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丽,燕山星城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曾有过这样一则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着,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坚守,无私的奉献一定也会收获满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宋涵 《工会博览》2014,(32):46-46
一个人说的话,其“真理程度”是和他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且不论是否真的是真理,我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8)
是否成立一个“读书会”我是在1990年开始订阅《南风窗》的,当时在书店中买了一本书名为《赢的策略》的书,这本书给我以很大启迪。后来发现这本书是南风窗杂志社编的。于是去买了本《南风窗》杂志来看,这一看,便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4.
边走边照     
这实在是一本标题起得很聪明的书。本书既不是关于这3位学者居住的城市,也不是说他们在著述之外,都玩起了摄影,像那位一不小心玩进了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一样。事实上,这是一本在诸  相似文献   

5.
付少玮  李睦 《工会博览》2013,(30):10-12
近日,随着一位单亲妈妈携幼女在朝阳区某肯德基借宿俩月这一事件的曝光,困难单亲妈妈群体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都说女人在家庭中占据着“半边天”的地位,可这些女性,却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她们是如何在艰难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她们如何让孩子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带着孩子的她们,对未来人生又是怎样规划的?为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石景山区3位普通单亲妈妈。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6日上午,在邯郸市鸡泽县双塔镇的一村民家里,一名中年妇女以惊愕的眼神看着一年轻男子,颤巍巍地问:“你叫啥?”男子操浓重的四川口音哽咽着答:“陈海。”妇女的眼角顿时流淌出眼泪:“你父亲叫啥?”青年吐出三个字:“陈惊涛。”妇女畦的一声哭出来:“孩子,妈妈对不住你!”青年也嚎啕大哭:“妈妈,我不怪你,都找你20年了,我太想您了!”两人跪地抱头痛哭……在场的民警和群众也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7.
于志刚教授的《论犯罪的价值》其实是一部“批判书”,其矛头直指“犯罪有益论”,连马克思和迪尔凯姆也不能幸免,都被卷到这场官司之中来了。质而言之,这本书实质上是针对犯罪学界来的,因为力挺“犯罪有益论”并以此论点为理论基石的学者,都在这一领域里。于是储槐植、周良沱、肖剑呜、卢建平、刘广三包括本人的观点也都排入批判之列。  相似文献   

8.
霍寿喜 《工会博览》2013,(35):42-42
这应该是好几年前的书了,但内容一点也不“旧”。因为这几年间,我读过许多写官场的小说,也读过许多年轻人唱主角的小说,但“年轻人在官场”的小说却读的不多,也不容易读到——这也是我再读一遍《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的动机之一。如果说我第一次读罢的感觉是“真实,太真实了”,那再读这本书,就感觉书中的许多人物都似曾相识(有重复阅读的原因),有的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这就是小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魅力所在了)。  相似文献   

9.
正入选理由1988年投身培智教育事业,是海淀区从事培智行业最早的教师,事迹感人。她是一群特殊孩子的妈妈,她喜欢把所有学生都称作"我的孩子"。她用超凡的爱守护着这群折翼的天使,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这群孩子,为他们带去一生的幸福和快乐。她,就是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校长于文。1987年,海淀区教委筹建了辖区内一所公办智障教育学校。低矮的平房,木质的黑板,黄土的操场……因为校舍紧张,孩子们上课、住宿都在一间教室。于文在这样的环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周五的傍晚,记者事先与郝玉玲约定,近距离走近了7个孩子的“家”.这是位于海淀区观林园小区内的一套两居室,两个卧室里整齐的摆放着四张上下铺和5张课桌.虽然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在7个孩子的眼中,这里却是他们新生活开始的地方.在“郝妈妈”的身边,孩子们感受到了母亲般无私的关爱. “妈,我回来了!”孩子们一声声最简单的呼喊却震撼到了记者,孩子们与郝玉玲之间的这份真情也感动着记者.  相似文献   

11.
白色的阅读     
无论身在何处,书,总还是有几本的;不在书架上,就在桌上,要不就在床上。都尽收眼底,看得见,摸得着。书架上的这一排排书籍,看上去的确是相当平等的。一本又一本的书。而我恰恰不能平等视之。在我偏执的心目中,它们各有分量。久而久之,不由眼睛生刺儿,总忍不住上前拿下几本,淘汰掉;把那些虚假的、粗糙的玩意儿,随便打发掉。没什么面子可讲的。谁来说情都不顶用。书架总是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缺少盈余之地,那就越是不能让那些伪劣之作有可乘之机了。 说来谁都不肯相信,我至今没有从头至尾读完过一本书。这里边的蹊跷,连我自己都难以辩解。莫非就因为天生反感等级森严,所以连同循序渐进的当然法则也一并不予理睬?我说不明白。一书到手,必然是乱翻一气,只有看到合我心意的只言片语,才有兴趣继续拜读下去;一  相似文献   

12.
曾让我们童年仰望的大雁——排成人字型队列的大雁——难得一见了。当今一辈富足的童年们,空对灰蒙蒙的天。 扛着人字的大雁消逝在哪里呢? 一个大人考问一群孩子:“树上有10只鸟,打下一只还有几只?”一个孩子说:“一只都没有了,全飞跑了。”另一个孩子的回答使大人心头一颤:“还有9只,打死的是妈妈,剩下的都不会飞。”而他更没想到的还是第三种回答:“叔叔,哪里的树上还有10只鸟?我怎么连一只也很难看到?”  相似文献   

13.
初见袁立,是在一个清朗的上午,这位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带着一种平易近人的风度接受笔者的采访,听着这位“爱心大使”缓缓地讲述一些故事,听着袁总平静地叙述自己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一件件壮举,笔者心灵很平静。当听到袁总谈起与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共同建立了“青少年教育阳光基地”又称“阳光基地”时,笔者不由眼睛一亮。而当得知这“阳光基地”是为了一些失足的孩子所设,是为罪错孩子培养劳动技能的一个“家园”时,笔者不由脱口而出,“阳光老总”。初听此言,袁总有点愕然,他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企业经营者,一名平凡的社会公民。但这位给了贫困孩子以关心、给了失足孩子以温暖的老总确实太适合“阳光老总”这个称号了,是他,给了不少孩子以阳光、以希望。  相似文献   

14.
高颖 《工会博览》2008,(1):16-16
她对待职工为人和气,融洽相处;她对待工作身先士卒,严抓细管。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为铁路的电气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就是“孩子妈妈作业班”的带头人,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一分公司女工配线班工长张守红。  相似文献   

15.
老歌  卢启建 《工会博览》2006,(20):20-22
“当几百个孩子写信和当面称呼我妈妈时,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今年37岁的张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今生会与"艾滋病"三个字结下不解之缘。张颖出生于安徽省阜阳市。她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外交学院学习了3年外语。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趋势。“9.11”事件和“打击恐怖主义战争”的出现,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国际关系发生了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变化,也由此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新问题。《可以为战争辩护吗?》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编辑出版的,它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国际法与伦理结合的角度解读了当今国际政治关系。正如该书标题所示,作者围绕战争干涉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书的由来本书的始作俑者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机构:法国外交部分…  相似文献   

17.
报上的一份统计资料引起同事的兴趣,大家热烈地聊开了。资料表明,下个世纪最热门的职业是设计师! 一位刚为人父的同事感叹说,可惜孩子赶不上这个热门职业了。是啊,到下世纪初,孩子才刚上小学,除非是神童,要不怎么也沾不上这热门职业的边儿。笔者认为这感慨大可不必,当不成设计师不打紧,关键是要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设计。说起来,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在某种程度上做过“追星族”,谁敢说自己不曾有过崇拜的偶像?只不过如今的孩子爱“四大天王”,“而我们那个时代的偶像是雷锋、王杰、刘英俊,后来是陈景润、杨乐、张广厚……如今的孩子在书包里藏有刘德华、黎明的照片、歌集,而我们那个时代,不也有人大段大段抄录  相似文献   

18.
正自古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开发人的智力,开拓人的视野。现将自己读完这本《聪明女人背小包》书后的一些内心切实感想与大家分享下,当第一眼看到这本书之初就被这简单的书名所吸引,想想喜欢这书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自己是个脑瓜笨笨的且经常背大包的女人。抱着一种好奇的想法订阅了这本书,当拿到这本书第二个小惊喜是,被粉色系笔记本模样的书皮带来的小温暖所包围,可以说是用周末晚上的时间一口气将这本书阅览了一遍。  相似文献   

19.
邓笛 《法制博览》2008,(20):32-33
一群孩子看一张家庭合照。照片里,一个小男孩的肤色和其他家庭成员不一样。于是,看照片的孩子中有人说,这个男孩一定是这家人收养的。“什么是收养?”另一个孩子问。“我知道,”一个女孩抢着说,“我就是收养的。收养就是,你不是被妈姆际在肚子里,而是怀在妈妈的心里面。”  相似文献   

20.
“书、酒、山”,风、马、牛,不相及。 但笔者却要将三者“混为一谈”:“人生是一本书,读懂它不容易;人生是一杯酒,喝醉了心里也明白;人生是一座山,爬起来也需要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