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特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检察官在其中承担着主导责任。检察机关的主导作用是由宪法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规定和刑事诉讼的构造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对检察权和检察官的角色定位使然,检察机关的主导作用在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改革中得到凸显。检察官要履行好主导责任,就要在刑事诉讼中担当起刑事犯罪的追诉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的职责。检察官要承担起所肩负的主导责任,必须做到"四要",即政治素质要过硬、司法理念要更新、业务能力要加强、廉政风险要防控。  相似文献   

2.
韩旭 《人民检察》2020,(5):49-53
检察官主导责任强调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对程序进行所发挥的重要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即是检察官主导责任的典型体现。检察官主导责任的理论基础有三方面:一是检察官客观义务理论,二是刑事控诉理论,三是检察监督理论。检察官的主导责任主要体现在审前程序中,检察机关应着力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捕诉一体"后审查逮捕和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加强对侦查调查取证结果的监督、增强"检察救济"的中立性、权威性和对"涉黑涉恶""涉恐"等重大案件的提前介入、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等方面突出检察官的主导责任。  相似文献   

3.
检察官主导责任的法理依据,主要有控审分离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监督制约原则。检察官主导责任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刑事诉讼结构,但深刻地影响着侦诉、诉审、诉辩关系。在认罪认罚案件中,检察官主导责任体现为主导认罪认罚协商、主导程序分流、主导定罪与量刑等方面。履行好检察官主导责任,需要提升检察官的整体司法能力、发扬检察官的担当精神,强化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同时,健全检察官主导责任规范,确保检察权依法正确运行。  相似文献   

4.
刑事司法领域所涉及的利益较为重大,但推定仍然有适用的空间。证明责任的分配并非全部是由推定引起,但是推定在诉讼中通常会对证明责任的分配产生影响。不可反驳的推定将产生证明责任的免除效果;可反驳的推定中法律推定将引起举证责任倒置;事实推定则引起举证责任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的刑事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中,犯罪构成要件标准一直占据着正统的地位,而无罪推定标准只是昙花一现。无罪推定标准无法长期在美国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在于:第一,无罪推定标准与美国的犯罪构成模式格格不入;第二,在美国采用无罪推定标准更不利于保护被告人权利。犯罪构成要件标准的优点在于它既与美国对抗式的刑事诉讼模式相契合,又降低了控方的证明负担,有利于提高起诉的效率;它的缺点在于有时很难区分犯罪构成要素与辩护理由。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刑事二审公诉制度混淆了控诉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有损于检察一体化职能的发挥。在学习借鉴我国香港地区"分散式"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和澳门地区"集中式"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应完善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确立原则上由下级检察机关派员出席二审法庭,必要时可请求上级检察院派员出庭的刑事二审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7.
精神障碍问题的证明责任分配始终是一个困扰刑事司法理论与实务的难题,近年来的一些争议案例与此都不无关联.2010年出台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通过分配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明责任进而间接回应了精神病问题,然而这一条款纵然有值得称道之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公诉方固然应当对此事项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但辩护一方也需要完成适当的举证行为,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正>关于检察机关在刑事错案中应承担第一责任的问题,正确的解读是检察机关应当对刑事案件质量担负主导责任,这是检察机关做优刑事检察工作的思想基础。一、主导责任是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法定职能的逻辑结果法定职能和法定责任是内在紧密相连的统一体,法定责任归根到底是由法定职能所决定的。基于检察职能与检察责任相对应、相一致的法治规则和辩证关系,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确保刑事案件质量上应承担主导责任。  相似文献   

9.
王谢英 《法制与社会》2010,(34):191-192
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与保护被害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1997年刑事诉讼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在人权保障方面初步迈出了民主文明的第一步,确立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化的诉讼结构初步确立,特别是国际通行的无罪推定原则得到较好的体现。严格依照法定原则和程序进行刑事诉讼,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司法保护,是树立现代执法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贾宇 《法学评论》2020,(3):1-11
作为一项重大诉讼制度改革,富含中国特色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正式确立,影响意义深远。检察机关在该项制度中扮演着国家追诉的执行者、案件移转的过滤者、诉讼程序的分流者、合法权益的保障者、诉讼活动的监督者五重角色,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的主导地位愈发凸显。新时代刑事检察工作应以此为契机,加快更新检察办案理念,深入推进捕诉一体改革,着力提升量刑建议质量,积极推动科技与办案融合,持续优化诉讼监督格局,切实做优刑事检察法律监督体系和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论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王为建 《四川审判》2002,(2):31-31,37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是否负有证明责任,负有怎样的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特性以及与司法理念的冲突等问题,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岐,有必要探讨之。  相似文献   

13.
刘鹏 《法制与社会》2010,(36):296-296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分析被告人承担刑事证明责任的必要性和特点,系统总结了构建我国被告人刑事证明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自古罗马法确立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后 ,对后世各国的证据立法和理论有着很大的理念影响。举证责任原则无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 ,还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司法的目的发挥了它固有的实效。举证责任的倒置是举证责任原则中的一种形态的表现 ,其普遍适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的倒置虽然也有所存在 ,但应用的范围及其比例较小。就我国的情况来看 ,举证责任倒置就规定在民事诉讼活动之中 ,刑事诉讼活动中对这一举证的原则 ,明确规定为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积极抗辩作为保障被告人权益的重要方式在刑事诉讼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积极抗辩作为美国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权利的有力保障,要求在法定情况下承担实质性的、具有风险分配机能的证明责任。这种责任的合理性在于它是建立在刑法和刑诉法双重层面上的。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存在"积极抗辩",但应承认被告人在特殊情况下承担证明责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诉讼监督是我国诉讼实践中较受关注的问题,其中尤以刑事诉讼监督为重。我国宪法第129条和刑事诉讼法第8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刑事诉讼监督职能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机关的核心职能。笔者在此仅就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监督的运行现状及完善构想,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7.
张智辉  谢鹏程 《中国法律》2006,(3):8-10,57-61
中国检察机关是宪法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宪法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律等规定了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履行职权的程序。其中,批准和决定逮捕、提起公诉、查办职务犯罪以及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是检察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实施法律监督所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从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责看,检察机关既是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关,又是反腐败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还肩负着依法对诉讼活动和执法活动实施法律监督、维护公正执法、公正司法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真实义务要求检察官不能提出虚假的主张和证据,在明知他人提供的证物或证言为伪证时负有纠正之责。真实义务是诚信原则扩展到刑事诉讼的结果,是检察官、辩护律师和法官共同承担的伦理底线,关系到检察官的伦理定位。真实义务使检察官不仅拥有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基础,而且拥有成为目光远大的政治家的胸怀。  相似文献   

19.
检察官在刑事上诉审中的职能作用应当定位为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但在实践中,刑事上诉审检察官监督履职的范围和程序性保障不完整,一方面缺乏对一审未上诉、未抗诉案件以及二审法院书面审理案件的监督,另一方面在抗诉与上诉的设置上给予了抗诉以优势地位,监督的权利与义务缺乏对称性.为此,应当进一步明确刑事上诉审检察官的法律监督职能,分设公诉权和法律监督权,一审检察官仅行使公诉权,上诉审检察官全面履行法律监督权,以改变两项权能互相制肘的现状,同时应当扩大上诉审案件监督范围,全面、平等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0.
王彬 《河北法学》2011,29(8):150-160
在刑事诉讼中,强制采样是侦查机关经常使用的一种侦查方法。为了厘清强制采样的有关问题,以域外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强制采样的法律性质,强制采样的程序控制,包括强制采样的批准程序、强制采样的告知程序、强制采样的实施程序、强制采样样本与资料的处理程序,强制采样证据的证据能力;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强制采样制度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并对如何构建中国的强制采样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