公产的规定成为关键的阙失。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行政法律观在中国行政法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积极的历史意义,主要内容包括民政关系论、地方自治论与依法行政论。其民政关系论主张实行权能分治,以权制能,处理好民政关系,实行真正的民权;地方自治论主张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实行地方自治,以建立真正的民国;主张国家事务应该依法而行,政府行为也必须有法律的统一规范,官吏行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  相似文献   

13.
李浩成 《政法论丛》2013,(3):98-104
知识产权滥用源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权利人对其知识产权的不恰当行使。总体来说,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从严格、完整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近于空白。为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应着力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改变《反垄断法》多头执法局面,设立有执行力的执法机构;完善诉讼程序,增强《反垄断法》的可实施性;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指南》。  相似文献   

14.
姚来燕 《行政与法》2008,7(1):67-70
以保护私人财产权为宗旨的物权法,其颁布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本文从公法的视角。围绕物权法的内容,对物权与财产权的关系、物权平等保护、公权力对物权的保护及可能的侵害、国家征收征用补偿制度中的公共利益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物权法有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彬彬 《行政与法》2007,(10):121-12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部法律历经八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物权法》在确认、保护财产归属、保障交易安全和提高财产利用效益四个方面价值的分析进而揭示《物权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政府执法方式及其变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府执法方式是政府执法权力的表现形态 ,体现了参与执法过程的各类主体的相互关系。政府执法方式变革就是修正政府执法过程中参与者的相互关系 ,涉及执法观念、执法体制、执法制度以及与司法的关系等诸多问题。政府执法方式变革应当坚持行政民主化、加强公开性和参与性、法制统一和人权保障的基本方向 ,特别强调行政程序和公民权利的重要性、行政相关人概念的重要意义、行政与司法的关系 ,以及政府执法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7.
行政观念更新与行政法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伴随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发展和公共行政时代的到来 ,以国家行政为主要调整对象的传统行政法学 ,面临着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刻变化 :行政的理念由单一的国家行政转变为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的公共行政 ;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由国家行政扩大至公共行政 ;行政法范式由以行政权力为中心 ,转变为以公共利益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执法释明是在执法过程中对与相对人实体和程序性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内容开展专业、规范的释法说理工作,体现了正义、透明和效率的现代行政理念,是规范执法程序、拓展执法理念的有效手段,对卫生行政机关顺利开展执法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监督执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祥发 《行政与法》2006,(10):77-79
行政指导这种新型行政行为要能有效地发挥其既保证政府必要的权威,又充分尊重相对人意志自由的功能,其基本出路仍在于法治行政原则的遵守。根据法治行政原则,对行政指导的法律控制可从行政指导的法律依据;行政指导的程序控制;行政指导的责任约束等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以促成行政指导与行政法治三项基本原则—合法性、合理性、责任行政的暗合。  相似文献   

20.
张征宇  张光楠 《行政与法》2010,(5):126-128,F0003
我国的物权法已经出台,为了使物权法更有生命力,更好地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对既有的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保持必要的反思与批判也是物权的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因此,本文试图从物权的人文向度、物权立法的人文解读以及现行物权法的人文检讨等方面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