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9年盛夏,笔者对西安市某地区的青少年贩毒吸毒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深感贩毒吸毒现象沉渣泛起,蔓延迅速,必须立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调查1989年1至6月份,西安某地区共查处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的案件33起,吸食、注射毒品者达451人,其中青少年为432人,占其总数的95.8%。人员构成;从某地区1989年1至6月份参与吸毒贩毒青少年的职业构成看,青年工人、个体户及社会闲散人员吸毒贩毒情况特别严重,分别占其总数的33.5%、17.7%、38.7%。吸烟、贩烟的种类和价钱:在我省境内发现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大麻等。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吸毒行为及其防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青少年吸毒行为可分为利己型、利他型和失范型。获得毒品的可能性、社会角色的紧张度、社会管理力度及个体自我控制力是目前影响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防控应该着力改善产生吸毒行为的社会宏观环境 ,确定吸毒高发区及易感人群 ,进行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预防 ,提高首戒率 ,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3.
华盛顿专电 现在美国人消费的各种毒品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贩毒、吸毒以及由此引发的街头枪战和其他各种犯罪活动,已经成为美国的头号内政问题。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所8月14日发表的一项抽样调查报告说,美国1/3的青少年和1/4的成年人都认为毒品是美国当前最大的社会问题,3/5的青少年认为吸毒是他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调查发现,3/4以上的美国人希望政府制定严厉的禁毒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6,(8)
正当前,我国吸毒人数持续增长,吸毒人员呈现出逐步低龄化的趋势。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数量的62.4%。近3年,山东登记的吸毒人员以年均37%的速度在递增,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3.4%。虽然青少年吸毒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但缺乏有的放矢的毒品预防教育,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受国内外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吸毒这一在我国已经绝迹百年有余的丑恶现象又死灰复燃,并且难以遏制地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势态日趋严重,虽经严厉打击,但吸毒、贩毒活动此伏彼起,形势十分严峻。据估计,吸毒者现在已可能达百万人左右,给家庭、社会及其本人所带来的危害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吸毒心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有了解了青少年吸毒的心理的和社会的深层根源 ,才能施以正确的预防措施。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青少年吸毒行为的心理的及其社会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并为预防青少年吸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然 《瞭望》1990,(37)
近几年来,伊朗政府重视日益严重的国内贩毒和吸毒问题,在全国展开反毒品斗争,收到了较好的成果。 伊朗的贩毒和吸毒是在80年代初开始泛滥起来的,其原因是在它与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交界处出现  相似文献   

8.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2):32-40
续上期二、当代中国社会情境中与青少年犯罪现象相关的重要社会趋势在介绍了越轨社会学中的各种理论取向 ,以及它们关于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专门研究之后 ,我们希望能够回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当中 ,讨论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社会趋势。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青少年犯罪现象背后的重要社会趋势 ,如皮艺军把建国以后的两次生育高峰 (分别是 195 0年代中期和 1980年代初期 ) ,列为整个 1980年代和现阶段青少年犯罪高峰期的主要原因 (皮艺军 ,2 0 0 1:3 0 0— 3 0 1) ;而郭星华也把我国社会孩子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 ,列为青…  相似文献   

9.
孙军辉 《学理论》2010,(11):123-125
吸食毒品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给家庭,社会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了多种法律从贩毒、运毒、卖毒、吸毒等一系列环节有效制约了毒品对我国的危害。在对毒品流通环节展开有效、有力打击的同时,也应该对戒毒人员管理机构进行优化,对吸毒人员进行教育,对吸毒者及家庭采取扶住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能 《青年研究》2003,(11):30-37
青少年越轨与犯罪现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中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较完整地介绍了越轨社会学领域中有关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种种理论取向 ,结合对中国社会现实情境中可能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的社会趋势的分析 ,对各种越轨理论在中国情境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简要评估。进而建构出了一个在中国社会情境中研究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 ,并给出了如何控制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杀,东方与西方都存在。但是西方社会里。自杀与吸毒、离婚已成了并驾齐驱的三大社会病。尤其是青少年中自杀成风,自杀率不断上升! 本文以笔者1985年以来积累的众多资料为依据,对被某些人士视为所谓“天常”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的社会病之一——青少年自杀问题,作一粗略的透视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快速发展的经济给地处华南沿海的香港和广州带来极为相似的社会问题,如:在过去的十年中,离婚率、单亲家庭的蔓延、虐待儿童、失学、吸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自杀等都增长较快。本调查的目的是:探索心理健康问题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普遍程度;研究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援助在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家庭压力、社会援助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在香港及广州的紧密关系。本文所指的  相似文献   

13.
叶青 《民主》2013,(1):21-22
由于现代社会文化因素中开始出现多元特别是不良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有关生命教育的相当缺乏,再加上青少年个人认知模式偏差等原因,使得当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如对自身生命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网瘾、早恋、厌学、吸毒、犯罪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身的健康和谐发展,对学校、家庭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吸毒主要原因是好奇、寻找刺激、叛逆、受骗等。青少年染上毒品后 ,身心健康、家庭都受影响 ,甚至为筹毒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针对青少年的可塑性特点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关心、帮助、教育 ,加上政府部门对公娱乐场所等外部染毒环境的净化及“无毒社区”的建立 ,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既是我国先法和法律的具体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多种原因,当前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吋有发生,有些地方还呈现严重化的趋势。从湖南常德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调查情况来看,青少年权益受侵害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6.
陈晓晨 《团结》2006,(4):45-4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是: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案多,社会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还经常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1.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不满14岁的儿童的恶性犯罪也屡屡出现,令人震惊。从青少年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众媒介的普及,液晶屏幕机、电视游戏机、世嘉五代机、计算机相继进入家庭。城市青少年玩电子游戏机逐渐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电子游戏厅里,一些青少年在业余时间,甚至在上课时间与大型座式机为伴。从1993年起,青少年与电子游戏机的密切接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大量接  相似文献   

18.
城市新型社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产物 ,其本身的功能特点决定其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 ,存在着家庭监护的空位现象、社会管理的职责不定、学校教育的有限作用以及邻里照应的阙如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 ,家庭、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 ,在新型社区中所做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理应有着前瞻性、创造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青少年犯罪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研究工作者常常把为满足个人的物质欲望,从而以非法手段获取和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的犯罪,统一称之为青少年物欲型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这类犯罪常表现为盗窃、抢劫、卖淫、走私贩毒、拐卖人口等犯罪形式。在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 20世纪初以来,由于青少年研究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青少年研究状况发生了重大的改观,青少年作为一类社会实体日益得到了承认并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地位。当然,这种发展与改观是同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度发展分不开的。正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世界青少年普遍出现了性发育早熟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欧洲女孩子月经初潮从19世纪中叶的16、17岁,在20世纪中叶提前到12—13岁。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80年代初期的调查表明:我国大城市女孩初潮平均年龄为12.8岁,80%城市男孩15.6岁出现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