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文杰 《前沿》2013,(14):175-176
当代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体育。它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中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具有文化“珍品”的民族文化精髓。本文以中华民族舞龙运动的发展为核心,综合阐述舞龙运动的发展基础(背景)、发展特征,使之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民族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指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那些相对稳定,影响深远,对本民族具有重要作用的精神。它主要包括民族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主要论述近代爱国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燕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意义。一、自强不息与捍卫民族独立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早在春秋《周易大传》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载。其意思是说天体运行永恒不息,体现着天道的刚健本性,人也应该仿效它,奋发向上,永不停息。这…  相似文献   

3.
艾霞  吕青 《人民论坛》2012,(23):218-219
在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各地域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传承创新民间艺术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源流和传承状况,力图探究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我党素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标志着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精神增添新因子,更加强调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互相激荡中,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产…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率领神农氏时代的先民们在拓荒中华农耕文明、开创中华医药学等民生文化先河中所凝聚而成的炎帝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开拓、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传统、文化、思想和情感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崛起、复兴和发展,有赖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塑造和培育。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在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的新时期,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就高校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作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7.
朱景林 《前沿》2011,(11):197-200
中国陶瓷既有物质属性,又有精神内涵,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它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基础之上,其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开放与包容,既传承了民族艺术传统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中国陶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家抱朴守真思想与民族精神研究吕锡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于之一的道家思想对于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陶冶作用。道家认为“真”、“朴”是道的本性.故抱朴守真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一价值取向深深地渗透到民族精神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所铸就和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通过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加深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壮大过程中,它曾经起到过极为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得到了不断拓展和深化。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论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冯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国人民最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常说的是我们的“民族魂”。它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精华,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土壤。它表现在哲学、政治、军事、经济、...  相似文献   

12.
潘琦 《当代广西》2008,(18):40-4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要完成这三大重要任务,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统战的合力和统战功能优势,才能有效地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凝聚海外“三胞”的思想基础刘熙芳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这种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就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它不仅是联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而且也是团结、凝聚台...  相似文献   

14.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广西人创造、实践、传承的价值和理想,是广西在发展进步过程中逐步积累、丰富起来的文化内核和思想动力,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广西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政治品格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广西精神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要大力弘扬广西精神,激发壮乡儿女的无限热情,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的理论论断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进行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更塑造着人们共同的价值情感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南涧“跳菜”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也是产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在传统保护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中带领各族群众走向“共富”与“共识”。  相似文献   

16.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7.
李世书 《创造》2003,(7):46-4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明的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从广义上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生活习俗、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节曰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剪窗花、写春联、布置家中小院、杀鸡洗菜、做十道有着吉利名字的年夜饭……在李子柒的一段和春节有关的短视频中,这位美食博主自己动手的过程,让年味变得浓郁,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小时候的年味”。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凝练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全民人文素养水平、推动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中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