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马俊毅  杨一凡 《探索》2024,(1):27-40+165
在我国政治学语境下,韧性理论围绕治理现代化意义上长治久安、和谐共生的政治系统愿景而建构,治理韧性的本质属性与目标则可以理解为政治治理体系效能较强,以及国家与社会各领域的自主性发展与运行形成较强的生命力、抗逆力、复原力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以文明型国家的国家传统,形成以国家、社会、民族相互塑造而延续千年不辍的韧性,韧性的理念深度蕴含在中华文明品质与国家建设中。中华文明的五大特性对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文明韧性作出了最好的阐释,而“两个结合”为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如何汲取文明韧性,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指明了基本原则与实践方向。中华文明韧性与中国国家韧性的叠加,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以文明韧性为基底、以国家韧性为依托、以共同体韧性为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探索更丰富和更具韧性的治理路径,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开的国家治理,不断汲取中华文明的韧性因素,持续建设韧性国家,从而能够塑造对抗现代性风险的韧性政治,其经验可为人类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文明型国家”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规定性”条件,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应延续“以文化代宗教”的中华文明秩序机理.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于中华文明的复兴,而中华文明的复兴关键则在于其文明精髓的复兴;考虑到“以文化代宗教”是中华文明秩序的精核所在,中国的文明精髓只能在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寻找.作为“全涉型”社会组织,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跨阶层、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组织体系,实现了“后帝制—后儒家”时代的行政整合;但能否有效实现文化整合,关键在于能否在新时期形成国民认同、社会认许和国际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推进“文化执政”,执政党才能有效地进行文化整合,进而在现代国家建设中促进中华文明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融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相似文献   

4.
王伟  刘泽锋 《探索》2024,(1):41-52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是指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本能与精神品质,具体表现为居安思危的意识、自强不息的气质、自尊自信的品格、创新务实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共同体结构的外柔内韧,即社会层级结构中的家国一体传统凸显整体的向心优势,以及民族关系圈层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巩固持久的文明核心;另一方面则源于功能上的有序调适,即大一统国家的荒政与体制变革建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的制度机制,思想传承与教化则强化共同体成员的韧性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历经淬炼,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得以彰显,并熔铸于当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之中。如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给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带来全新的挑战。对此,必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进一步加强韧性建设;突出韧性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韧性功能;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代大势,积极转变韧性策略。只有在变中求稳、稳中求进,不断强化韧性的张力与应力,才能真正维护和平稳定的大环境,最终助力于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过程,是“精神变物质”和“物质变精神”的辩证统一,不但生成了愈发主动的精神力量,而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实践成就。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日益增强的民族凝聚力、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引力、始终坚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力、持续发展的经济硬实力、不断积淀的文化软实力的相互激荡和作用,生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走向更为主动的澎湃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需要统筹理论指引与实践探索,在推进“两个结合”和践行“两个答案”中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兼顾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聚合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积淀物质文明;协同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提升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特定的历史方位,其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长出,又归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继承中创造中华文明“新的历史形态”,是具有高度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的新创制,是中华文明传统在当代推陈出新的文明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礼敬人类文明中创造,在中华民族上升为世界历史民族中生成,蕴含深刻的人类社会立场,彰显破解人类现代化之问的时代智慧,具有转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志气、骨气、底气。在继承与礼敬之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基本进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原则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取得13年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注入了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阶层人民万众一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推动力。只有既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向心力、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这三股力量,又妥善协调好社会各层面、各个体民族和中华民族整体这三类主体的凝聚力,并将民族的共同心理、自我意识和民族精神这三种促成群体凝聚力的观念形态统一起来,才能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也是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逻辑向度。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现代文明观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卡夫丁峡谷”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承载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建设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实践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理论经验。从价值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理论维度深化了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维度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础,在世界维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逻辑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方法,构建五大文明为一体的发展结构,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人类各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新的发展,并有了新的内涵。现阶段,我们必须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文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求是》2014,(18)
<正>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华文明是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断,始终一脉相承,不断创新。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怀识,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虽然遭遇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一段低潮,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今天仍然在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22,(7):26-27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张淑娟 《探索》2022,(1):51-62
探究中华民族共同性及其凝聚机制是理解中华民族深刻内涵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性从纵向上分为继承的共同性和凝聚的共同性,从横向上分为各民族自然交往交流产生的共同性和国家意志塑造的共同性。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凝聚机制包括历史书写与能动构建互动统一机制,以及历史方位与目标互动统一机制。在论及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凝聚机制时既要关注多元走向一体的趋势,也要从中华民族整体性的视角来审视“一”对“多”的凝聚,二者在实践中实现统一,而共同性的成长是连接“多”与“一”的桥梁。从中华民族复合性生成的过程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一方面要把握实体结构上的复合性,即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单元构成;另一方面要把握内涵上的复合性,即内在生成逻辑与构成要素的复合性,这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东方与西方相贯通、兼具“国家”与“民族”的双重使命使然。复合性既构成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增长点, 也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性凝聚机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基因"是在特殊的地理、政治、伦理和文化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逐渐成形并不断稳固的。从空间地理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形成与中国宽广的地域、丰饶的物产、多娇的江山、对土地的崇拜等密不可分;从国家政治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同构"的治理格局、"敬德保民"的德政传统、爱国与忠君的统一等密切关联;从伦理精神的角度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体现了"天下为公"的整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爱国家与爱国人的统一、修德与治国的统一;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丰富灿烂、博大精深、有巨大包容性和凝聚力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成长注入了持久的、旺盛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原因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来找寻答案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明孕育发展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主体文化。中华民族长期高度发达的文化,有助于形成强大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让包容性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必须有一种积极的民族精神。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功能就在于以丰富生动的素材昭示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揭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和承载的文明动力系统,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时代发展,也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凝练。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文明动力主要包括文明传承力、文明自主力、文明创新力、文明包容力、文明超越力等,可以分为根本性原生动力、直接性结合动力、外源性发展动力三个层次。从这三个层次的运转机制来看,“时空化合”“两个结合”“和合共生”确保了各个文明子力的有效运转,从而推动形成了一个“小循环”与“大气候”有机规整、双层联动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系统。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动力论不仅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辩证张力关系,而且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指南,因而具有深远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8.
严庆王跃 《探索》2022,(5):79-95
历史政治学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清晰解释当下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政治关联性,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制度及行为的由来。历史政治学的历史视野、经验研究取向和求治导向适用于解释中国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历史合法性与内在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大一统”政治哲学及政治价值在当代多民族国家整合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党中心模式”凝聚人民的具体方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了历史中国的国家发展路径和政治经验,是党基于历史逻辑和历史经验建构现代国家、实行民族整合的重要举措,满足了应对当下内外复杂形势、化危为机的现实需求,能够在民族向度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远景探索提供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践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当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并优化民族工作实践,把培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作为长远、根本措施。历史政治学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的研究路径,而作为案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则为历史政治学增添了新的学术主题。  相似文献   

19.
王杰 《学习月刊》2023,(8):14-16
<正>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在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党史文苑》2006,(6):26-27,33
江泽民在十六大政治报告多次强调要“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见,在当今的中国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具有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