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了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自制的运动习惯问卷,分析探讨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问题以及与运动习惯的关系,为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问题提供学校运动干预措施的依据.研究认为:城市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平均总分高于一般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平均总分;运动习惯与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具有显著相关性;性别和是否留守是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两个影响因素;运动水平、参与体育组织、组织活跃程度影响城市留守男童偏差行为,而与城市留守女童偏差行为密切相关的运动习惯有运动项目、运动时间、参与体育组织、组织活跃程度.运动习惯对城市留守男童强迫性、交往不良、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的偏差行为产生影响,对女生的社交退缩、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方面的偏差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只有全面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电视是云南某贫困山区留守儿童使用最多、受影响最大的媒介,也是一个重要的娱乐工具。但是,部分留守儿童对电视的认知模糊,甚至出现认识偏差,他们认为看电视主要是"好玩"和"没事干"。电视对其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不强,当地教师与家长也没有把电视当作一个让孩子与外界建立联系的媒介,更不能有效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一媒介。应该说电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一定裨益,应引导其有效地利用,以弥补当地教育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4.
当前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问题突出、价值观念扭曲、生命健康堪忧、学习成绩较差、营养状况不良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缺位、家庭教育缺失和社会教育缺乏。为解决留守儿童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层面合力寻找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分析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有产物,伴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和问题的严重性也各不相同,因而解决机制也必须具有针对性。调查中发现在安徽省苏埠镇的在校留守儿童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的偏差以及社会教育的断裂等状况,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倡导农民工重视家庭教育和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等标本兼治的方法,来构建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特有产物,伴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和问题的严重性也各不相同,因而解决机制也必须具有针对性。调查中发现在安徽省苏埠镇的在校留守儿童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的偏差以及社会教育的断裂等状况,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通过新农村建设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倡导农民工重视家庭教育和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等标本兼治的方法,来构建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选择了外出打工,这就造成了我国留守儿童的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长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导致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或缺位。运用小组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8次小组活动后发现:留守儿童在焦虑、孤独和抑郁量表的得分显著降低;100%的留守儿童认为小组经验是有意义的,其中97.9%的人认为小组工作对其有较大帮助,并且喜欢这样的活动;小组成员在喜欢交往、主动交往、理解他人、信任他人、与人沟通、了解自我、相信自我、接纳自我、喜欢自我、调节情绪10个项目上均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问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多种形式关爱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思想认识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固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有关,但也与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有着密切关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预防性的,在正确分析和理解留守儿童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和发挥留守儿童本身所具有的有利教育资源,通过其正面教育意义来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留守儿童教育值得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民工问题副产品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道德、学习、社会交往及安全等方面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人们关注农民工问题的一个视角。性格缺陷与行为偏差、人生观与价值观偏移等是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工作生态学理论强调“环境中的人”的理念,其中的“社会环境”、“事件与能量”、“适应与应对”、“互相依赖”等理论视角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了解释。同时,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社会工作在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上,也更注重学校、社区、社会政策等环境因素的不断改善以适应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表现出“隐匿性”、潜在性、失控性和巨大的危害性等特征。“留守”经历对儿童有终身的影响,极易造成其心理异常并形成反社会人格。并且与其日后的犯罪有高度的关联性。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儿童多为“问题儿童”,具有很高的犯罪率,比非留守儿童高出近11个百分点;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被害人,并出现恶逆变;不同家庭结构的留守儿童其犯罪行为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家庭功能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相关的解决措施却因没有明确、稳定的责任者而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大学生村官由于政策支持、能力匹配、工作积极性高,具备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客观和主观条件,可以在社区、学校和家庭层面介入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行为等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可以明确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重要工作内容并予以考核。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依靠政府改变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本文从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入手,通过分析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要政府重视、社会各方面关注,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通过对陕南某县“留守儿童”的实地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其成绩方面的劣势非常显著,而且初中留守儿童相对于小学期间成绩有下滑的显著趋势,其成绩劣势更为凸显.进一步通过深入访谈总结出,学习难度加大、情感和思想需求增多、经济条件、抗挫折能力弱等四大因素是当前出现留守儿童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双亲务工在外,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监护与家庭保护,往往成为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通过各种调查数据及大量新闻媒体的报道,近年来留守儿童人身生命等法律权利受侵害等现象频频出现,不仅包括自杀、溺水等由于监护缺失而发生的悲剧,而且更多的是作为强奸、拐卖儿童等犯罪的侵害主体,在公安机关解救的被拐卖儿童中,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本应处在幸福童年状态的留守儿童,却成为最易受违法犯罪侵害的主体,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如何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有效的司法保护,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农民工问题副产品而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衍生物.由于儿童社会化机构的单一,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缺位,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道德、学习、社会交往及安全等方面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拆除城乡二元制的樊篱,加强亲子沟通是其主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10名农村留守儿童(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比较了父母外出打工这一远端压力事件和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事件与儿童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水平并没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共同经历的一般日常烦恼能够显著预测儿童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和抑郁水平;与留守状况这一远端压力相比,一般日常烦恼这一近端压力对于儿童抑郁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更大,显示了农村留守儿童近端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