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院审理的一起借款案件中,李某擅自用王某的身份证以王某的名义在某信用社贷款1万元,贷款期限为6个月。借款到期后,该信用社向王某发出催款通知书,此时王某才得知李某以其名义在信用社贷款,但其当时未表示任何异议,并在催款通知书上签了字。后王某以该款非其所贷为由拒不还款。在认定该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未经王某同意以王某的名义贷款,该合同属无效合同,王某不应承担还款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王某当时不知情,但当信用社向其发出催款通知书时,其未表示任何异议,应视为其对…  相似文献   

2.
马远 《人民检察》2023,(12):68-69
一、案情简介2014年4月,A公司、B公司分别与C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共计390万元,期限1年,在此期间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40万元。2015年7月29日,D公司以向E公司购买食品的名义向C银行借款370万元,李某甲、李某乙(二人系夫妻)除为该笔借款提供保证外,还以其房产为该笔贷款提供抵押担保。  相似文献   

3.
某地一中外合资企业因经营所需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向当地A银行申请流动资金借款150万元,期限为一年,从1991年1月3日起,企业用厂房、机器设备价值200万元向银行设定抵押,双方就此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并经当地公证机夭依法进行了公证。合同中双方协订本合同经公证证明后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该企业在合同到期前已将所借款归还120万元,尚欠30万元。该企业于1992年2月再次向该银行申请借款150万元,银行考虑该企业原借款能基本到期归还,至于所欠30万元借款是该企业一时困难,于是银行决定由双方签订一份展期合同,合同约定借款期仍为一年…  相似文献   

4.
合同无效,欠债则须还来信某物资分公司因急需用钱,向我父借了一笔钱,并立有字据。数月后,未能归还借款,经双方协商,将原借据变更为农村信用社所用的一份贷款合同书,约定月息为二分四,物资公司的经理在该合同上签字,并加盖了公司的印章,我父也以个人名义在合同上...  相似文献   

5.
司法信箱     
这两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当合并审理?编辑同志:  我院受理了甲银行诉乙绸厂、丙纺织厂两件借款合同纠纷案。经审查,乙绸厂分别两次向甲银行借款,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均不相同,但该两份借款合同均由丙纺织厂出具的一份最高额保证合同作担保。因乙绸厂和丙纺织厂到期未履行义务,甲银行分别向法院起诉。在对两份合同是分别受理还是合并受理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两份借款合同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担保法律关系同一,是同一担保合同项下的分别借款,应并案受理;另一种意见认为,虽担保法律关系同一,但根据从…  相似文献   

6.
李爱武  李斌 《政府法制》2012,(16):32-32
沁县人民检察院转变执法理念,突破薄弱环节,民事行政控告申诉案件办理工作开始成为执法办案新亮点。近日,沁县人民法院对该院提请抗诉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依法做出了再审改判。个体户王某因缺乏流动资金向李某借款,并签订了《民间借贷合同》,后因经营不善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期限还本付息,李某诉至县法院,要求王某归还借款本金、支付利息及违约金。  相似文献   

7.
刘南 《法庭内外》2008,(7):58-58
法官:我父亲2007年8月用他的一张刚存入不久、存期3年、金额为3万元的存单为李某作质押担保,帮李某向某商业银行借款2万元。李某并未按合同的约定在2007年底偿还全部借款。现我父亲已因肝癌病故,我是他唯一的继承人,急需取出父亲那笔存款偿还为他医病欠下的债务,但银行不同意,  相似文献   

8.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疑难问题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波 《中国检察官》2010,(12):17-20
田某某于2003年至2006年间,以个人投资生意、入股他人公司等名义,以借款的方式,或以投资获利后进行分红.或以2分至4分等不同利率回报为承诺,向20余人(户)吸收存款4300余万元。上述20余人(户)多人与其有亲属或朋友关系。田某某获取款项后基本转以高利借与他人.从中赚取利息差。至案发时尚有859万余元资金未能归还。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案情 邵某因借李某18万元逾期未能归还.故将其作价18万元的车辆连同相关车辆票证抵账给李某,但未过户。后邵某与另一债权人金某商议盗出该车,以抵金某之债,遂由邵某提供车钥匙并指认李某停放车辆地点,金某伙同他人采取钢锯锯锁等手段将车盗走。后邵某告知李某,车已开走,并承诺继续偿还18万元的借款。  相似文献   

10.
一、借款合同担保的条件借款合同的担保就是指银行、信用社或其他金融组织将款贷给借款人.使用时,由借款人提出一定的物资或财产,或者由第三人对伤款人的银行债务向贷款方负保证责任.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贷款人有权按照法定程序处理借款人作为贷款保证的物资和财产,或者由保证人代为向出借人还款的一种法律制度.借款人以自己的物资和财产作贷款保证的方式,既有信用担保的性质,又有物质抵押担保的特征.作为信用担保,贷款入应当具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这是fir#人能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组织借款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1996年6月,宋某因自办公司需要资金,便借了母亲李某的一张6万元存折,交给刘某帮其办抵押贷款。刘某又将存折交给了朋友邵某,邵某以该存折主人李某的名义填写了借款申请书,并与某市职工互助基金会签订了质押借款合同,借出现金6万元。邵某拿到贷款后,用2万元还了自己的外欠帐,余款已花掉。宋  相似文献   

12.
[案情]李某于1999年3月在某银行贷款4万元,借款期限1年,陆某为其提供担保,三方签订了贷款合同和保证合同。贷款到期后,李某因无力偿还,银行要求李重新立据,即借新贷还旧贷,李答应。2000年3月18日,李将原来的本金和利息与银行重新订立了借款合同,但这次银行和李某都未通知陆某参加。贷款再次到期后,李某仍没有偿还,银行遂将李某和陆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  相似文献   

13.
公诉机关指控,付尔敏于2003年3月至2005年1oR间,利用担任北京自动化仪表三厂厂长的职务便利,以归还借款为名,先后5次骗取下属企业北京布莱迪物业管理中心.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资金共计75万余元,据为己有。其中,还以归还北京布莱迪物业管理中心借款名义骗取北京布莱迪仪器仪表有限公司8万元。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0月4日·华杰公司向信用社申请贷款15万元人民币用于流动资金周转,双方签订了书面贷款合同,合同对借款数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等作了明确规定。塑胶公司对此笔贷款提供连带保证。在签订贷款合同的同时.为增强借款单位还款意识,确保按期归还贷款,信用社与华杰公司签订了一份贷款合同补充协议。协议规定,借款人华杰公司在申请或签订贷款合同前,必须向信用社交纳贷款金额的ic%作为履约定金,华杰公司能按期还款,则退回定金,不能按期还款,逾期二个月以上,履约定金全部没收。协议签订后,华杰公司即依协议向信用社交纳了履…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李某,某国有单位财务部主任。1998年9月24日,李某在单位其他人员均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以本单位名义在某银行分理处设立一帐户,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于开户当日将本单位应收公款5000万元私自存入该帐户。同年12月31日,李某又以同样的手法存入2000万元公款。1999年1月7日,李某将本金7000万元转回本单位的帐户上,将利息29.69万元全部留在私设帐户上。此后,李某分三次将该利息款提出占为己有并将该帐户撤销。二、分歧意见对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有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利…  相似文献   

16.
【案情】1999年6月,做生意的李某因资金困难向邻居老赵借款2万元,老赵碍于情面,又有熟人范某担保,就答应了。李某向老赵出具欠条一张,载明:借款2万元,期限半年。逾期不还,按月息1.2%支付利息。范某作为担保人也签了字。半年  相似文献   

17.
会计未经领导同意,利用单位公章为他人作担保,责任由谁承担?编辑同志;在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中,某厂会计事先未经领导同意,事后也未告知领导,即用该厂的公章为一笔借款作了担保。审理中对此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担保人应是该厂会计,企业不应承担责任;另一种...  相似文献   

18.
破解公证债权文书在强制执行中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9月30日,王某与张某、李某签订借款协议一份.约定张某于当日向王某借款80万元整,期限一个月,不计息,如到期未能归还,则承担每日2万元违约金。为切实履行该项借款.张某承诺以其自主开发的某镇30幢别墅作为抵押。李某对本金及违约金等承担全额担保责任。协议签订后。三方至公证处对协议进行公证.因抵押物没有产权证.不符合抵押登记的条件.故三方重新协商订立还款协议一份。约定张某向王某借款80万元整.  相似文献   

19.
帐外担保,是指企业为其他企业的银行贷款、资金拆借等业务提供担保,但担保合同的签订并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担保也不纳入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没有在企业帐目上进行登记。近期,深圳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处在查处深圳市莱英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范××、副总经理楼××等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帐外为其他企业提供银行贷款和贸易借款担保,从而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令人怵目惊心。据初步统计和调查,截止1998年底,该公司各类帐外担保金额总计竟高达24.1亿元人民币,其中已逾期的17.3亿元人…  相似文献   

20.
基本案情1993年3月10日,A建行支行受B工行支行委托,与C公司签订一份《借款合同》,该合同约定:贷款种类为甲类委托贷款(即B工行支行将该行500万元计划外资金交由A建行支行贷给C公司),贷款数额500万元,贷款期限为13个月,月息7.2‰,用途为C公司在海南的房地产开发经营。D化工厂在借款合同书的担保单位栏处签字并加盖了公章。同日,D化工厂向A建行支行提交了一份《不可撤销担保合同书》,明确表示保证C公司按期还本付息,贷款到期后,C公司若不能如期偿还500万元贷款时,在接到A建行支行书面通知后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