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法学》1991,(5)
搜查,历来被公认为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侦查行为。在民事诉讼中,无论是试行的民事诉讼法还是法学理论都不主张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搜查的方法来收集和调查证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法制的不健全、不完备已被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有些人甚至研究并利用法律上的空子来达到其谋取不法利益之目的。例如,在审判实践中,常常碰到不少人钻民事诉讼法中无搜查规定这一空子来逃避人民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其表现有:为避免败诉而隐藏证据;为逃避执行而隐藏、转移财产;从地方保护主义出发,对法院调查设置种种障碍,等等。  相似文献   

2.
试探在执行程序中搜查法人单位财务室的可行性王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加了一些强制执行的规定,其中增设了搜查的规定。本文拟就能否依照这一规定,对法人单位财务室进...  相似文献   

3.
新近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在执行程序中增设了搜查的规定,为解决人民法院的“执行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但由于法条规定比较原则,目前又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因而对该规定的理解和适用都有一些较难把握的问题。为此,本文拟就执行搜查的概念、目的意义、适用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民事执行需要刑法保障(-)民事执书的强制性决定其需要刑法保障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立的义务的行为。民事执行行为具有明显的国家强制性特征,我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中规定的直封、搜查、拘留等民事执行强制措施的运用,就是民事执行强制性特征和国家强制权适用的具体体现,但上述民事执行强制措施的运用,并不能最终体现民事执行的强制性和国家强制权运用的完整性,因为国家强制权的完全适用和国家强制性的最终体现需要刑法的保障。刑法作为执行…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搜查制度的现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9条至113条对搜查程序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第111条对有证搜查和无证搜查作了法律界定。这是我国目前无证搜查制度在立法中的唯一依据。我国现行无证搜查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非法搜查、扣押是一种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如何防止公民受到非法搜查、扣押是各国刑事诉讼法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排除非法搜查、扣押所得证据是一项重要的救济措施,但是现在对排除非法搜查、扣押所得证据的理论依据讨论不足,本文主要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搜查是检察机关侦查贪污贿赂犯罪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侦查措施,面对当前搜查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合理、规范运用搜查措施,突破案件,已成为检察机关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从搜查的启动、实施、方法等方面对此作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对搜查笔录性质和证据能力问题的误解,使得搜查笔录作为证据使用不受限制,另一方面由于有关搜查笔录制作的法律规定过于粗略,使得搜查笔录作为证据使用太受限制。本文在厘清搜查笔录的概念、性质、功能、证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就如何解决这一悖论式的问题提出三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无证搜查仅适用于"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一种情形,但这样的设计在实践中几乎没有适用的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立法应当作出调整,确立我国的附带搜查制度,确认该类型无证搜查的正当性。起赃是一种实质上的"同意搜查"。因此,从完善诉讼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相关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增设同意搜查机制,从法律层面上认可起赃及类似行为的正当性,并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非法搜查证据是指侦查人员违反法定程序,非法实施搜查行为所获得的证据。作为非法搜查的结果。是非法证据的一种。非法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在学界存在不同的主张,大体可作如下概括:第一种主张是“否定说”,即非法搜查证据无论真实与否,均不具有证据效力应一律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11.
搜查应严格遵守正当程序要求,约束搜查范围,预防搜查对权利的过度干涉。司法实践中存在超出《搜查证》设定范围取证以及偏离本案搜查目的取证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对超范围搜查及其证据提取问题的规范较为笼统,既不符合约束公权力的法治精神,也有侵犯公民住宅权、财产权、人格尊严等宪法权利的风险,亦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的要求不符。未来应当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限制搜查目的与搜查对象,建立“怀疑留存”机制,将超范围搜查取证纳入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刑事搜查是警察为查获犯罪嫌疑人、收集犯罪证据而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力:警察的搜查权直接涉及到封公民人身和财产权益的限制和剥夺,如何封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历来就是一个事关人权保护的问题。为了预防和制约警察的不正当搜查行为,各法治国家都建立了严格的刑事搜查制度,明确规定刑事搜查的理由和条件是其预防措施之一,也是事後审查搜查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英美法强调搜查的合理根据,大陆法系和我国台湾刑事诉讼法则详细规定了搜查必须遵守的程序要件,这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紧急搜查的涵义 紧急搜查是指侦查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无证搜查。这里的紧急搜查区别于附带搜查与同意搜查。附带搜查是指侦查机关在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和居住的场所进行的无证搜查。合法拘留、逮捕所具有的合理根据同时也就是该无证搜查的合理根据。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刑事搜查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搜查程序与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等基本权利息息相关,即便是合法搜查,也会对公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为了防止搜查权的滥用,就必须通过程序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但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搜查制度的立法简陋粗疏,在司法执法层面上也是弊端明显,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旨在分析我国搜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计算机搜查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搜查是当前司法实践中一种全新的取证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障碍。本文从计算机搜查的基本含义切入,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出我国实务中计算机搜查应当实现由一步式向两步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我国的计算机搜查在应否申请令状、如何确定搜查范围以及维护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借助第三方的协助等方面遭遇的法律问题,并深入地论证了亟待确立的有关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6.
谈执行案件中搜查措施的运用□杜润林邵红燕在造成执行难的诸多原因中,当事人有履行能力却无视法律的严肃性而故意转移、隐匿财产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其手段隐蔽,所以给申请人举证和人民法院查证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我国民事诉讼法针对这一现象,明确作出规定:“被执行...  相似文献   

17.
民事举报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举报制度初探黄良友,李邵根长期以来,"执行难"困扰着人民法院及诉讼当事人。为了解决"执行难",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增加了查询、搜查、拍卖等执行措施,加强了对妨害执行活动行为的制裁,使"执行难"有所缓解。但是,"执行难"依然存在,这就迫使我们从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检察机关贪污贿赂案件侦查力度的加大,搜查作为一种侦查措施越来越多地被各级检察机关所运用。但由于法律的粗疏和执行中的不规范,在搜查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拟就贪污贿赂案件搜查的目的及应注意的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搜查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搜查作为一种强制性的侦查手段,与公民的诸多基本权利密切相关.它的实施,充斥着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平衡.因此,为了防止搜查权的滥用,就必须通过程序对其进行合理的限制.本文通过与国外相关程序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搜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20.
通过搜查获取证据是自侦案件一种常见的侦查手段,但现有搜查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搜查权的行使不可避免地超越权力界限.现代法治文明要求改革和完善搜查权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