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
环境社会自治作为社会自治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与法治之间有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社会自治与法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私法自治对环境社会自治亦能接纳和渗透;环境的"软法"之治更体现了环境社会自治与法治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就各国民法典及判例中的侵权责任的整体来看,过错是确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核心要素。然而违法性是否是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却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对过错与违法性关系的分析与价值的判断,主张过错包括违法性,违法性不能作为独立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权力与法治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5.
论法治社会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理性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权力”与“权利”是公法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近些年来被我国法学界所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权力”与“权利”的“不平衡”是长期的,而“平衡”则是短暂的。特别是在近现代世界各国的宪法确认了“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与以“控权”为基本特征的“法治”治国方略之后,“权力”来源于“权利”、服务于“权利”并保障与促进“权利”得以实现。这种新型的“权力”“权利”关系说明,“权利”相对于“权力”的优越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与肯定,成为现代国家民主法治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努力的目标,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  相似文献   

7.
周文 《中国司法》2012,(4):84-86
在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步入“六五”普法之后,特别是在我国宪法实施30年之后,人们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活动转到弘扬法治精神的层面上来。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新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人性观与法律以及构建法治社会的关系,通过对比中西方人性善恶观主流论,阐述人性观的起源与发展并分析了人性的本质,以北纠正人性的善恶决定社会法治程度的错误观点.本文论证法律的起源以人性为基础,但法律反过来也会作用于人性的发展,人性的变化与法治社会的构建互相影响,法治社会的构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人性散发理性之光,而人性的良好发展才能推进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论法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敏  朱永红 《河北法学》2005,23(3):157-160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政治文明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政治文明是法治得以建立的重要条件和坚强 支柱;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和有力保障;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法治为根本,实现政治法治化。  相似文献   

10.
走出关系社会的法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忠 《现代法学》2001,23(5):51-56
我国社会正面临着走出关系社会的过程。关系社会的社会控制方式是以各种非正式制度为主。在关系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一方面社会需要建立法治 ,另一方面关系社会遗留的非正式制度仍然对社会产生着影响 ,某些部分和法治原则根本冲突 ,这是推行法治遭受阻力的原因。在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应对非正式制度加以区别对待 ,不能过于妥协。  相似文献   

11.
芮晨宸  吴薇 《法制与社会》2013,(18):9-10,21
我国法治运行缺乏内在基础,法制不断完善,社会问题却频发。法治社会需要两条腿走路,制度建设与价值构建不可偏废,抛开"人治"的帽子探求儒家思想穿越时代性的法治因子,则会发现儒家内涵早已包含着民主、人权、公正、秩序等现代法治的种种要素,其构成了儒家思想融于当代法治的可能性。而要真正将儒家思想融入中国法治,则需要从法律制度、法的运行和意识三个层面将儒家思想进行现代性转化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必须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法是社会发展为国家形态后的产物;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而产生的;法与道德在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法治社会的理想状态应由法制来调节,由道德来补充。  相似文献   

14.
宪法规定,法律主体(公民、法人等)享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作为基本法律的刑法和民法都致力于保护法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所以,侵权行为,将会引起刑事、民事法律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评价——民事侵权责任、刑事侵权责任.既然针对同一客体的侵害存在着或然的双种或双重评价,那么,针对两种评价之关系的思考,无论是在理论上区分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还是在现实上正确地适用法律,都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民事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公民、法人)实施侵权行为而承担民事法律后果.刑事侵权责任是指犯罪主体(公民、法人)实施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5.
论不作为侵权及其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作为侵权是与作为侵权相对应的一种侵权形式。与作为侵权相比,不作为侵权不但有其独特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础,而且有其特殊的构成要件和责任规制要求。不作为侵权与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密切相联,其司法适用除依赖明确的法律刚性规定之外,还受制于公序良俗、习惯、诚实信用原则等软性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未来的侵权责任法立法中,应在广泛借鉴外国先进立法理念和成熟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积极引入这一制度。在立法技术上可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方式对这一制度的适用进行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基础。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需以社会自治为基础。市民社会蕴含的公民意识是法治精神的基础。只有大力推进市民社会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17.
王德志  李猛 《法学论坛》2021,36(2):135-14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发布规范性文件以适应社会救助的紧急需要,扩大了医疗救助的范围,加强了社会救助机构的疫情防控措施,通过下放审批权限、简化救助流程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了老年人、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社会贫困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推动了我国社会救助应急法治的发展。我国应当总结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救助应急法治发展的宝贵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下医疗救助问题做出特别规定,完善应急状态下社会救助的应急程序规定,加强社会救助机构的疫情防控规定。  相似文献   

18.
周园 《法制与社会》2013,(22):57-58
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追踪我国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修法动态,详细剖析《送审稿》第76条对其规定之合理性,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基于这些缺陷和不足,在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更清楚地显示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来自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表明,在8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总量中,科学技术的贡献为50%左右。在日本,这个比例为62.9%,在法国和意大利已逾70%。大量事实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因素,生产的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政治文明关系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它与法治一脉相承,溶为一体.政治文明是法治的内核和精义;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方式;政治法治化是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