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世界警察》2011,(6):68-69
土耳其和瑞典两国警察机关对代表团来访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分别派专人全程陪同了代表团在两国的工作考察,为代表团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访问期间,代表团先后走访了土耳其警察总局和瑞典国家警察委员会,以及土耳其警察大学、伊斯坦布尔警察学校、伊兹密尔职业警察学校、瑞典国家警察学院,对两国的警察体制以及警察院校的培...  相似文献   

2.
我国警察的素质教育训练 (1)内地警察素质教育训练目前,我国公安院校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警察素质教育训练体制。公安部所属警察院校负责培养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才和侦查技术人才;省属警察学校负责培养综合通用人才;市地级的警察学校负责为基层培训警察。这三层学校是从高中、初中毕业生中招生。在发展正规的警察学历教育的同时,我国还采取在职警察轮训、专业证书、函授、自学考试等教育形式,以提高在职警察的素质。初步形成了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警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警体教学活动中的伤害事故是警察院校警体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也是困扰警体教师、影响警体教学秩序的严重问题。在伤害事故中,一要研究法律,明确学校和警体教师在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二要重视预防处理,把伤害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学校、警体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警体是警察院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合格人民警察的重要课程,警体教学活动伤害事故的有效防范,应是警察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警体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4.
刘武阳 《政法学刊》2003,20(2):89-90
警察院校校园文化是警察院校师生在特定环境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具有警察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与生存环境,加强警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强化警务化管理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警察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援朝 《政法学刊》2005,22(2):102-104
警察是高应激、高风险的职业,需要工作主体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目前,在职警官和警察院校学员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警察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应该对警察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警察院校射击教学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严峻的治安形势要求我们警察院校改革射击教学的现状,警察院校的射击教学应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实战,改进射击教学的方法,提高警察院校的射击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警察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存在理念落后、系统性差、评价不科学、监控乏力以及特色不鲜明等现象,在对警察类高职高专院校质量监控与评价时,精心选取评价指标,科学确定权重,构建了一套科学、完备、可操作性强,既反映高职院校的一般规律,又体现警察院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理论为研究工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警察院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加强警察类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警察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关于警察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不同的国家由于受到不同的政体,文化因素的影响,警察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以中国和美国的警察体制为例,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对关心中美警察体制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陆齐红 《法制与社会》2011,(24):250-251
为适应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体制的需要,本文就我国目前公安院校警察职业化教学体制,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参考大量我国警察职业化教学改革的证例,进行认真分析,探究我国教学体制改革下,从警察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着手,对我国警察教学体制的改革目的以及定位着眼,总结出警察职业化教学的革新意义以及如何深化改革教学的有效途径来实现坚持以人为本的警察职业化实践教学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0.
警察院校需培养学生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和独立性等优秀意志品质,散打教学能够有效促进警察院校学生对这些意志品质的影响,在教学中把散打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将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警察体制为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体制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影响公安职能发挥。文章通过介绍、分析现行体制及其存在的弊端,对我国警察体制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警检关系视野下的警察出庭作证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波 《证据科学》2014,(5):544-556
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首次在基本法律中规定了警察出庭作证内容。但是,在《刑事诉讼法》预设的刑事诉讼体制未发生本质变革的情况下,警察出庭作证新规会陷入结构性二元矛盾之中,其表现出的宣示意义多于实践价值。这种二元矛盾包括刑事诉讼学理知识体系与刑事诉讼体制的矛盾、刑事诉讼体制内部的矛盾两个方面。前者在警检关系模式与警察出庭作证的关系中有所体现,后者分析我国警检机关对警察出庭作证的态度可以看到。通过具有折衷意义的“第三条道路”,构建一种有限度的警察出庭作证认识论,是对当前我国警察出庭作证问题的有益反思。  相似文献   

13.
吴建清 《政法学刊》2005,22(5):94-96
我国部分警察违法违纪,造成不好的警民关系,除了自身的素质外,很大因素与警察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警察存在的一 些问题不是警察自身能解决的,它是由社会的客观环境和社会体制本身的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警察院校的警体教学水平不高的原因在于:教学内容陈旧,课程安排不合理,警体教学老师缺乏公安工作实践;同时,院校领导对教师技能素质培训重视程度不够;现有警体教材内容单一,不适用现代公安实际工作的需要;教学评价体系单一,不能客观公正地对教学进行评价,等等。同时,针对以上不足和缺陷,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乔淑贞 《法制与社会》2013,(35):147-148
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在争论中诞生,在实践中日显僵化。不仅在外部面临高校改革带来的冲击,在内部也面临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表现为与社会法治环境、高校教育规律和招生就业体制的一系列冲突。因此,必须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对“重制度轻文化”的管理理念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前言随着警察院校招录体制改革的试点,以及所长指导员培训、干训教学的开展,我们体能训练课程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体能教学能够紧密结合警察核心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警察巡逻工作的基本概况 (一)在中国 组建一支履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职能的巡警队伍,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各界对建立城市警察巡逻体制的认识是在逐步加深的。1991年11月,中国第十八次公安工作会议提出在大中城市建立和完善警察巡逻体制,把相当的警力摆到街面上,以切实提高动态环境下对城市治安控制的能力。1993年6月全国城市人民警察巡逻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逐步建立城市警察巡逻体制,并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抓紧完成这项工作。1994年公安部颁布了《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目前全国已有四十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建立起警察巡逻制度,即有一支专职巡警队伍,巡逻工作成为一种固定的警务方式长期坚持下去。中  相似文献   

18.
聂晓英 《政法学刊》2007,24(4):115-11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警民关系由于社会的转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警察文化视角研究警民关系,有利于调整警察的价值观与增强群众的认同感,有利于警察体制的建设和执行,有利于警察形象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从先进警察文化的内化与警察文化的创新两方面谈了警察文化视角解决警民关系的途径。先进警察文化的内化是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宣传教育,并通过实践外化警察文化从而增强内化;警察文化的创新是要转变执法思想,加强文化强警的认识,通过制度化来稳固已有先进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9.
李阳  郑晓琴 《政法学刊》2009,26(3):119-121
加强粤港警察院校在警务技能与战术教学训练方面的研究,对粤港警察警务技能与战术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教官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比较,可以学习香港警察在警务技能战术教学训练方面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促进广东警察在警务技能战术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区警务是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在警务实践中的折射。社区警务体制以和谐警民关系为内核,要求警察主动依靠民众、服务社区、提前预防犯罪。当前的社区警务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弊端,社区警务理念与实践脱节、体制上存在欠缺等。在社区警务建设的渐次推进过程中,须培育起全警警务理念、主动警务理念和民生警务理念,并着力解决警种联动、警社合作和目标管理考核问题。社区警务建设离不开警察职业素养和执法权威的内质支撑,须以民为本,型塑警察职业素养,提升警察责任心和使命感;培育社区民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重建警察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