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州起义”总指挥刘伯承离泸去富顺的史实补遗刘海声1926年12月1日,四川省泸州爆发了由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发动的武装起义,即著名的"顺(庆)泸起义"的一翼。1927年1月24日,"顺泸起义"总指挥刘伯承(以下简称刘总)到达泸州,建立起义部队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2.
泸顺起义     
1926年12月初.为配合北伐战争,杨闻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领导和组织了著名的四川泸(州)顺(庆)起义。这次起义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在四川军阀部队中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起义,也是共产党人力图独立掌握武装的一次尝试。1926年4月,中共重庆地委利用旧一军系的关系和吴玉章、刘伯承在川军中的威望,  相似文献   

3.
《红岩春秋》2014,(7):59-61
正城万红军指挥部旧址城万红军指挥部旧址位于城口县双河乡余坪村四社刘家院子。1929年6月,通过在城口、万源、宣汉等地招收青壮年农民集训,组织和发动群众建立农协会,组织群众参加起义队伍,城(口)万(源)农民起义军已发展到2000多人。此时,起义领导小组决定,将川东游击军第一路改编为城万红军,在刘家院子成立军事指挥部,李家俊任总指挥,徐永仕任参谋长。  相似文献   

4.
李新市 《党史纵览》2012,(12):14-18
作为一位军事家,刘伯承一贯主张"建军必建校","治军必先治校"。从泸顺起义举办军事政治学校,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办中央红军学校,领导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的红军大学,再到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的副校长,兼任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校长和政委,刘伯承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骨干力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2,(12)
湘南暴动旧址——原宜章县立女子学校,地处宜章县城。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部“智取宜章”,揭开了湘南起义序幕,在此设立工农革命军司令部和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领导各地暴动。198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湘南起义六十周年时,旧址内主办  相似文献   

6.
正90年前,为了配合北伐战争,中共重庆地委及其领导人杨闇公、朱德、刘伯承、吴玉章等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泸顺起义。泸顺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北伐,震惊了四川军阀,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及四川地区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先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配合北伐,策动国民革命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1926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兴师北伐,全国大革命进入高  相似文献   

7.
正3月27日上午,湖南郴州烈士公园里苍松郁郁、翠柏葱葱,青山绿树中耸立的湘南起义纪念塔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郴州市各界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湘南起义90周年敬献花篮仪式仪式结束后,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杨得志上将之子杨建华、朱德元帅之孙朱和平、曾志之女陶斯亮等嘉宾们参观了湘南起义纪念馆、书法展、摄影展和湘南起义指挥部旧址陈家大屋。  相似文献   

8.
泸顺起义是1926年12月在泸州、顺庆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地区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一次尝试,泸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从起义计划改变、没有独立武装以及反革命势力镇压三个方面分析泸顺起义失败的原因,同时对起义的影响及意义做一探究,从而较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泸顺起义。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期间,刘伯承担任起义军的参谋长.有些资料介绍刘伯承曾经参加制订南昌起义的战斗计划.这些说法彼此之间存在矛盾,故难以成立.各方面资料均可论证刘伯承并没有参加制订南昌起义的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0.
湘西篇     
《湘潮》2011,(12):42-43
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联席会议旧址、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红三军军部旧址)——曹家大屋位于龙山县茨岩塘镇茨岩村黄土坎  相似文献   

11.
付波  何智标 《世纪桥》2012,(4):32-32
1916年3月中旬,为了配合护国军主力在川南与袁军作战,刘伯承率护国军第一支队准备攻克长寿县,以牵制敌人兵力。刘伯承根据长寿易守难攻的特点,积极争取长寿城内的警备队起义。警备队在护国军的策动下准备起义,但当刘伯承率队攻击时,警备队却背弃诺言,致使护国军伤亡很大,  相似文献   

12.
简奕 《党的文献》2018,(1):63-70
泸顺起义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特殊意义。起义爆发前,在四川主要有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及与之紧密合作的四川省国民党左派省党部,以及在"防区制"下割据四川的大小军阀两大政治力量。国共两党高层与中共重庆地委都对策动四川军阀易帜从不同角度做了很多工作。泸顺起义爆发后,中共重庆地委迅速采取措施,一方面着力整顿军队,同时乘势而上,大刀阔斧开展政治工作,以求根本改变四川政治形势。由于四川军阀同反革命势力的勾结,泸顺起义最终失败。泸顺起义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3.
钱江 《党史博览》2003,(1):24-2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 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可以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是相当模糊的。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钱江 《湘潮》2006,(11):43-45
人民军队中最初的参谋机关和参谋长人民军队的总部参谋建制,应当追溯至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是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军事指挥机构是由周恩来、张国焘、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蔡廷锴、聂荣臻等人组成的“军事参谋团”。刘伯承任参谋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刘伯承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位总部参谋长,是有道理的。但在南昌起义的队伍里,我军总部参谋部的建制还相当模糊。参谋长刘伯承身边有几个年轻军官,负责传达命令、起草文件,乃至安排司令部的驻扎和开拔,他们执行的实际上就是参谋工作,却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5,(9)
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由陈云同志亲笔题词的平江起义纪念馆,经过两年多的筹建,恢复了彭德怀、滕代远同志当年的住室和起义指挥部、士兵宿舍、士兵食堂等旧址原貌,设立了辅助陈列室,展出文物、图片资料一百七十余件。七月二十二日——平江起义五十七周年纪念日隆重举行了开馆典礼。参加开馆典礼的有: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刘正、省顾委副主任王治国、省军区  相似文献   

16.
戴和杰 《党史纵横》2011,(8):9-10,25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光荣起点。提及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这些响亮的名字。其实,作为起义参加者之一的恽代英在其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顺泸起义.是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在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于1926年12月至1927年5月,为配合北伐战争,在重庆有计划、有组织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军阀武装斗争。顺泸起义,是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第一次独立领导发动的一次军事运动.在反动军阀强大的压制下.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民主革命时期重庆地方党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小花 《前线》2012,(7):133-134
刘伯承,这位中国军事史上被誉为战神的元帅,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是一位具有高超指挥艺术的卓越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他戎马倥偬、富于传奇的一生,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他“胸怀关公刮骨疗伤之气魄,不施麻醉摘除受伤右眼”,“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肝胆相照,歃血为盟”,“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相比之下,刘伯承在南昌起义中的一些故事就鲜为人知了。其实,在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刘伯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史学工作者很少研究和介绍泸顺起义,使这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一直鲜为人知,即使知道的,认识也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是“军阀内哄”,而台湾学者则称之为“最早的赤化暴动”。我认为,泸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一次武装暴动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2,(3):36-36
1916年3月中旬,为了配合护国军主力在川南与袁世凯军队作战,刘伯承率领护国军第一支队准备攻克长寿县,以牵制敌人兵力。刘伯承根据长寿易守难攻的特点,积极争取长寿城内的警备队起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