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及发展,并初步懂得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 2.使学生认识到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二课时:原始社会生产的发展。第三课时: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三、教学重点: 生产力、生产关系概念的阐述。四、教学难点: 1.生产工具是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最根本的内容和基础; 3.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公有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原始社会的生产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低,这种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从而使学生认识剥削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教材分析本课分为两个框题,分别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框题的内容共13个自然段,叙述了原始人是怎样改造自然的。由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区别历史上各种经济时代的根据。所以教材在描绘原始社会生  相似文献   

3.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以下问题: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私有制、阶级、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来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是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奴隶起义动摇了奴隶主的统治基础;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  相似文献   

4.
布依族先民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于秦汉之际跨进了阶级社会。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也是遵循着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发展的:“起初是无阶级社会——父权制原始社会,即没有贵族的原始社会,然后是奴隶社会,即奴隶制占有社会。”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使学生初步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的性质,认识原始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但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认识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从来就有”和“永恒”存在的。教师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没有私有观念。那末,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已经深化,资本主义链条已开始在许多环节上断裂,资本主义必然要被新社会所代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懂得: 1.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垄断; 2.帝国主义阶段的生产发展比过去更为迅速,但同时又表现出腐朽性,生产关系有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瑞敏 《前沿》2001,(10):22-23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 ,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石。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 ,从根本上说都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当时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阶级发挥推动历史进步的能动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认为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后 ,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必将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认为,法律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而是适应人类社会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自然地以血缘为纽带而生活在一起,组成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原始公社。当时,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人们的生产组织,又是人们的生活组织,内部不存在任何具有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因此并无所谓法律。在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内部,调节人们或社会之间的关系是靠习惯或说习惯规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代替了原始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也将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高度而消亡。在人类社会开始后的漫长岁月中,并没有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原始公社的成员,在劳动中只有简单协作和以性别、年龄为基础的自然分工,他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们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的物品,除维持自己生存需要以外,没有剩余产品同别人交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劳动的社会分工和交换。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宗教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对当时极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劳动人民除受自然力量的压迫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内容介绍一、教学和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主要使学生初步认识以下问题: 1.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过程,但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社会发展历程各具特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日益盛行,生产资料自然地逐渐转归私有。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贫富严重分化,破坏了氏族成员间的平等关系,导至氏族制度的瓦解,从而认识剥削阶级所谓“私有制和剥削、压迫是自古就有并将永世长存”的观点是错误的。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私有制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原始社会解体的历史必然性;初步懂得私有制和剥削压迫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原始社会没有犯罪,犯罪起源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促使犯罪起源的激发因素是婚姻形式、家庭结构变化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人类观念的变化。在人类观念的变化中,个体婚的出现是引起嫉妒感情和嫉妒观念发生的主要原因。嫉妒是文明社会引起情感型犯罪的主要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财富的出现和增加,剩余财产的家庭和个人占有引起了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形成,是文明社会促使财产贪欲和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但财产贪欲同嫉妒一样,也足以引起仇恨、凶杀和伤害等类型的犯罪产生。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同时并存”和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有它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 按照恩格斯的思想,生活在“蒙昧时代低级阶段”的人类——类人猿亦即“人类的童年”,是原始社会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上的人类还没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实践,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就是说“真正的劳动”是“从制造工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从报纸上看到发达国家中有许多人为了金钱不惜一切,人与人之间只是金钱关系时,心想:真不如回到原始社会!听历史老师讲,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连他们的“官”也和大家一样劳动。我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社会发展简史》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类社会是怎样产生的,也了解到原始社会的穷困、落后和  相似文献   

16.
法律本身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同时又作用于社会生活。生活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然要与法律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法律来源于社会生活法律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社会产品仅仅勉强维持人们生存和繁殖的最低限度的需要,没有剩余。因此人们只能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与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和贫乏的物质财富相适应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既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也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7.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所见到的教学参考资料几乎都一致认定“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教学的重点。我却认为,《简史》第三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发展”。其理由是: 首先,我们从总体上看。原始社会生产发展是原始社会部分的核心,是教材主要内容之一。从理论知识角度来讲,“生产力”这一概念又是贯串整个《简史》教材的最基本的概念。因此,着重讲清原始社会生产发展,对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至关重要。其次,从物质资料生产对社会的存在、发展的作用上看。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分,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简史的教学目的,总的说,就是帮助学生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隐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因此,要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依据人的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最好在讲完原始社会后出现,再在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时逐步加深,在最后一课总的概括、总结课中,从理论上加以完善和提高,从思想上着重进行共产主义人生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一、本课在初三教材中的地位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初三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这就要求通过对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迭这一内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是依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作用而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社会形态,它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进入的一个高级发展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人类社会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阶级社会,又为人类进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奴隶制度虽然比原始社会进步,但却是一种极其残暴的剥削压迫制度。懂得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奴隶起义、平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教育学生认识:在奴隶社会后期,奴隶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已经萌芽,而奴隶起义和平民起义,又动摇了奴隶制度的基础,奴隶制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