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是个胆子很小的农民。这是我少年时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初,穷乡僻壤里的小山村吹进了改革的春风。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父亲对上级要求把当时为集体所有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分到一家一户感到很“惧怕”。在“怕变”中,他一连召开了三次大队小队干部会议,想依靠“集体决策”来确定分与不分。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条幅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却爱好书画,他送给我的条幅字迹遒劲潇洒,内涵深邃显见,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那年我高中毕业回村担任了大队干部,分管治保和民调工作,父亲郑重其事地把我领到西厢房里,指着正面墙上的条幅说:“你哥当村干部时,这是我给他题写的,现在你大小是个村干部,我把这个条幅送给你。”   条幅上书:花开能有几日红,为人一世要公平。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恭恭敬敬地说:我一定照父亲写的去做。   父亲接着讲了条幅的来历和背景。解放初期的那年腊月,父亲应朋友之约去南山狩猎,不料刚到朋友家就被人抓起来。原…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位职业编剧。近几年,他编剧并投拍的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写父亲的。我问他,是因为父亲情结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过他的神情向外弥漫。他说,10年前,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我把我的父亲弄丢了,一直都没有找回来。他说,母亲来电话告诉我,说父亲的“糊涂病”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父亲惠的是“失智症”,于是,我回了趟家,决定把父亲接到城里,找大医院瞧瞧,看有没有办法缓解病情。他说,那天起了个大早,带着父亲上医院。当时,人很多,公汽很挤,我再三叮嘱父亲,一定跟紧我,但车到站之后,父亲还是不见了。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5.
雷宇  朱建华  夏苇 《今日广西》2008,(23):21-21
有人曾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己父亲的一句话。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个歌唱家?”父亲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只选一把椅子,  相似文献   

6.
脑筋遗传     
一个父亲得意洋洋地夸他的儿子聪明。“你知道,亲爱的,”他对太太说,“我已经把我的全部脑筋传给了我们的儿子。”“当然,”妻子冷冰冰地回答道,“‘所以,现在只有我和我们的孩子有脑筋。”脑筋遗传  相似文献   

7.
漫画与幽默     
救错对象三个年轻人从水里救起一个美国政客,他很感激他们,问他们需要他帮什么忙,以回报救命之恩。第一个说:“我希望进入西点军校,但是,我的成绩不理想。”政客说:“不要担心,这个问题好办。”第二个说:“我申请进入安那波利大学,但是被拒绝了。”政客说:“没问题,你会进去的。”第三个说:“我希望被埋在阿灵顿国家烈士公墓。”政客说:“公墓?为什么?”他回答:“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杀掉。”谈名气三个美国商人在俱乐部谈论什么是名气?一个说:“名气就是应邀到白宫去和总统会谈。”第二个说:“…  相似文献   

8.
想起了父亲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伴我度过了这个炎炎夏日的多个夜晚。说实话,五种类型的唱法一场场赛下来,没有记住多少歌曲和歌手,唯一让我动情的是民族唱法选手刘和刚和他演唱的一曲《父亲》,让我记住了他和《父亲》这首歌,他也将这首参赛歌曲作为了决赛歌曲,压了历时三个月“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大轴,最终获得了民族唱法金奖。一句“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只能来世再见的老父亲.一任泪水滚滚……  相似文献   

9.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10.
他姓傅,被提升成校长以后,人家都叫他“傅校长,”他对自己的姓不满起来了,心里老是窝囊!明明是个正的校长嘛,怎么偏偏姓了傅,降成了“副校长”长了呢?天下又多巧事更上级派来呀一个副校长,姓郑,人家都把姓郑的副校长叫做“郑校长”。他听了,心里更恼火!好呀,姓“郑”的就成“正校长”啦!星期一上午,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他讲了话,有一段是:“咳咳……有件事要跟同志们说一下。大家都知道,我是正校长,偏偏又姓了傅;而新来的郑校长,他是副校长,偏偏又姓了郑。这就产生麻烦了!前几天有个熟人来学校找我,说:'我要找傅…  相似文献   

11.
王立常 《创造》2001,(1):47
“吕氏春秋”上有则故事说,梁国的北部有个叫黎丘的村子,“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乡里有个老人到集市上喝醉了酒回家,这个奇鬼就装成这个老人的儿子的形状,一路上折磨他。老人回到家里,酒醒了,责备他儿子说:“我是你的父亲的嘛,哪一点对你不慈爱啊 ?我喝醉了,你一路上那么捉弄我,是什么道理 ?”儿子急得哭着跪在地上说:“作孽啊 !没有这样的事情啊 !昨天我到东边村子收债去了,不信可以问东村的人啊 !”他父亲相信了他的话,怀疑是奇鬼折磨他,准备“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剌杀之”。第二天,老人到市上去喝…  相似文献   

12.
父爱     
8月里的一天,烈日炎炎,父亲陪我来到了职业培训中心,等待我的将是一场电脑技能大赛。气氛沉闷得使我感到都快要窒息了。父亲握着那本用来打发时间的杂志一刻不停地给我扇着,在这富有节奏的扇动中,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只剩下15分钟了,周围人头攒动,我越发感到紧张与不安。这时,父亲一直扇动着的手忽然停下来。他从包中掏出一包早已准备好的湿纸巾让我待会儿考试的时候用。这种我忽略的事,父亲却往往做得滴水不漏。他拉过我的手,对我说:“时间不多了,做好准备,不要紧张,知道么?考的时候心理一定要放松。”这句话,父亲已…  相似文献   

13.
他更愿意说自己是“创二代”. 徐立勋,宁波华茂集团总裁。2002年,他临危受命,从父亲手中接掌公司。在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转型与磨砺之后,当初的毛头小伙子已蜕变成了有志气、有眼界、有担当的舵手,而如今的华茂集团,也已开拓了属于徐立勋的“高度”。 他曾说,“对我来说,父亲就是一座不可跨越的高峰;我只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去努力开拓另一个高度”。面前这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青年人,承袭了父辈的低调、坦诚和朴实。  相似文献   

14.
在香港商界,近些年出现了一颗十分耀眼的明星,引起了众多人的瞩目。他就是已故“船王”包玉刚的二女婿、国务院港澳办和香港新华分社聘任的香港事务顾问吴光正先生。他出身名门,父亲吴绍磷曾留学德国,获得工程学博士,吴光正对身为建筑师的父亲十分崇敬,以做像父亲一样敬业的人为荣。他常骄傲地说:“我父亲在德国学习时,考九门功课,门门都是100分,这个纪录到现在也没人打破过。”吴光正从小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高,他在香港读完小学和中学后,就到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读书,主修物理学和数学。他热心参加学校的社会活动,一直是…  相似文献   

15.
沙堤新事     
一九八二年春,福建晋江县沙堤大队木匠龚诗江,突然接到堂姐从菲律宾寄来的一封信.信上说,龚诗江的七十八岁老父亲龚显凯,病得很厉害,想回故土治病养病,不知他们肯不肯收留. 龚诗江陷入沉思:自己还在娘胎时,父亲就离家到菲律宾谋生.后来父亲又与当地妇女结婚成家,微薄的工资收入仅够维持一家的生计,再也无法寄钱回乡.四十八年就这样过去了.现在,飘泊异邦的老父亲想落叶归根,做儿子的怎么能拒之门外呢?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谢瑞意.贤惠的妻子说:“你马上写信请父亲回来吧,侍候公婆是我的本份.”丈夫激动地说:“你嫁到我家来,细心恃候我那瘫痪的祖母,整整十个年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连续播出了一位来自贫困地区由父亲卖血供其上学的大学生不辞而别,至今下落不明的消息及其评论。据说这名学生在大学里谎称父亲是个有钱的包工头,其出手之大方,让人决想不到他花的是父亲卖血的钱这个广播节目,使人不禁生出几分感慨与忧虑。  相似文献   

17.
肖杨 《两岸关系》2009,(12):25-26
“我父亲一个人在台上,灯光打在他身上…很孤独…但是那一刻,我真正觉得我的父亲是个巨人。”看着连战疲惫的身影,连胜文开始觉得身为长子的自己,应该为父亲、为国民党做点事情。  相似文献   

18.
父亲永远离开我们了。在 195 1年夏天 14岁的大哥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参干 (参加军事干部学校 )”离家以后的多数时间 ,我是父亲身边子女中最大的一个 ,所以对父亲的记忆可能比弟妹们要多一些、更细致一些。在悼念父亲的时候 ,我产生了把脑海中关于父亲的记忆一点一滴写下来的想法。虽然零零星星 ,仍希望对后人有所启迪。加入农工民主党  父亲参加农工民主党时 ,我才上小学二年级。长大后我曾好奇地问父亲 :“你为什么要参加民主党派 ,为什么要参加农工党 ?”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早年 ,父亲是一个抱定“科学救国”理想的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19.
赵小兵  钟伟 《今日浙江》2006,(12):42-43
在44岁的唐利民身上,有3个响当当的头衔:展望村党委书记、浙江展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总裁。第一个是党的基层干部,第二个是民企老板,第三个他自喻为“国企打工仔”。一家香港媒体的记者曾经这样问过他:“3个角色中,你最看重哪一个?”唐利民回答说“:最看重的还是村党委‘班长’这个岗位。”他以朴实的语言为自己的选择做了注释: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展望村的水土和乡亲父老养育了我;我父亲给我取了“利民”的名字,希望我长大后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把家乡建设好,带领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是我的责任,也是实现我父亲…  相似文献   

20.
自古荆楚出新事,如今更是新事多。这不,又爆出了婚恋的一个“冷门”——-1993年2月14日,在美丽的借粮湖畔的一个村庄里,李家大院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声声。身为民兵连长的李军正高兴地为帅气十足的侄儿举行婚礼。这位新郎是在人民解放军某部服役、年方24岁的班长李成红,新娘则是曾与小李父亲一道开店,有过一段恋爱史但尚未圆房的23岁的小黄。说起这件婚事,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小李幼年丧母,是父亲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他拉扯大的。勤劳持家的父亲不仅让他念完了高中,还把他送到部队锻炼。小李入伍后,刚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凭借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