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历史重任,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 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香港回归后,“一国两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日,这一闪光的日子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这一天,举世闻名的东方之珠—香港,将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纪性大事。从历史意义说,这是雪洗150多年历史耻辱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振兴,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上为所欲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现实意义说,它标志着我们在统一祖国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关键而重要的一步,香港回归并实行“一国两制”,将为澳门回归和台湾统一起示范作用;从经济意义说,香港回归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虽然中央政府不向香港收…  相似文献   

3.
论“一国两制”从构想变成现实张国明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洗刷上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一段民族耻辱;标志着“一国两制”从构想变成现实,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的科学性,已被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并为解...  相似文献   

4.
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各级组织和广大农工党员正在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遵照中共中央和农工党中央的有关部署,把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展“三增强”、“四热爱”教育活动,作为农工党内蒙古自治区委各级组织和广大农工党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指导我区农工党的各项工作。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  相似文献   

5.
<正>1937年爆发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这一时期,农工党组织也在潮汕地区带领自己的党员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1年,农工党党员郑省一被委任为农工党揭阳县负责人,他奉命回潮汕活动。他利用家乡的蓝桥诚正学校为中心,变卖自己祖遗的几亩田地作为活动经费,与黄伦、黄任之、陈从云、徐云青、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全国上下兴起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搞好农工民主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农工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十分重要,这是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党的要求,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农工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农工党员必须紧密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围绕中心,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党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我党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农工党员的思想实际来开展工作,把“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祖国指日可待,凡有爱国心和民族感的中国人,无不为此盛事而欢欣鼓舞!英国人把香港归还中国,标志着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民族耻辱的终结,这是今天所有的中国人应引以为自豪的。事实上,“一国两制”是一种新构想,香港是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与主权国制度不同的地区,其成效得失将成为世界所关注。九七回归在即,在这繁荣、开放的都市生活习惯了的港人,政治态度可以不同,而热切期望香港“明天会更好”则是共同的愿望。“九仁”回归是历史的必然,老挂之间自一条无形的纽带,把两地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着人在这举世瞩目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祖国,是洗雪民族百年耻辱、普天同庆的历史大事,标志着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香港回归,增强了中华民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众所周知,在祖国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能否在一个国家里和平共处和长期并存,或者说“一国两制”是否切实可行,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关键。现在香港回归了,这就用事实证明了用“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中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奢香故里大方县,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如画的美景,是许多人心向往之的圣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美丽的奢香故里和彝族圣地,在2019年以前居然还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帮扶大方县的发展?这件事始终牵动着每一位农工党员的心。1994年,农工党中央领导未雨绸缪,把大方县作为全党定点帮扶县,  相似文献   

10.
"我本是啊一棵小小的草/弱如柔丝细如毛/是农工芬芳的泥土供我养料/是农工如珠的雨露给我脂膏/是农工和煦的阳光春去秋来把我照/才使我枝繁叶茂渐妖娆……"这是我根据大型黄梅戏《寸草心》主题曲改编创作的黄梅歌《寸草心,农工情》。2017年8月25日,农工党铜陵市委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寸草心·农工情"同心论坛在铜陵市行政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农工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黄金峰演唱了这首歌。歌声婉转优美,饱含深情,受到与会省市领导和全体党员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1.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洗刷上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一段民族耻辱,标志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重大事件。为了了解这一事件对内地和港澳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内地和港澳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了座谈。我们发现:香港回归,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关心祖国统一,关心香港发展 历史进入九七年,青年学生谈论着香港,关心着香港,“香港回归”是青年学生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九七香港回归与统一战线工作新探广东张广芳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标志着香港社会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开始。从此,党在香港的统一战线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陈晔 《前进论坛》2012,(6):9-11
自2010年以来,农工党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和延伸,精心组织安排、统筹部署实施,在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工党员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一、基本做法,按照农工党中央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给云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师立德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时为计地加速了。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性一步,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伟大胜利。在这全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翘首企盼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  相似文献   

15.
雕塑生命──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农工党员曾成钢冯群1997年中国文联向全国108名中青年文艺家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37岁的青年雕塑家、农工党员曾成钢受此殊荣。德与艺是体现真善美的双翼,艺术家只有振起这对金色的翅膀,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朱■基同志到苏州考察与农工文艺界同志同乐击鼓者为钱根生,朱副总理左侧为邢晏春,右侧为王池良。1996年6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在苏州考察。6月5日晚上,农工党员著名评弹艺术家邢晏春,农工党员著名京剧司鼓钱根生,农工党员全国曲...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我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必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统一战线,作为与香港回归密切相关的上层建筑,受其影响则更加深刻。研究和认识这些影响,对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全实现,进一步活跃和深化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回归对统一战线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香港回归,将使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统一战线,作为我党的一大法宝,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六个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标志着我党随着形势的变化和认识的深化,对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重大转变。一、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转变在中共的历史上,我党的建党指导思想,吸收党员强调的是思想入党,而不是出身。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社会成分构成上,虽然与马、恩、列的建党学说及其实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没有削弱党的工人…  相似文献   

19.
《前进论坛》2011,(12):8-9
三年前,农工党员奔赴灾区救死扶伤;三年间,爱心捐款源源不断支援重建;三年后,遭地震重创、山河破碎的悲伤之地已浴火重生,变化翻天覆地、面貌焕然一新。三年来,农工党中央及各级地方组织积极参与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募集农工党员爱心捐款和“特殊党费”,并协调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的项目资金,共计重建资金2345万余元。15所乡镇卫生院、l所妇幼保健院、6个畜牧兽医站、42个村卫生室……一组组数据串起了农工党3年来参与“5.12”灾后重建的累累硕果,凝聚着农工党全体党员关心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真情,绘就了农工党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同心同行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0.
陆玉秋 《今日广西》2008,(24):56-57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战略高地,这是广西加快发展“千年等一回”的历史机遇,对于处于北部湾经济区边沿的宁明县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对机遇,宁明县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