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时间过得真快。自2005年5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国家减灾中心共同承办"为印度洋海啸受灾国举办的减灾救灾人力资源培训班"以来,一晃十年就过去了。十年来,全球的自然灾害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减灾救灾也逐步成为国际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中国减灾》杂志社的编辑向我约稿,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〇一四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在不断健全救助制度、迅速启动救灾响应、及时下拨救助款物、提高科学决策支撑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灾工不断应、显著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甘肃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强调,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目的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灾害管理由“应急救助”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转型。甘肃省是全国自然灾害高发易发省份之一?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特别是近年来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经受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后,甘肃省民政厅深刻体会到,建立和完善“综合政策”、“联动共享”、“综合减灾救灾责任”三大体系,是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基本手段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十年前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开启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的新篇章。社会力量作为一支重要的救灾力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之后的历次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公共政策变迁的视角,从社会力量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引发的问题思考、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政策不足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政策变迁三个方面,对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救灾进行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袁艺 《中国减灾》2013,(3):30-31
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现状背景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救灾工作,救灾应急体系不断完善,救灾资金投入不断增加,救灾范围不断扩大、救助项目不断增加、救助标准不断提高。一、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日益完善,对评估工作提出系统要求2003年"SARS"疫情暴发后,中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四川省南溪县人民政府主导编制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一书完成。它包括《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动物重大疫病防治预案》、《防汛应急预案》、《大风冰雹灾害救灾应急预案》、《雷电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防治应急预案》、《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森林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突发性地质灾害救灾应急预案》、《重大干旱灾害救灾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方面。该书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提出了纲领性的应急指导,也为规范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提高救灾快速反应能力,建立高效有序的救灾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2005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及社会捐助情况新闻发布会1月5日上午.民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有关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和社会捐助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李立国副部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以及社会捐助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8.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 2005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及社会捐助情况新闻发布会 1月5日上午,民政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有关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和社会捐助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李立国副部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 2005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以及社会捐助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9.
<正>为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掌握全国自然灾害情况,科学评估核定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对原《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3月印发,本文对两项统计制度的修订背景、主要修订内容等进行介绍解读。灾情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决策信息,是开展抢险救援、救灾救助、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湖南防灾减灾的“十二五”开局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中国减灾》2012,(1):22-23
湖南省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减灾救灾工作形势严峻。近日,本刊记者就2011年湖南省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和新一年工作规划等问题采访了湖南省民政厅救灾处处长陈自力。记者: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请您介绍一下湖南2011年减灾救灾工作的开展情况。陈自力: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湖南省在"十二五"时期的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1995,5(3):18-20
开展储粮备荒加大互助互济力度(江苏省民政厅)我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救灾救济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救灾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十多年来,我们先后推行了救灾款无偿使用与有偿扶持相结合,救灾与保险相结合,救灾与扶贫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加一 《中国减灾》2012,(23):24-27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在2012年接近结束的时刻,回顾十年来的"减灾文化"具有特殊的意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甘肃省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议强调,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目的是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灾害管理由"应急救助"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转型。甘肃省是全国自然灾害高发易发省份之一,素有"十年九灾"、"无灾不成年"之说,特别是近年来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经受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后,甘肃省民政厅深刻体会到,建立和完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通过出台有关防灾减灾救灾的政策制度,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和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基层灾情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设进程等,不断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向纵深发展,有力提升了全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山东济宁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等各类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发生,因灾损失严重。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2008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民政局把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点,着力从健全救灾体系、加强设施建设、开展减灾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水平,不断开创安丘民政救灾工作新局面。加强减灾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救助能力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安丘市防灾减灾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灾害预警、灾情会商、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综合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安丘市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精心编制市镇村三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救灾网络体系。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在县级,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非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灾难的发生,国人在经历惨痛灾难与艰辛救灾的过程中,减灾文化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充满曲折但成就卓越的十年。  相似文献   

17.
朱军 《中国减灾》2005,(4):8-10
我国自然灾害较多,每年因灾损失较大。为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特别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一系列救灾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等规定。各级财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减灾救灾工作,及时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一、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现状广东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从1993年起,我省各级民政部门以落实救灾粮差价补贴款和增加地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为重点,逐步推进救灾工作分级管理,取得了一定进展。至1997年6月底,全省落实民政救灾经费共13543亿元,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列支救灾经费预算已全部消灭"空白",有1008个乡镇列支救灾经费预算,占乡镇总数的63.4%。所有这些都为今后做好救灾工作、提高救灾工作时效和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推进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改革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分级管理界限、职责以及分级负…  相似文献   

19.
崔鹏飞 《中国减灾》2012,(15):34-35
近年来,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从加快制度创制、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救灾工作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各级救灾应急能力,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救灾保民生中的主力军作用,有效应对了诸如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暴雨洪涝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从加快制度创制、完善应急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救灾工作技术支撑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各级救灾应急能力,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救灾保民生中的主力军作用,有效应对了诸如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10年暴雨洪涝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