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共河南省濮阳市委针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从2000年开始,在全市以“连成效应”为切入点,以实践“三个代表”为宗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典型带动党建、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实现小康”的农村党建新路。一、农村党建新形势需要典型,农村党建新发展产生典型党的十六大…  相似文献   

2.
农村残疾人是社会群体中特殊的弱势群体,做好他们的养老保障工作,关系到残疾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是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我国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状况持续改善,老年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初步搭建,新农保政策有效覆盖农村残疾人群体,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的规划与政策问题、投入与机制问题、规范与标准问题、人才与执行问题方面。因此,我们以发展规划为龙头,引领农村残疾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以人才队伍为支撑,提高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服务水平;以政策激励为导向,破解农村残疾人养老事业发展瓶颈;以资金投入为保障,确保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稳步推进;以辅具研发为载体,积极保障农村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以医疗救助为抓手,努力解决农村残疾人医疗难问题,实现农村残疾人的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青岛市农村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并成为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村社会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美化农村环境、救助贫困农民和留守失学儿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推进农村民主、构建和谐农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目前还难以摆脱对政府的依赖,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制定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统一规范的宏观政策法规,以保证农村社会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中共云南省华坪县委、县政府和涉农部门落实中央和云南省、丽江市有关政策,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致富农民人手,制定出台了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富裕农民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在新形势下既要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也要正视问题、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5.
把重视农村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上,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最突出的亮点和特色。它要求农村党的建设不能游离于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这一主题,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制度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党的建设制度保证。这既是中央全会的精神和要求,也是农村党的建设的主线和重点。为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以农村工作改革为契机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制度创新;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改革开始到2003年前后,改革以“减少控制”为主要特征;2004年以后,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应为主要特征。党的十七大以后,农村改革进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新阶段。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核心任务是用更积极的城市化政策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加快市场化步伐。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保证农村稳定、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关键在方法。以科学方法推进农村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要继承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特别是矛盾分析、调查研究、统筹兼顾、系统思考、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抓两头带中间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1979年开始,第一轮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农村经济规模偏小与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20年来,农村改革以构建全新的所有制结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回顾农村改革20年的成功历程,总结20年积累的经验,对于继续自觉坚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乃至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跨世纪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20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历程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政策治理农业和农村的做法,应向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农业和农村的转变,这是今后必须面对的需要实践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但目前农村的法治状况仍然不能适应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农村经济法律制度,以便为农村各项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宣恩县以农村网格化建设为契机,有效整合原有成功做法,在全县普遍推行“一站(即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站)三联(即平安联创、服务联动、发展联手)”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党政主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着力构建农村平安、服务、发展三大重点工作一体实施的格局,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必须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城乡一体化,以组织工作创新顺应、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治理的经济基础。基于四川省554个村(社区)调查,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意愿、困境、对策视角来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提出要探索搭建信心激励平台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意愿合力机制、以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干”的集体经济发展载体多元机制、“政府引导、财政帮扶、农民参与、独立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机制、村级主要干部“一肩挑”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部制衡机制以及适应集体经济发展规律与特点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绿色新村”建设,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轴心,以农村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优化集成为目标,实行城乡统筹,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逐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南京模式,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具体探索和尝试,是我市深入实施“绿色南京”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实现“建设新南京,全面达小康”总体目标的现实要求。近年来,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构建农村绿色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绿色能源和发展农村绿色高效生态产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同时也面临观念、制度、资金和科技等因素的制约,为了全面深入地推进“绿色新村”建设,进一步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推进思路,课题组建议,统筹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强化“三农”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提高绿色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构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与机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出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农村为出发点,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研究,借鉴国外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经验,提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框架,以期为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论农村警务改革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警务改革,建立起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现代农村警务机制是当前我国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为此,要充分认识农村警务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社会人文环境状况特征,合理划分农村警务区,科学配置驻村警力,突显做好群众工作在农村警务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以人防为主体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以基层组织为依托的农村警务平台,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警务改革和发展战略,从而维护农村地区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村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农村社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探索农村社会工作新模式,开辟农村社会服务新领域。珠海农村社区包括工业化社区、半工半农社区和以农为主的社区,要针对农村社区的不同类型,探索各具特色的农村社会工作路径,其中包括“村企合一”“工农互助”和“集体互动”等社会工作模式,着力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改善农村老年人生存生活环境,探索农村老年人养老机制,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走社会化代养路子,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意在通过对山东省聊城乡镇敬老院的走访调查,全面掌握其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为乡镇敬老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