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青海人大》2006,(6):29-30,32
我省于2005年9月出台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便》,是国内首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在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化建设中迈出了重要步伐,也使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新起色,取得了新进步为。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参加我省代表团审议时,对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的出台给予了肯定,对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寄予了殷切希望。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和条便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于7月份向罗干同志呈报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暨〈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汇报》。7月28日,罗干同志做了重要批示。批示的全文是:“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青海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制定出台了《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使人民调解工作有法律依据和法律效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希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人民调解工作在基层的其实”。  相似文献   

2.
《青海人大》2006,(4):15-15
国内第一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地方性法规《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实施半年后,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于近期赴西宁市、海东地区、海南州等地.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基层调委会等形式,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人民调解工作条例》于2005年9月23日经青海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自同年12月1日起实施,在省级地方立法中走在全国前列。我省的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条例的出台.在省内外引起了积极而广泛的反响.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许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受到全省各地尤其是人民调解工作者的普遍欢迎.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先后两次作出指示和批示,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4.
行业性调解是人民调解纠纷解决途径上的新发展,既诠释了人民调解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丰富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符合各地"大调解"模式的基本理念。《人民调解法》已经正式实施,地方探索不断丰富行业性人民调解的形式和领域,但在人员配备、资金拨付、程序规范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亟需梳理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2005—2009年,巢湖市人民调解组织处理农村民间纠纷的总量有明显的下降,但人民调解在农村解决纠纷的功能没有降低。人民调解解决农村纠纷的成功率与履行率都在90%以上。群众对人民调解组织的信任度也比较高,巢湖市人民调解解决农村纠纷的功能日渐增强。尽管如此,当前人民调解工作中存在的经费问题、独立性问题、调解员的中立性问题、工作领域过宽等问题还制约着人民调解功能的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调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是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努力解决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整合基层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建立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7.
整理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调解工作的相关数据,能较为准确地掌握该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情况、矛盾纠纷排查情况、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情况,也能较为准确地分析该区人民调解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应通过加强人民调解网络建设,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素质,优化人民调解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工作在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1世纪以来,人民调解工作通过创新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民间纠纷数量巨大、纠纷千差万别,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有效发挥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人民调解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并非没有规律可以遵循。在对民间纠纷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与梳理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方式方法,以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上海的人民调解工作在新形势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形势下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关键在于:人民调解制度实现法制化,调解组织的性质地位、业务范围、经费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问题均需在立法中明确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人大》2007,(6):32-32
青海省西宁监狱的人民调解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监狱”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创新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收到了明显成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传统调解制度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国际上享有"东方一枝花"的美誉。但是,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变化和新型社会矛盾纠纷的不断出现,目前人民调解制度存在适用范围不够明确、法律效力不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和经费严重短缺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人民调解制度需科学界定其适用范围,进一步增强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多措并举解决人民调解经费和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以此促进人民调解制度价值和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制度,是“枫桥经验”在基层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形式。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D村人民调解案例研究,发现基层治理中的乡村矛盾是违背了“情”“法”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人民调解需要综合考虑乡规民约和法律规则的共同作用,“情法合一”灵活使用多种手段才可以化解矛盾。但是,在调解过程中仍面临着乡规民约和正式制度的冲突、调解最前端的村干部缺乏主动性、调解决定的执行缺乏政策保障等问题,导致调解工作遇阻。因此,应该继续完善制度供给、赋能基层人员、教育民众遵守法规,将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之道更成功更广泛应用于乡村人民调解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制度是社会转型期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方式,通过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剖析人民调解制度,可以看出社会转型削弱了人民调解制度的社会基础。《人民调解法》建立了调解协议由人民法院确认的制度,改变了人民调解制度权威性差的弊病,使其在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调解是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基础环节,通过阐明人民调解的公共品性质,探讨人民调解的三种供给模式,建立人民调解的供求曲线,分析人民调解的效能。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8. 0,建立ARIMA(1,1,1)模型,预测纠纷调解数。提出人民调解工作可行性方案,主要包括:选择契合群众需求的人民调解供给模式;新媒体环境下拓宽人民调解途径;调解队伍"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平衡;"干中学"和先进经验学习相结合;探索人民调解绩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民间调解的延续和发展,它曾在化解纠纷、增进团结、预防犯罪、维护稳定、宣传法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民调解的作用明显下降。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理论上的误区、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解体、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不足、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协调等。为此,需要科学定位人民调解的性质和功能,完善人民调解的程序,加强人民调解的队伍建设,保障人民调解的活动经费,拓宽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解决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对接与配合。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8月下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东军带领内务司法工委调研组,就我省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8月27日下午,贾东军副主任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和省高院等单位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情况汇报。在听取各单位关于人民调解的情况介绍后,贾东军指出,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在调解观念、组织体制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应当从立法及经费投入等各方面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机制的立法设置及实践运作,对于人民调解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对于人民调解制度正当性的塑造及权威性的提升,具有极大价值意义。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审查应主要限于形式方面。文章从主体、调解原则、调解范围、调解依据和调解程序等五个方面论证司法审查人民调解协议的具体审查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三周年。海南省按照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采取"政府搭台、各方参与,全省统保、市场运作,专业调解、调赔结合"的模式,探索建立了海南特色的新型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先后得到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进程中,各种问题迎面而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和社会压力,人民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成为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环节,被视为社会矛盾解决的第一道防线,负有预防、解决纠纷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其中如何坚持、保持、发展人民调解的自治性成为制约人民调解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理论问题。《人民调解法》的适时出台,重申了人民调解的自治性,为人民调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问题并不会顺势迎刃而解,长期的意识积淀和惯性发展仍然是问题解决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