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权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合理配置检察权,检察活动的司法属性决定了检察权的配置必然受司法规律的制约,各项检察权改革必须符合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检察权的产生、发展、运行都与司法规律有密切联系,要按照中国特色司法规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检察权改革,推进检察体制机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建国 《法律科学》2013,31(3):24-32
检察垂直领导理论是列宁检察权思想的精髓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构筑为苏俄和前苏联时期乃至于当代俄罗斯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点,而且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检察制度的建立和检察体制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检察系统曾经两度实行垂直领导体制,但是中国检察制度借鉴列宁检察垂直领导理论的历史实践并不顺畅,最终演化为目前的双重领导体制.在当下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推进检察领导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重大法治课题.重温列宁检察垂直领导思想及其理论逻辑,对于中国检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范围内考察检察权及其制度的历史嬗变,主要有三次:两大法系国家检察权及其制度的嬗变、前苏联社会主义检察权及其制度的产生与嬗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了解了主要国家的检察权及其制度的演进过程和规律之后,可以看出:检察权及其制度同民主法治的进程相伴始终,检察制度成为国家政治制度是否成熟、社会是否文明进步的标志,检察制度是国家法制统一的有力武器,当代检察制度注重惩治统治阶级内部危害其整体利益的犯罪,各国检察制度的异同点并存。当代检察制度的功能主要体现为:平衡利益冲突、修复受损秩序、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制度安排、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许腾翔 《法制与社会》2010,(14):106-107
检察权的合理配置是当前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没有检察权的合理配置,就没有检察权的有效运行。目前我国检察权的配置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检察权的运行及发展与司法规律密切相关,只有掌握和正确认识司法规律才能更好的完善检察权配置。因此,从司法规律角度研究我国检察权配置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对我国司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指出我国检察权配置的问题,最后对如何运用司法规律完善我国检察权配置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5.
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性质的公权,包含司法权和行政权属性.对检察权应偏重于对司法规律即司法性原则的认识把握,我国宪法法律、检察理论实践决定着检察机关司法机关定位及遵从司法规律运行的客观必然性,在具体检察权运行中均有司法规律和特性的突出表现.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进一步确立检察机关的司法机关性质,从实践层面呼吁对检察权行使程序和方式进行司法化改造,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6.
詹亮 《法制与社会》2011,(3):152-152
检察权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不断赋予中国检察权以特殊法律地位和所表现的特殊性质.随着检察制度的深化发展,新的要求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推进检察制度的改革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检察权的司法化运作及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的权力,是行政权和司法权互相分权制约的产物。检察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监督性质的国家权力。我国检察改革的方向是将检察权运作司法化。检察权运作司法化应当以检察权独立为前提,改革行政化管理模式,构建以检察监督侦查、司法审查机制、有效辩护原则和居中审查机制为主体内容的审前程序。  相似文献   

8.
鉴于现行的司法体制制约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和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的实际情况,进行司法体制改革、遏止检察权地方化倾向已是势在必行,而且日益迫切。同时也应当看到,司法体制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部分,司法体制的改革将会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慎重行事,不能操之过急。司法体制改革必须被纳入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9.
检察权配置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成军 《河北法学》2011,29(12):144-152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优化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优化检察权配置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权。优化检察权配置必须坚持合宪性、权力制约与监督、遵循司法规律、检察一体化、权力结构完整、权责统一以及法律保留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律文本中,宪法规定了检察权的性质,但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民事检察权作出完整的规定,仅规定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权,距离民事检察权的理想状态存在很大差距.本文认为,民事司法实践中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现象应借助民事检察权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以恢复司法的公信力.因此,未来修改民事诉讼法时应专章规定民事检察权.只有系统地建立相关的民事检察制度,才能保证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和公众对法治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