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岑参的边塞诗意奇语奇。本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2.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全 《发展论坛》2003,(11):70-72
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有着中华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特别是对古典诗词很有研究,造诣很深。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据《史记》记载,第一本诗集《诗经》,是孔子从三千多首诗歌中选出编就的。当时的诗歌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中国历代都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写出千古流芳的佳作,形成一条诗的长河。但就其气魄的雄浑博大,内涵的深厚广阔,没有能与毛泽东诗词相比的。他的诗词为广大人民所喜爱,更倾倒一些专家学者,诗人臧克家就是其中一个。他经常以诵读毛泽东诗词为乐,从50年代…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同志是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马克思主义文艺家。他生前虽然没有发表过专门的诗歌理论著作或论文,但是在他留下的五百多篇遗著中,却有不少篇章谈及了诗歌问题,诸如诗歌的社会功能、诗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的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号称“天牢”,有一位共产党人在这座天牢的囚室中写了一首题为《烦闷》的革命诗歌。诗里描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表达了他同象征黑暗势力的“铁索”、“利刃”斗争到底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5.
长征诗歌略论李安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而且创作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是一座堆金叠玉的诗歌宝矿,值得我们认真发掘整理,研究学习。我国向有“诗之国”的美誉。自古以来,人们在生活劳动、社会实践中常用诗歌来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挥毫书剑阁王汉章伟大领袖毛泽东未到过剑阁,然而他却挥毫书写过剑阁。“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这联诗就是他在60年代初书写的。诗选自唐代岑参《奉和杜相公发益昌》中的两句。毛泽东喜欢唐诗,酷爱书艺.曾书写历代名人骚客的诗句达120多幅。其...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芳 《理论学刊》2001,(5):123-124
新时期诗歌是在继承五四新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它又是对我国古典诗歌和五四新诗的一种超越。本文试从诗歌语言的翻新与组合、修辞方法的运用、诗体形式的建构等方面 ,探讨新时期诗歌对诗歌传统的反叛。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上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在诗歌万千意象中,酒与诗的结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诗酒文化。诗酒文化表露了唐时各阶层诗人的精神状况、情感世界,也以另外一种方式揭露了社会的不同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毅是一位职业革命家,诗词乃其余事,然而正是从这"余事"中显示他的革命家本色.他终身与革命相呼吸,也终身与诗歌相呼吸,无论在顺境、困境、或是逆境,莫不如此.他的病中诗可以为证.  相似文献   

10.
书讯     
正《山本》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大山里一个叫涡镇的地方,在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乱世里,其顽强自保却最终毁灭的命运……著名作家冉云飞的《像诗一样生活》,出版七年后全盘修订,新添五万余字,逐字逐句订讹和润色,为唐代诗人重修小传;用生活的情调体悟诗歌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让读者心间涤荡起诗歌的暖流,让诗歌充满生活的情趣;活泼的笔锋引领读者走向诗意的大唐,用现代人的智慧与古诗人打坐谈诗悟生活。  相似文献   

11.
诗人姜澍川是冒着战争的炮火踏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迄今在文学创作的漫长曲折的道路上已跋涉了四十余年。虽然建国后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但业余时间仍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比较而言诗歌创作的成就更为引入注目。这些诗歌的特色是以反映军事战争题材为主,为革命战争高歌,唱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慷慨悲壮的诗声。在诗坛上激起了一定的反响,可以说,他的诗是战争与和平凝聚成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2.
宫泉久 《理论学刊》2008,(2):124-126
清初山左隐逸诗人徐夜一生"不爱窃论爱吟诗",执着不渝的苦吟得到了清人一致的高度评价;徐夜的侠诗挣脱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束缚,力主创新,善于选择出人意料的言辞和意象来表达他的情绪;而其诗歌语言的清新自然,也有利于其情绪的抒写和气势的渲染.其以咏怀和议政为内容的诗歌具有"赡而肆"的侠诗风格,是清初山左诗歌中"齐气"的典型再现.  相似文献   

13.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他以极具天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创作了近千首色彩瑰丽、内容宏富、风格奇特的优秀诗篇。这些诗篇因其特有的魅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李白在世时,他的诗歌就受到与他同样伟大的诗人杜甫的推崇,称其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稍后的白居易、韩愈这样的诗文大家也对李白的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韩愈更是作出了“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赞誉,。在此后的一千多年中,李白的诗歌一直就盛传不衰,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恐怕无出其右者。迄至今天,李白的诗歌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广泛喜爱。与此同时,伴随着诗歌的传播,李白传奇般的身世经历、丰富的思想情感、豪放的胸襟、傲岸刚直的个性和崇尚自由的精神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连与李白相关的遗迹传说、轶闻趣事、兴趣爱好,甚至李白登临造访过的名山大川也都让人们心驰神往。正是因为李白其人其诗超凡脱俗的品格和诗歌中蕴藏着极高  相似文献   

14.
<正>提及中唐诗人李绅,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两首《悯农》诗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一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二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若单从这两首诗给人的印象来判断,李绅肯定是个生活俭朴、一心为民的好官、清官,否则也写不出这样情真意切、寓意深远的诗句。然而,可叹的是,李绅步入仕途飞黄腾达后,却再也没有诗歌里的悯农之心,逐渐蜕变成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他在当淮南节  相似文献   

15.
诗与歌合是一部中国文艺的既往史.五四以后,虽然自由体新诗占据了诗坛的主流地位,诗与歌分离成相对独立的文学体裁,但无论是五四时期的文人诗,还是后来诗歌的变形体--歌曲和歌词,以及诗歌的配乐表演,这些形式都充分证明,中国现当代诗歌与音乐依然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亲和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毅元帅,在中国革命的疆场上,金戈铁马,号令千军,纵横捭阖,威名赫赫;在诗坛上,他倚马纵笔,挥洒自如,畅志抒怀,不拘一格,开别样境界."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当之无愧.全国解放后,陈毅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虽然工作繁忙,却从未放下诗笔,为新中国诗苑奉献了无数佳作.同时,他还关心诗歌的出版和发展,对当时最重要的诗歌刊物<诗刊>投注了很大心力.  相似文献   

17.
洛夫在诗歌形式和创作技艺方面,鲜明地继承而又超越了现代诗歌传统。他在自由的诗歌体式中,自觉追求诗歌形式对于诗质的意义;以开阔的艺术胸襟,融合西方现代诗歌艺术和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不断探索现代诗歌的创作艺术。洛夫以鲜活丰富的诗歌样式和复杂多变的诗歌艺术,推动了汉语诗歌的现代化进程,丰富了世界现代诗的创作形态,并对当代汉语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人周恩来     
在周恩来的一生中 ,他不仅爱诗 ,还写诗、改诗、录诗、评诗 ,他的诗人气质、诗人风范 ,使人折服。写 诗1 91 4年 ,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时 ,写成两首五言绝句《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 ,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 ,搏浪踵相踪。”“樱花红陌上 ,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 ,相思又一年。”前者以忧愤的心情 ,深刻揭露统治者镇压革命的罪行 ;后者通过对祖国大自然的描写 ,抒发了热爱祖国和人民、追求光明和进步的强烈情感。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周恩来最早的诗歌作品 ,刊登在天津南开中学《敬业》杂志创刊号上。 1 91 6年写就《送蓬仙…  相似文献   

19.
他跟蒋经国是同学,和邓小平是同窗,他在周恩来眼里是自由散漫之人,他被夏衍誉为鲁迅之后最好的杂文家。他因言罹祸,劫波历尽,性格始终桀骜狂狷,“悲真喜真怒更真,文奇诗奇遇更奇。”他就是文坛奇才——聂绀弩。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陈毅同志是上马杀敌,下马写诗。并且说,他的诗句,像一团革命烈火,照亮我们的心胸,鼓舞我们的精神,点燃我们革命斗争的火。毛泽东同志由衷地称道他的诗“大气磅礴”。今天重读陈毅同志的诗现存大约有350余篇,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是他诗歌中透出的崇高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读陈毅元帅的诗,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一点是,愈是艰难困苦的时候,他愈加斗志昂扬,愈加充满胜利的信心,愈能够体现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和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的伟大胸襟和高尚品质。陈毅同志1942年曾说,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