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戊湘  黄敏方 《学理论》2012,(19):65-66
创建文化保障机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突显其重要性,体现在文化指引政治发展的方向、文化为政治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以及政治文化对政治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创建文化保障机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借鉴西方文化精华和创新文化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
毕世佳 《学理论》2012,(27):44-45
现在,西方文化盛行,电影电视剧充斥着各大影院和网络荧屏.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应该构筑独特的文化系统,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路线.使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外都能占到文化的主流,我们不仅要懂得妥善应对外来文化的入侵,还要学会如何利用自己文化的优势使中国文明更好地走出去.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国家的软实力不仅可以彰显民族文化,还可以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面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毛泽东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实践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根据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融合性、创新性与多样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等文化创新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文化创新的方法论原则坚持辩证态度,注重批判吸收,强调创新创造,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毛泽东关于文化创新的方法论原则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17,(4):32-37
在全球化进程中,特里·N.克拉克适时提出新政治文化,其框架由三个总体理念展开,包括衰落的等级架构、资源的民主化以及变化中的结构条件,并将其扩展为七个核心要素,又通过详细论述具体的22个命题证明组织起来,共同支撑新政治文化庞大的理论架构。美、英、日等三国对于新政治文化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在借鉴时需考虑的因素是:借鉴西方文化时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核心,主干永不偏移;在运用文化思想时以全球视域对待,做到大眼界、新高度;在全球化进程中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对我国目前逐步实行治理现代化、国家新媒体平台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新政治文化理念不可或缺,国家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与时俱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需要文化共识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高校文化建设正面临多种文化、多种思想以及网络信息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四项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充分体现大学精神、必须坚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努力方向、必须坚持开拓新领域、占领新阵地。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科学地阐述中国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分析其转变为价值取向和引导行为规范的路径,将中国礼仪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把价值观教育落小、落细、落实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黎春娴 《理论导刊》2008,2(4):61-63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文化.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费文化的象征性越来越彰显的现代社会,建构和谐的消费文化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一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既要剖析和借鉴传统消费文化,又要广泛吸纳世界各国先进的消费观念,做好消费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逐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语境中都有对公正的丰富而深刻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正思想的精华,借鉴西方语境中的公正概念,将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的内涵包括程序公正和社会公正,两者共同建构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公正价值目标的建设,必将凝聚社会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9.
邬思源 《理论导刊》2006,2(8):13-15
解决中国执政党监督制度有效性发挥不足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设计,还要追问其深层次的政治文化问题。中国在漫长岁月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传统政治文化,由于缺乏民主与法治因素,对执政党成员及国民的民主、法制、平等和监督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超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吸收和借鉴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清理与改造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包括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等)正处于冲突和裂变之中.受此影响,相应领域的中国媒介文化也面临困惑和挑战.解决之道在于对当下的中国文化和媒介文化进行恰当定位和持续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蕴着自身特有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也体现着对其生成逻辑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其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坚持物质基础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的内在诉求、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融合的时代视野、坚持民族特色与开放包容相贯通的胸怀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民族复兴的新驱动和世界文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坚持创新转型,应对文化挑战,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营造健康的社会人文环境,为社会进步提供新的理论和发展思路,确立健康的社会伦理观念和心理素质。正是基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才再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并对新世纪、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命题,是我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观,也反映了我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70年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既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70年奋斗实践中大踏步赶上时代并走进时代前列、成功书写人类发展史上伟大传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生动反映,又鲜明地展现为当代中国创造性走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不断迈向并坚定文化自信的伟大历史进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发展进步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是新中国70年文化发展历程给予我们的基本结论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1)
当前的传播媒介使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视觉来把握世界,在文化媒介化的背景下,视觉媒介促进了人类文化的深刻转向。视觉文化以华丽的姿态进入我们的生活,尽管伴随着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但这个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视觉文化环境下的视觉传播,肩负了比以往更多的文化责任,需要在厘清文化、媒介和人的关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把握和坚持主流的、积极的文化构建与传播中承担责任,提出举措。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明蕴涵着朴素而丰富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继承和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适应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演变的必然趋势,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7.
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许多精华,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优秀思想,对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许多借鉴和启迪意义,需要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实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新的升华。这一重大思想,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引领时代潮流、回答时代之问,在深刻阐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中,彰显了一系列深邃的核心要义和鲜明的思想特质,主要体现在: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把握历史主动;坚持开放包容,铸就时代精华;坚持自我革命,应对时代大考。  相似文献   

19.
开放后传统文化不断揭开面纱,被接受.现代文化是在新背景下完成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在信息时代,传统文化必须适应新环境,培育新文化,以满足需求.少数民族要认真研究主流文化,研究本族文化,各级政府要加强文化立法,完善政策,与振兴经济结合,建立科学运行体制和经营机制,以推动民族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精神的培养和内涵的阐释.因此,耻感文化是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习精神的文化根源和内核,而儒家学习精神更以耻感为内在动力,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