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3,(10):27-28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妇联将普法教育理念化、普法学习系列化、普法宣传品牌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依托“两个平台”,力促法制宣传深入人心一是依托主题活动平台进行集中宣传教育。每年利用节日、宣传日、纪念日等节点荆门市妇联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及其实施办法、《禁毒法》和反对家庭暴力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在“三八”等主题宣传活动期间,全市各级妇联发放宣传资料、接受法律咨询、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法制信息、举办各类法律宣传活动,直接受益妇女8000多人次。与此同时,市妇联还以“女性大讲堂”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正青政办[2016]38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进一步完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全省普法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经省政府同意,决定成立青海省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及主要职责通知如下:一、领导小组成员  相似文献   

3.
谢晓斌 《人民论坛》2011,(12):82-83
目前,普法在主体、内容、形式上皆存在偏差与不足,导致普法存在名实不符的弊端。重构我国的普法体制,主体上,应取消普法重点对象的做法,将一切涉法主体纳入普法对象,并保障一切普法主体平等地享有接受普法教育的权利;内容上,应纠正分类指导、力求实效原则下普法内容上的不平等;形式上,应创新普法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28年来的普法运动成果显著,随着普法教育的不断推进,主体间的矛盾也不断凸显,普法教育的形式亟待丰富。受众视角下的普法教育路径应当从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公民主体,用法律信念支撑公民自觉参与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普法在主体、内容、形式上皆存在偏差与不足,导致普法存在名实不符的弊端。重构我国的普法体制,主体上,应取消普法重点对象的做法,将一切涉法主体纳入普法对象,并保障一切普法主体平等地享有接受普法教育的权利;内容上,应纠正分类指导、力求实效原则下普法内容上的不平等;形式上,应创新普法新形式。  相似文献   

6.
吴刚 《公民导刊》2012,(6):25-26
经过"五五"普法教育,我市农民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但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村社,特别是偏远山区,普法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难题。本文作者结合"六五"普法要求,对重庆市农村普法工作中存在的"四难"问题及造成"四难"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增强农村普法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是“五五”普法的重点之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遂川县农村普法工作的实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深化农村普法教育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普法教育是个长期的工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法制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六五"普法"普什么","对谁普"怎么普"这三个问题,仍是当前普法教育活动中亟待明确的问题,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9.
普法教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目前,我国已进行了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民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遇事找党委、找政府,现在遇事找法院、找调委会、找律师已成为社会风尚,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由表面向实效转变,由狭隘形式向广泛形式实施。但我们在农村进行调查中,发现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不懂、不愿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极易受到犯罪侵害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而且非常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面对当前农村普法宣传的新环境,运用原来的老套路显然不能跟上形势需要,只有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农村普法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教育、引导全民守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其中“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客观反映了目前普法宣传工作中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不够等问题,也为我们改进工作指明了方向。探索建立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努力破解普法宣传工作的难点和不足,是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十分现实和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对重庆市江北区普法宣传工作梳理分析后,提出建立社会普法教育机制的初步构想,旨在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推进法治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禹子威 《云南人大》2007,(7):19-19,21
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这标志着我国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正式拉开了帷幕。“五五”普法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新一轮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乡镇、社区普法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对实施普法规划至关重要。最近,笔者就基层实施“四五”普法的成效、难点和对“五五”普法的设想、建议进行了调研,对乡镇、社区开展普法工作提出以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法制宣传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励 《探索与争鸣》2000,(10):38-40
从 198 5年开始的全国性普法活动已经进行了三次 ,由最初第一个五年规划的普法教育到“二五”规划的学法、用法 ,以至“三五”规划的依法治理而不断升华、提高 ,使缺少法制传统的中国公民受到了法律文化的洗礼 ;使领导干部在履行管理职能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得到转换 ,尤为重要的是为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普法意义深远 ,作用明显 ,成效突出。但为使普法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为使依法治国的方略得到实施 ,我们有必要对普法进行理性反思。笔者认为 ,通过三个五年规划的普法宣传教育 ,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应该正…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下,作为全民普法教育重点、难点和短板的农村普法教育,要超越过去普法"独进"、司法行政机关"独唱"、普者"独热"的小格局,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农村普法教育大格局。  相似文献   

14.
卢传智 《创造》2001,(4):40-41
昆明市最近5年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不断深化,初步实现了从全民普法教育到全面提高市民法律素质的跨越,实现了依法治理由浅入深、由虚到实、由软变硬,向规范化、法制化跨越。云南省考核验收小组认为:昆明市的“三五”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一、针对边疆民族  相似文献   

15.
自身建设     
《中国民政》2006,(11):64-64
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民政局着力提高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培养知法,懂法,守法好干部.狠抓各项普法教育.被九江市评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五”计划都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普法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国已开展了三个五年普法教育工作,并将开始“四五”普法。为了让广大读者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普法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特刊载司法部部长张福森的专稿。  相似文献   

17.
近日,江西省人大内司委在深入调研普法工作时,就“六五”普法工作安排及《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普法教育的决议(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中,省人大内司委调研组深入到南昌市、青云谱区等市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在“五五”普法中落实法制宣传教育责任、开展主...  相似文献   

18.
一、普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法范围不广普法的对象应该是广大的各民族群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学生等社会各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学识的社会组成细胞,即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是普法的对象。但在过去的三个五年普法工作中,我们的各级党委、政府只重视对党政干部的普法教育,而忽视了对工人、学生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普法教育,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工人、学生、农民的法律意识的提  相似文献   

19.
刘炜 《人大建设》2011,(6):36-38
自一五普法至今,全国性普法教育活动已延续25年,与时代法治背景密切融合。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追求,已经深深地播进中国的社会土壤。2011年,六五普法起航。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普法步入了第二十一个年头。回首前二十年的普法历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形式上都堪称是中外法制建设上的创举,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