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朝关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同盟关系到正常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成为中朝双方建立同盟关系的基础,而精英集团核心成员之间感情纽带及相同政治价值观又有力地支持和强化了这种同盟关系。但1980年代后,这些赖以支撑双方同盟关系的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朝关系开始重新定位并向正常的国家关系转变。国家利益成为处理两国关系的重要原则,但传统友谊仍将发挥长期影响。另外,朝鲜政治趋向及朝鲜半岛极端民族主义倾向均会影响中朝关系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2.
日本首相小泉首次访朝,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难题上达成原则性的一致,可谓两国关系的历史性突破。最近,由于受两国国内外各种问题和因素的制约,两国关系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从而出现了不确定的局面。目前,朝美关系也未见切实改善的前景。国际社会认为,由于朝日关系的发展牵动着包括朝、日、韩、中、俄、美等国在内的许多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和互动,因而热切期望朝日关系进一步改善以及在将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以促进消除冷战阴影,维护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3.
九一一事件后沙特与美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的利益需求使美国与沙特结成盟友。美国是沙特在阿拉伯世界以外最亲密的盟友 ,沙特则是美国在中东地区一根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柱。但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文化意识形态、美国的驻军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九一一事件强烈冲击了沙特与美国的关系 ,并在一些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但从总体上看 ,多年的盟友关系使两国积淀了较为坚实的历史基础 ,在处理双边关系方面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 ;而且美国需要沙特的石油 ,沙特需要美国的保护。因此 ,沙特和美国的盟友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 ,两国关系仍有足够的前进动力 ,双方的利益诉求大于分歧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近代初期,中朝两国一直维持着历史上传统的封建宗藩关系,中国一般不直接插手朝鲜本国事务。但19世纪70年代朝鲜开港后,随着日本及西方资本主义势力渗透朝鲜,中朝两国关系逐渐出现复杂微妙的变化,清政府也逐步开始对朝鲜的内政外交施加影响。以对抗日本的侵略势力。因此,近代中朝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中日两国在朝鲜的争夺和角逐,直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相似文献   

5.
联盟是美国二战后维持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外交工具。在其诸多盟友中,土耳其极为特殊,在两国正式的盟友关系背后是脆弱多变、充满矛盾冲突、似乎随时崩裂而又难以割舍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在美国的传统盟友当中罕见,与美国中东战略伙伴相比也显得与众不同,因此研究美土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模糊盟友”概念构建的综合分析框架既突出地缘战略、全球化、地区力量分化重组等结构性因素对美土关系的制约,也强调两国政府和领导人的战略和政策选择在美土盟友关系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在结构性因素与过程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美土关系从传统盟友向“模糊盟友”转变,产生的后果广泛而深远,不仅重塑美国和土耳其的地区战略,影响到地区安全秩序,也为美国的联盟体系带来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朝关系中的司法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娟 《东北亚论坛》2006,15(1):125-129
清代中朝关系中法律案件的终审判决权掌握在清帝手中。清帝在处理朝鲜人触犯中国利益的案件时,审理程序和定罪标准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总体趋势是使朝鲜在司法制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内地人”触犯朝鲜利益者,清帝的处罚标准和朝鲜人基本相同。受中朝宗藩关系的影响,两国间司法制度的特点,一方面向着法律的公平、公正化方向迈进,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清帝个人的感情色彩,使法律缺乏长效机制,致使个别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中蒙两国关系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但仍存在一些影响两国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关于蒙古的独立地位问题;蒙古与美国的关系;蒙古与达赖喇嘛的关系;蒙古与台湾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处理好了,将会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处理不好,也会影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9·11"事件以来,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关系一直和"反恐战争"捆绑在一起.美国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将巴视为"非北约主要盟友",对巴提供了可观的援助,双方关系较后冷战初期密切.但近年来因为在反恐战争问题上分歧逐渐加深,导致两国关系陷入困境.在两国新总统主政下,巴美关系的前景如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韩国与美国拉开距离,独立性增强,但其目的并非要与美国分道扬镳,而是要在盟友的框架内,发展与美国的平等关系.与此同时,韩国为了避免两国关系发生逆变,损害其根本利益,注意修补与美国的关系.韩美关系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国间的积极接触,日朝关系近期出现了松动。朝鲜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以重启对"绑架问题"的全面调查。与此同时,日本以部分解除对朝鲜制裁的方式予以回应。然而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将会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不会改变日朝关系在战后日本国家战略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一揽子计划",还是被置于独立的优先地位,"绑架问题"及其解决都已经成为日本推进其战后国家战略的手段。安倍第二任期对朝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在内政压力与外交困境下的选择,并没有摆脱冷战后日朝关系的内在逻辑。受制于日美同盟关系和美日韩三边协调机制,当前日朝关系的松动是脆弱的,其再进一步实现突破的可能性有限。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中朝两国均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传统的宗藩关系面临着外来势力的挑战。清政府以维系中朝宗藩关系,保障中国领土安全为出发点,多次制定并调整对朝政策。初以“消极干预和放任自保”方针为主,转而又采取“以夷制夷”政策,随着日俄在朝的扩张,清最终走向对朝内政外交的全面干涉。伴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中朝宗藩关系也由松动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12.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3,(6):37-41,134-142
美国与伊朗自1979年交恶以来,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贯穿于两国关系的全过程,进入21世纪以后,伊朗核问题更是成为两国斗争的焦点。今年6月,伊朗温和保守派鲁哈尼当选总统,美伊双方出于现实需要,伊朗核问题出现松动的迹象。然而,美伊关系仍然难有根本性改善。一方面,美伊双方在伊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均受国内强硬派势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当前的中东形势——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力量、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力量、以土耳其为代表的世俗阿拉伯力量和美国盟友以色列四股力量角逐中东地区的主导权——也不利于美伊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全面调整,并加紧推进其"重返亚洲"的政策,已基本完成了以全面接触为特征的东亚战略布局.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之下,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也做了调整,而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主政后因国内政局的需要果断再续了与美国的对话,通过美朝高级别对话使双方关系突破僵局并达成了共识.但因美朝双方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相互敌意很深,同时双方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又不断出现新的"暗礁",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朝两国关系的改善能够走多远仍是一个未知数,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依然是艰难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赞比亚是中南部非洲最早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非洲大陆获得中国援助时间较长、额度较大、种类较全的国家。2014年是中赞建交50周年。如何认识和评价中赞关系,并在中非关系由"援助"转向"合作"的过程中,让两国关系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促进中赞关系进一步发展,值得认真思考。本文在梳理中赞关系发展50年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两国关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利于中赞关系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15.
俄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大国关系之一。在普京总统和布什总统同时在任的七八年期间,两国关系几经反复,一度显示亲密,如今又变得僵冷。人们不禁要问:俄美关系复杂多变的症结何在?  相似文献   

16.
美墨关系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两国关系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模式.美墨之间传统的地城关系深嵌于两国广泛而又复杂的关系中,但又超越了边界问题,由于两国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因而不存在简单的解决之道.美墨交流在不断加强,互相影响的力度也与日俱增,但彼此在心理和意识形态上的刻板印象,却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对双方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造成了障碍.价值观与传统是理解民族认同运行方式的核心要素,也是美国和墨西哥在社会层面上深入探讨合作方案的基本问题.国家间的互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商品与人员交流的层面上,还应该将文化价值观的交流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7.
布什政府上台伊始即对朝采取强硬政策,并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至此,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然而经过五轮六方会谈,美国对朝政策明显呈现缓和迹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气氛的变化;且再对朝强硬下去美国对朝政策的选择范围会大为缩小;同时美国想迫使中韩因朝核试验与朝翻脸。但这种转变只是一种策略上的转变,并非政策的根本性变化,而朝鲜希望通过拥有核武器取得美国的安全保障与外交承认。除朝鲜因素外,美朝关系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核武器是朝鲜在与美国博弈中手中唯一的筹码,如果愿望得不到满足,朝鲜也决不会放弃。美朝关系的前景并不乐观,但美国目前政策转向持续下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中美军事关系在冷战结束后经历了多次起落,终于走出低谷,为两国关系找到了新的利益切合点。两军之间必要的沟通渠道的建立,降低了两国关系发生风险的几率。现时两军之间尚缺乏必要的战略互信.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潜伏危机所在。  相似文献   

19.
伊朗和土耳其关系的好坏不仅对中东而且对世界局势有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自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颇为曲折,摩擦不断,但同时又不乏合作与联系。伊土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相互猜疑但经济合作相对密切时期;争夺地区影响时期;短暂的蜜月时期;麻烦不断的建设性接触时期。两国关系时常紧张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难以相容;库尔德问题纠缠;争当地区大国的冲突;美以关系因素。两国保持合作与联系的动因是相互的经济需要;摆脱孤立的困境;解决库尔德问题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国关系也处于全新的构筑之中。其显著的标志是美、俄、中、日、欧盟世界五大力量的相互关系带有根本性的调整。在这种国际环境背景下.中俄两国关系在以往中苏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逐步确立了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冷战后的两国关系呈现出三大特点两国关系稳定迅速发展;政治关系重于经济关系;变与不变同时存在。对于中俄关系。在发展趋势上我们要在努力争取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关注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