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issue of currency converti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trategy of th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motive for that strategy was ignited by China’s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long lasting unstabl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Recent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tensified China’s urge to get rid of “dollar trap” and look for a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 system where the Chinese yuan could take a place.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ep-by-step approach from the trade settlement to more comprehensive policy measures. It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omestic financial reforms for the RMB full convertibility, including flexible exchange rate, market determined interest rate and deepened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相似文献   

2.
法定数字货币在应用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随其功能定位的变化而变化。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具,法定数字货币存在权利事后救济机制缺失及相应法律规范缺位的风险;作为监管工具,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监管权力与隐私权利失衡的风险;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数字货币存在监管不到位而无法保证其积极助力于宏观调控的风险。因此,应在考察现行规定和有益制度的基础上优化数字货币顶层制度设计,完善法律监管机制,以促进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论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杨泽伟 《法律科学》2003,84(6):95-104
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是现代国际法上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而是互相统一、互相促进的。一方面 ,人权国际保护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 ,国家主权又对人权国际保护产生制约。在承认不干涉内政原则的情况下 ,国际社会在特定情势下为保护人权可进行干涉。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中的人权问题——以发展权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权是当代人权的核心内容,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以及药品价格等的确立不仅影响发展中国家许多有关个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现,而且还影响发展中国家以环境权、可持续发展等为内容的集体人权的发展.国际贸易应坚持非歧视原则,促进发展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金融市场的每个主体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同时也是金融市场的个体成员,不仅有个体利益的追求,同时也具有金融市场的整体利益需求。因此,在金融市场中,作为意志表达的意识形式的权利,就形成了个体性金融权利和社会性金融权利的对立统一关系。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其个体性权利主张的对象是具有平等地位的金融相对人,其社会性权利主张的对象是金融自律组织和政府。中央银行作为金融政府是金融货币主体社会性权利的主要供给者,在实现金融社会性权利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主体最核心的社会性权利,是中央银行行为的准绳。我国中央银行行为必须以我国金融市场中的货币主体的客观的现实的需要为其磁针的指向。  相似文献   

6.
荆长岭 《政法学刊》2009,26(5):93-98
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并趋发展,要求现代国家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形式,同时还应具备应对国际事务及他国文明的国际理性。为共同有效打击国际性犯罪、加强国际人权保护、建设和谐世界,也为维护现代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国际社会应扬弃现实的“契合”范式的国际警务合作,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构建新型的“和合”范式的国际警务合作——国际警务一体化。因此,现代国家应具有立足于自身和全人类长远共同利益的、富于责任感和建设性的国际敏感、国际态度、国际观念和国际政策,在平等、规范、程序化的对话交往中,寻求共意,形成共识,不断推动国际警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陈斌彬 《河北法学》2012,30(7):117-124
利用美元的超中心地位,无限量地对外供给国际货币的美元霸权,已成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一大痼疾.因此,如何对之有效地加以制约则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关键.虽然以SDR为核心的超主权货币可彻底消弭美元霸权的负面影响,一劳永逸地解决“特里芬问题”,但SDR的先天缺陷及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近期内尚不具备可行性.相反地,基于危机后美元霸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失主导作用但又日渐式微的客观现实,扩大SDR篮子的计价货币种类与达成相应的汇率协调机制,建立起以美元、欧元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在内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则是当前国际社会改革与制衡美元霸权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Legal principle, which underlies the value of the legal system, is supposed to be the origin and basis of concrete legal rules. It has also resulted from abstracting and summarizing the value and spirit of these legal rules. In light of the universality and hierarchy of legal principle, the princip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types: one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pplied to the what, why and how a legal system shall be constructed, such as principles of sovereignty,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joint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hich also can be expressed as the principles of sovereignty,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other type includes those existing in the legal system and capable of being applied directly, such as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treatment, principle of minimum standard,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for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 principle of independent protection (for copyright), principle of compulsory implementing patent (for patent right) and doctrine of priority (for industrial property right), etc. In my opinion, the principl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system of IPR shall follow the latter model, indicating that they shall be provided and writte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on the grounds that they can be applied directly, and that they can be universally applied to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system of IPR instead of exclusive application to one certain system. Hereup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principles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system of IPR should include the principles of national treatment, minimum protection standard and public interest.  相似文献   

9.
从现有国际人权法渊源中确立促进和保护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可谓构成国际人权法的新发展 ,而从国际人权上对受教育权作出识别是确定上述标准的前提。本文根据有关受教育权的主要国际文件的统一化进程并结合国际社会的实践将受教育权归类为基本教育权、初等教育权、中等教育权、高等教育权和教育选择权 ,并依据一系列国际文件对世界各国促进和保护受教育权的义务性安排建立起国际社会促进和保护各类受教育权的国际标准模型 ,同时揭示了上述国际标准模型在适用过程中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货币制度进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其制度性根源在于当今的国际货币制度存在缺陷。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改变美元本位的状态,"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通过缔结区域性货币合作条约、建立特别国际货币法院、建立政府间独立的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对美元进行全方位的约束,是当下改革国际货币制度比较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For a long time there has been a contest between free trade and trade protection as the best strategy of promoting local and global economy. When the globe is again 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recession, this contest intensifies. The current recession knocks out a severe blow to free trade as the “game rules” of world economy and aggravates the perplexities of free trade in certain aspects, which then arouses suspicion on the legitimacy of free trade. In order to address domestic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the “stimulus packages” of some countries offer much support to trade protection, further intensifying this contest. Confronted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disaster, trade protection can be helpful for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in a given economy and thus mitigating domestic contradictions in a short period, but it may also complicate the legal order of trade and bring hindrance to domestic market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ones, and consequently, it will jeopardize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ordinary consumers and even stir up the grievance and resentment domestically or internationally. As the current economic recession has been a pressing issue for all the countries, there is a dire need for concerted efforts in the globe to stimulate the vigor of world economy and tide over the disaster.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部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不仅暴露了西方国家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长期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且也反映了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当前世界走出危机、重振经济的当务之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仅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需要,而且也是满足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陈安教授在《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中的许多文章中,特别是在《论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战略定位》等4篇系列论文中,从国际经济法学的角度,就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管理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战略思想和政策建议,喊出了与时俱进、变法图强的最强音。这是陈安教授30年来一以贯之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本文结合陈安教授的有关论述,提出了一些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管理的战略思考,是为呼应。  相似文献   

13.
姜素红 《河北法学》2006,24(3):67-71
发展权既是一项国际人权,同时也是一项国内人权.作为国际人权,为保障发展权的实现,各国应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权实现的国际环境.作为国内人权,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障和促进发展权的实现.包括设立促进与保护人权的国家专门机构;完善立法;完善宪法审查和宪法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权保护:WTO争端解决机制所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远民 《时代法学》2004,2(6):18-22
从一定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贸易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一定的社会冲突,其中包含了道德、伦理、政治、社会及法律层面的冲突。这一冲突主要体现在贸易规则本身之间的冲突,以及相伴而生的人权保护问题。WTO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国际贸易中的人权冲突、人权保护问题,而这对我国如何应对“贸易与人权的冲突”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泽伟 《法学研究》2010,(3):175-185
在人类面临新挑战与国际社会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国际法全球化与碎片化共存的现象明显,国际法的刑事化现象不断增多,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更加凸显, 国际法的调整范围不断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与此同时,当代国际法所肩负的期望和使命也越来越多。发展、安全、人权等国际法价值目标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国际宪政思潮已经成为国际法学界不能回避的课题,国际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已成为时代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理念已渗透到国际法中。  相似文献   

16.
郝少英 《河北法学》2012,30(7):87-94
国际河流后开发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国际河流的开发会对先开发国家的既得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位于其领土内的国际水资源享有主权是后开发国家对国际河流享有开发利用权最主要的法理基础,“先占主义”理论在国际实践中鲜获支持,国际仲裁、判例进一步确认了后开发国家开发利用国际水资源的权利和义务.故国际河流后开发国家享有开发利用国际河流的权利,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我国作为大部分国际河流的后开发国家也应受到启示,以实现国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权话语拓展的主要方式是软渗透和硬介入。软渗透表现为通过西方人权"区域理念--区域规则--国际规则--国内规则"的规范扩散,推动非西方国家接受由西方主导建构起来的国际人权规范体系,形成对西方人权话语的法律确信,最终实现"西方人权国际化"和"国际人权国内化"。硬介入表现为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式强行推动非西方国家接受西方人权话语并将之纳入国内法律秩序,加速了西方人权国际化。西方人权话语拓展引起"它变"和"自变"效果。一方面,面对软渗透和硬介入,非西方国家或者被动接受,或者借助条约批准、保留等国际法手段予以选择性认同或变通,甚至提出竞争性替代话语加以对冲。另一方面,西方人权话语也在内外因素下不断自我调适,逐步提升可接受性。中国对外拓展人权话语,应充分利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战略机遇期,借助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途径,加速国际人权话语格局的变革;尽快形成以发展主义权利观为核心的人权话语体系,并通过对话来增进中国人权话语的价值共识;坚持发挥规范性力量的作用,学会利用国际法律机制,着力提升在国际人权体系内将中国理念和话语转化为国际规则以及保障国际规则被遵守的制度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宪法社会基本权的分类与构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贤君 《法律科学》2004,22(2):3-11
社会基本权是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于自由权。到目前为止 ,它还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和指称。依据文献研究方法 ,兼采理论与司法实务见解 ,社会基本权应进一步区分为 :经济权利、狭义的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 ,且不同类型的权利在各国得到承认和普遍化的程度不相一致。与自由权相比 ,各种社会基本权还只停留在指导原则和宪法委托阶段 ,其司法救济程度还比较低 ,主要依赖立法裁量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成铭 《时代法学》2005,3(1):86-92
欧洲理事会采取集体办法促进和保护人权的理论和实践对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权保护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区域性人权保护办法是在区域层面上施行《世界人权宣言》的有效途径 ;国际人权机构应通过改革不断提高人权的可司法性 ;主权国家应在采取集体办法保护区域人权方面积极行使主权权利 ;人权国际保护内在地要求增强个人的权利主体意识 ;国际人权保护机构应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随着欧洲理事会的人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 ,它在人权国际保护中的“领跑者”的形象和影响将得以继续显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