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对象。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被认为是最为主要的途径和手段。而法制教育涵盖的范围应该向心理学领域拓展。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探索违法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为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找到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对象。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被认为是最为主要的途径和手段。而法制教育涵盖的范围应该向心理学领域拓展。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探索违法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为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找到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3.
金欢欢 《法制与社会》2013,(17):230-231,239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犯罪成因、心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当代国内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激情违法犯罪是由于瞬间性消极情绪爆发而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激情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差、自我抑制差,在瞬间受到外界刺激而消极情绪爆发,强烈的情绪体验支配着人的行为,理智和意志失控,毫无理智、肆无忌惮、不顾后果地实施突发性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各种社会消极因素依然存在。激情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社会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预防和矫治激情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遏制激情违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主要有社会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等各种原因。通过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进行深刻地剖析,对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促使高等教育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明 《法制与社会》2010,(4):219-220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关系产生明显逆转,使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天之骄子"的头衔,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大学生犯罪数量逐年增加,犯罪手段和动机也日趋多样化,预防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学校、家庭甚至社会迫在眉睫的需要。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发育相对滞后,因此对大学生的潜在犯罪心理进行疏导作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大专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合格、有用的人才。然而,在校大学生目前出现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尽管我国大学生犯罪率一直是很低的,但其涉及范围、性质及危害性与社会其他人群的违法犯罪行为相比并没有质的区别。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思想道德蜕变、心理不健康、法制观念淡薄、学校管理不严等。为此,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预防。  相似文献   

8.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的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法制建设的后备主力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景.然而,据调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数量及犯罪人数每年都在明显增加,面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的飞速发展,伴随而生的校园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增多较为明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处理好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关系学生自身前途、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唐琳  郑剑波 《法制与社会》2011,(12):202-203
当前,在日渐凸显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中,因心理因素、法制意识淡薄导致犯罪的占有相当比例,若不对已走在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开展心理援助等有效的挽救措施,就不能降低失足青少年的重新犯罪率,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本文指出应当围绕青少年犯罪预防心理援助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合理性与制度框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建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索试,以期更有效降低青少年犯罪比率。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要求对轻罪宽缓处理,以促进犯罪人矫正和再社会化,增进社会和谐。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轻罪的处遇仍呈现"监禁化、刑罚化",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现状,非监禁化、非刑罚化的处理措施对于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几无约束力。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健全和完善非监禁化、非刑罚化的诉讼机制,为司法机关实践宽缓的刑事司法政策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制造毒品罪的既遂标准存在着开始制造说、制造成功说和制出成品说的争议。本罪的保护客体仅为单一的国家对毒品的管理秩序而不包括公民的身心健康,是否制造出成品不能说明对保护客体的侵害。本罪的典型可罚时点不是毒品制造出来而是制造毒品的行为结束。本罪中的毒品不是说明客体受到侵害的构成结果,而是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的行为结果。因此本罪的既遂标准是行为人制造毒品的行为实行终了。  相似文献   

13.
关怀 《法学杂志》2007,28(3):29-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确定为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动法制。现仅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健全劳动法制建设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纲领和目标自党的十六大响亮地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雍自元 《法学杂志》2008,29(2):134-136
青少年被害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社会对于青少年被害预防宣传不到位、保护力量有限、立法存在缺陷、救助机制不健全、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被害预防教育不重视、个人缺乏被害预防意识等。预防青少年被害,需要国家加强宣传和保护,完善立法,建立救助机制;需要学校和家庭加强对青少年被害预防的教育;更需要个人提高被害预防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以环保应对危机——环境法制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五项是环保措施,这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以环保应对经济危机的全新理念和机制。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提出措施,主动转型,借此时机将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转化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国以环保应对危机,优先行动领域应当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土地生态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合理区域规划;制定修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环境知情、参与权利,探索完善环境法律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药品致损事件频发,现有法律制度无法为受害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基于药品的特殊性,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建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国家救济"三位一体的药品损害救济体系,对维护药品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腐败犯罪案件中,如何追回外流腐败资产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应《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创设全新而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和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构建公益诉讼制度,关键在于赋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实体以诉权;构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旨在创建一种仅解决有关财物的没收问题,而不涉及行为人定罪量刑问题的刑事没收程序。  相似文献   

18.
保护外贸领域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应当是外贸法的规定,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我国应当修改《对外贸易法》,将劳动就业权保护作为对外贸易立法宗旨的核心内容,并增设政府作为义务,将保护职工劳动就业权纳入该作为义务中,在外贸法律相关条款中都要注意贯彻保护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这一宗旨。我们不仅应在外贸法体系中完善不当贸易壁垒调查和评估机制、对外贸易谈判机制,加快构建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将劳动者视为贸易救济的重要对象,还应高度重视我国外贸法对外国政府滥用贸易法律政策不当侵害我国外贸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经修正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员国,有着繁重的履约义务。为履行国际公约义务,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立法。但面对消耗臭氧层物质强制淘汰期的到来,现有的立法存在诸多缺陷,不能满足国际履约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履行国际条约义务,中国正在起草制定更高级别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立法,并将采取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保证如期甚至提前淘汰应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