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出版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我们学习这方面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材料。我们制定精神文明发展的纲要和规划,研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和韧度,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使之成为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精神文明目…  相似文献   

2.
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思想,立足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体系。首先,第一次明确了精神文明的内涵和主要内容。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都是把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把它与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在1980年12月的中央…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读《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曹分田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辑的《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发行,这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一系列理论阐述,提出的许...  相似文献   

4.
胡新民 《党史博采》2023,(11):15-19
<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强调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建设和全面发展的事业。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重温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对于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理论,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员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学理论系列党课之十蔡春玲一、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相似文献   

6.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上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系列理论观点,邓小平同志强调得最多,论述得最深刻。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除了具备毛泽东精神文明理论的党性、实践性、群众性等一般特点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思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点。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作出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  相似文献   

8.
徐麟 《求实》2006,2(Z1):211-212
一、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金字塔”的根基邓小平用发展、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分析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1979年10月,邓小平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出: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这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全面地发挥出来。他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是互相联系的,而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宏大工程,根本的问题是要抓好“龙头工程”。 一、什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 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概括地说,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龙头工程”中,核心的问题是抓住“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人”,因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文明建设理论和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教育和法律是维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手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建》1996,(Z1)
深刻理解和认真实践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下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邓小平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目标中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是邓小平的重要思想。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地位的论述。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早在1979年他就说过:“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3.
苟格林 《求实》2006,(Z4):213-2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以后提出的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把"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作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的概括,并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搞好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他的逝世,对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但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留给我们的极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治党、治军、治国的法宝。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牢牢掌握好这个法宝,而且要为学习、研究和宣传这个法宝做出应有的贡献。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此,认真实践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关系跨世纪宏伟纲领的全面实现,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大事。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是实践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强调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党的理论工作者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现在,我们沉痛哀悼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对于党的理论工作者来说,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肩负起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就是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悼念。那么,怎样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肩负起艰巨的历史使命呢?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1996,(11)
第三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决议》第二部分,指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学习这一部分要着重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指针;重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石仲泉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科学体系的?它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是怎样凝聚起来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它提出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势的方法论和关于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其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的论述。是我们首先应当学习和掌握的。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从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现代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认真学习这一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进而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本文就此谈一点心得,并以此悼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众所周知,我国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于1956年开始进入全面…  相似文献   

18.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思想,是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方针.是邓小平同志把唯物辩证法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因此.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和把握邓小平同志“两个文明一起抓”这一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确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集中全党的智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作了宝贵的探索和精辟的阐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制约、协调发展,这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也是保证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最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学习问答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一系列文章、讲话中,在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精神文明建设。他所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用八个“强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表明了我们党在系统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