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读书明理”。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各不相同。我认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知识、增长本领、体会乐趣、铸造思想,最后提升为人生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明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读书明理”。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每个人的体会和感受各不相同。我认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吸收知识、增长本领、体会乐趣、铸造思想,最后提升为人生信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明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0,(10):23-23
读书可以增智,读书可以启思,读书可以明理。为了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我们在本期开设了“领导干部在读书目”栏目,报道对领导干部影响最大的图书目录,或当前的阅读书目,希望以此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人生感悟     
读书的好处,可以增知,可以明理,可以长技,可以养德,一句话,可以使人的生活和生命切实地有意义。读书,原则上不可以搞“运动”。真正的读书,是孤灯一盏,坐在“冷板凳”上,埋头辛苦之事。大轰大嗡据说也能读进书去,那恐怕只能是瞎话!  相似文献   

5.
朱同芳 《唯实》2013,(5):93-9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人一向以读书明理为荣,读书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书香门第"也就成了中国文化家庭引为自豪的称呼。中国人爱书,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读书可以养气"。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书里书外     
《理论与当代》2008,(4):50-50
王蒙在2月13日的《广州日报》上撰文指出:我读书,我补充各方面的知识。我更注意从生活中学,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每个地方都是我的课堂,每个时间都是我的学期。“明白”的意思就是不但读书,而且明理,或日明白事理,能用书本上的知识廓清实际生活中的太多的糊涂,明白真实的而不是臆想的人生世界。读书而不明理,就只能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7.
人文荟萃     
□“削权养廉”才是治本之策旅美学者傅红春为中国反腐败开出的药方是:削权养廉。“高薪”难以“养廉”。中国官员的腐败,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正常收入低下。而且,“高薪”的标准如何确定?以中国媒体公开报道的官员腐败案例,金额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再高的“高薪”也填不满他们的贪欲。“严刑”也难以“养廉”。任何投资者,如果有高回报诱惑,那么再高的风险,他也会铤而一试。对中国官员来说,腐败是立竿见影、实实在在的收益,严刑却是有很大的机会可以逃脱的。中国官员的腐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权力太大。所谓“削权…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1日,我省2008年“农民读书节开幕式”在天全县仁义乡程家村举行,由此拉开了全省“农民读书节”的序幕。 为期一个月的“农民读书节”活动,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村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读书活动,使爱读书、读好书成为农民群众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9.
钱与欲     
叶灵 《前线》2014,(5):118-118
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期官员的俸禄很高,实行的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高薪养廉”政策。根据高薪养廉拥趸者的逻辑,在高薪的保障下,宋朝应该是最清廉的朝代。可历史却给我们开了个玩笑,宋朝恰恰是最腐败的朝代之一。宋代李新在《上皇帝万言书》中说:“廉吏十一,贪吏十九”,可见当时贪官之多。  相似文献   

10.
陈蕴瑜,抗日英雄,1900年出生于平坝县天龙镇。少时敏而好学,曾对启蒙老师感叹地说:“如今方知人们常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道理,是多读书的关系,读书是明理达义,充实各种知识,增强分析和理解力的关键,今后我更要加紧学习。”由于他勤奋好学,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并树立为全校的学习榜样。后又就读于邻村石板房(安顺县属)高小学堂,再转入平坝县白云庄日新高小就读。  相似文献   

11.
对高薪养廉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对公职人员实行适当程度的高薪有助于养廉,但是这个高薪也不应是显失公平的高,否则不但由于边际效应使其成为不经济的做法,而且也容易引发社会敌对情绪,不符合高薪养廉的本意;而且高薪养廉制度有它天然的局限性,所以不能把反腐败的重任系于高薪养廉一身.惟有发挥廉政系统工程的合力,才能建成廉洁高效的公共权力部门.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2日,四川省“农民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在泸县兆雅镇举行。本次活动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人人读书、终身读书、读书受益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3.
赵汉臣何鼎新在8月10日的《世界新闻报》上撰文介绍:近日,俄罗斯通过了一份旨在尝试推广高薪养廉措施的文件,部分官员将可拥有更多收入,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接受国家更严格的监督。另外,从下个月开始,俄罗斯公务员的工资有望再次提高15%,政府还将为公务员提供丰厚的住房和交通补贴。据悉,由俄罗斯副总理纳雷什金领导的政府行政改革委员会,7月底基本通过了旨在尝试推广高薪养廉措施的《反腐败纲要》。这份文件提出将在政府机构中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某部门将把工资提高到足以养廉的水平,心中不禁生疑:多高的薪水才足以养廉呢?电视上没说,笔者只好作一些猜测。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不妨先看看历史。历史上的封建官吏,薪水不能说不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中可能有夸张,“十万”也许包括“灰色收入”,但白居易公元806年在陕西做县尉时,所写应是真实可信的:“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观刈麦》)陕西是个穷地方,官吏有这么高的“薪水”该足以养廉了吧?可那时的社会,贪官污吏还不是比比皆是?明朝的严嵩,位居宰相,总不见…  相似文献   

15.
书香沁乡村     
<正>2013年12月10日上午,我省2013年"农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举行,拉开了全省"农民读书月"活动的序幕。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朱丹枫出席并宣布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农民读书月"活动,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依托农家书屋平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6,(5)
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读书学习可谓是治心之本,是制欲之策,是医愚之药。读书学习是治心之本。"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读书可以明理,可以增德,可以养性,可以治愚。学习可以强心,可以增威,可以生廉,可以图强。读书学习可以  相似文献   

17.
只有俭朴才能真正养廉过河卒古有「俭以养廉」说。「俭」怎么能「养廉」呢?这似乎与时下所谓「高薪养廉」是矛盾的。然而,细细想来,从古到今的清廉之士,哪一个不是生活十分俭朴呢?相反,那些生活上骄奢淫逸之徒,又如何能做到那些生活上骄奢淫逸之徒,又如何能做到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4日,晋江市举行首届悦读节开幕式,拉开了全民悦读活动的序幕,在全市掀起了读书明理、读书成材的阅读热潮。悦读节坚持以学习型党组织带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以‘悦’读人生、品味城市为主题,营造享  相似文献   

19.
"高薪养廉"不能离开外在条件去讨论可行还是不可行,"高薪养廉"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必须构建有利于"高薪养廉"的环境保障系统,只有组成这个环境保护系统的所有条件,在一个国度、一个社会中同时存在,高薪养廉才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高薪养廉的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薪可以养廉,但高薪并不必然养廉;高薪是养廉的开始,不搞高薪官场一定不能清廉;高薪是反腐倡廉的一种利益补偿机制,高薪加上好的制度安排一定能养廉。高薪养廉可以有许多种实现形式,具体选择哪一种形式要根据各个国家、各个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